吐蕃高原上有四十几个部落,吐蕃人自己称为邦。

  其中最大的邦就是高原中部的苏毗。

  东赞是苏毗的首领。

  他逃回苏毗后,立刻发兵拦住了桑布扎等人的归路。

  然后他亲自率一队人马进入逻些。

  趁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他控制了整个逻些,立赤日松赞的长子为新的赞普。

  这番操作下来,他立刻占据了主动。

  他还称桑布扎等人谋害了赤日松赞。

  他以为赤日松赞报仇为名,纠集了十几个邦的军队,主动进攻桑布扎等人。

  桑布扎等人仓促应战,竟连战连败,不得已向大楚求援。

  宁易表示自己高度关注高原上的情况。

  他也非常希望能为兄长赤日松赞报仇。

  但他眼下暂时力有未逮。

  毕竟南诏叛乱未平,河西卫元气未复。

  他这话听起来有道理,其实是托词。

  没有了吐蕃人撑腰,南诏军队不堪一击。

  西川卫进展顺利,平定南诏指日可待。

  河西卫也并未伤及筋骨,早已实力尽复。

  他其实就是不想让大楚军队亲自下场。

  他是想放吐蕃人的血,可不是放大楚的血。

  他给桑布扎回信,称自己正在集合军队,收集粮草,过些日子就会进军高原。

  在此之前,他要求桑布扎一定要顶住。

  他相信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只要桑布扎等人努力作战,就一定能打败野心家东赞。

  但他的精神鼓励毫无用处。

  桑布扎等人连连败退,竟一路败退到大楚边境,靠近松州的地方。

  不得已,宁易让松州守将紧急援助了一批粮食军械,桑布扎等人才勉强稳住。

  但也仅仅只是稳住而已。

  面对东赞的强攻,桑布扎一方完全落于下风,只能勉强支撑,想要反攻那是绝无可能。

  宁易没办法。

  他不能真的派大部队进入高原作战,便只能自己亲自出马。

  自己毕竟有系统在身,应该抵得过千军万马吧!

  但就在他准备动身的前一夜,系统面板上出现了一条战争模拟任务——“抵挡大单于的全面进攻”。

  宁易心里咯噔一下。

  西征的大单于要回来了。

  大楚和突竭斯之间,即将爆发一场全面战争。

  这是一条战争级别的任务。

  这意味着突竭斯方面出动的军队,至少是十万人。

  一想到要面对十多万,甚至几十万的突竭斯骑兵,宁易就头皮发麻。

  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幸好,这条任务不是突然出现的。

  是他解锁了战争模拟模式一个多月后,才出现的。

  这说明这场战争,一定会在明年的这个时候爆发。

  还有一年。

  他和大楚还有时间。

  不过,至于高原上的战事,他只能对桑布扎说声抱歉了。

  好在没过多久,松州方面就传来消息,称金顶法王带着赤日松赞的遗体,闯过东赞的封锁,回到了逻些,并向吐蕃人讲出了“真相”,称东赞才是杀害赞普的凶手。

  金顶法王是高原上仅次于活佛的得道高僧,在吐蕃人中威望极高。

  他的话没人怀疑。

  于是形势瞬间逆转。

  此前和东赞结盟的那些小邦,现在纷纷倒向桑布扎。

  桑布扎实力大涨,开始和东赞打得有来有回了。

  宁易松了口气。

  刚好此时南诏战事接近尾声。

  南诏王见大势已去,便逃去占城。

  西川卫只剩下肃清地方。

  谭勇的山地营在战争中大放异彩,已经升格成了山地旅。

  宁易乘势让山地旅以自己的名义,进入高原作战,算是对桑布扎聊表心意。

  他这边则不停召开军事会议,并与林丹峰、陆洽等人反复书信沟通。

  众人听他说突竭斯大单于即将西征归来,两国间的大战将于一年后爆发时,都很惊讶。

  但以他如今的威望,已经没人去质疑他了。

  众人都以他说的时间、规模去推演这场战争。

  推演的结果不容乐观。

  主要是大楚和突竭斯之间的边境线太过漫长。

  突竭斯可以进攻的点有很多。

  反过来,大楚需要防守的点就太多。

  如果洒胡椒面似地处处设防,那多少兵力都不够。

  而且如果其中一个点被突破,那可能在整条防线都会崩溃,只能白白浪费兵力。

  经过半个月的反复讨论、修改,部下们最终拿出了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利用战前的这一年时间,尽量分化、拉拢突竭斯左翼,就是左谷蠡王那些人。

  宁易和左谷蠡王之间的交易,在军中并不是秘密。

  众人都觉得,如果能将左谷蠡王拉到大楚这一边,那大单于的力量就被削减三分之一,真正地断了一臂。

  此消彼长之下,大楚的胜算就成倍增加。

  在拉拢突竭斯左翼的同时,还要尽力打击右翼和大单于本部。

  而如果真的像元帅所说的那样,大单于和右贤王正在西征的话,那趁着其主力不在,楚军可以放心突入草原。

  简单说,就是去草原烧杀抢掠,破坏其战争潜力。

  第二步,在战争爆发后,楚军在第一道防线,和突竭斯人不做过多纠缠。

  楚军在边境只象征性地布置一些人马。

  战争一爆发,楚军便迅速后撤。

  楚军主力应布置在第二条防线上。

  突竭斯人在进攻第一条防线时,其进攻的方向应该就已经清楚了。

  楚军从第二条防线开始,进行有针对性地层层阻截,充分利用地形和城池,有效杀伤突竭斯军队的有生力量。

  守军完成任务后,可以自行撤退,不用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等拖过头几个月后,突竭斯人必定人困马乏。

  等拖到春天雨季的到来,楚军便可以进行第三步——战略反攻。

  楚军在此时投入战略预备队,进行快速地战术穿插,配合楚军主力的反攻,将尽可能多的突竭斯人留在大楚的土地上。

  当然,留下的是他们的尸体。

  如果此时左谷蠡王能出兵抄大单于的后路,那就完美了。

  宁易对于这个方案很满意。

  这个方案的核心不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外加防守反击么?

  前世的苏德战争和抗日战争都是这么打的。

  战争的结果也确实不错。

  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方案来,绝对够突竭斯人喝一壶的。

  那眼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就是执行第一步。

  第一部中的拉拢左谷蠡王,宁易觉得问题不大。

  左谷蠡王被他打服了。

  两人还一起做过案。

  左谷蠡王要是不听话,他就直接把俩人合谋害死左骨都侯等人的事,透露给大单于。

  相信左谷蠡王不会干傻事。

  问题是,接下来的突入草原有些麻烦。

  因为楚军缺马。

  步兵可追不上那些牧民。

  从哪里能搞到马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最新章节,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