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并没有出席闭幕仪式。

  右相汤铭贤代表陛下和朝廷,向毕业的学员们宣读了一篇贺文。

  老头读得抑扬顿挫,情绪饱满。

  但宁易在一旁听得只打哈欠,就更别提下面的那些学员了。

  他心中感慨:难怪将士们对朝廷没有好感!

  你们这也太不接地气了。

  随便讲两句不好么?

  非要搞这种文绉绉、骈四俪六的东西。

  里面还充斥着大量的典故。

  像他这种还算有些底子的,都听得费劲。

  那些行伍出身的厮杀汉,能听懂才怪。

  为了挽救这场仪式,他在汤铭贤之后跳上台,发表了一场即兴演讲。

  “你们是黑暗中的利剑,守护大楚的坚盾。”

  他这句开场白一说,现场气氛立刻被调动起来。

  他又用大白话的方式,肯定了大楚军人的勇敢与忠诚。

  没有大楚军人的浴血奋战,就没有大楚今天的太平安宁和繁荣昌盛。

  但大楚军人不能自满,更不能懈怠。

  “在草原上,在沙漠里,在雪山的那边,在大海的尽头,

  大楚的敌人无处不在,代代不绝。

  所以我大楚男儿也要生生不息,奋发图强,

  将所有的敌人杀死,通通杀死!

  将他们的旗帜踩在脚下,让他们的头颅在地上翻滚……”

  汤铭贤等文官听得脸色发白。

  但学员们却兴奋得嗷嗷直叫。

  最后,宁易让学员们跟着自己宣誓:“吾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大楚,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他的这番讲话很快就传遍京城。

  三佛齐的使者正好在京。

  他的话也传到了使者的耳里。

  使者吓得魂飞魄散,立即跑到鸿胪寺哭诉,称三佛齐不是大楚的敌人。

  前些年之所以没来朝贡,是因为海上风浪太大,绝非故意为之,请大楚不要攻打三佛齐。

  为这,老丈人又跑到他面前絮絮叨叨。

  说他那天的讲话一点都不含蓄,有违中庸,有伤天和。

  君子应温润如玉,内圣外王。

  然后又说了一通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

  最后,老丈人问他:“你是不是又想用兵了?”

  他充愣装傻:“没有啊!您怎么会这么想?”

  老丈人骂道:

  “你还装?真把别人当傻子?

  你看你在军校里布置的那些课题,哪一个不是出兵草原会遇到的问题?

  你还越过兵部,把左武卫骑兵旅私自派往燕山卫,人家刘相意见很大。

  还有,陆洽三天两头地找朝廷要粮草军械,也是你指使的吧?”

  他见蒙混不过去,只得承认:“北梁余孽要在草原上建城,我打算带人去把它拆了,顺便在周围转一圈,没想大打。”

  陈荣的努力有效果了。

  黑衣卫虽然没能打入突竭斯内部,却在牧民中打听到一个消息——左贤王正在大青山脚下筑城。

  据说此城建成后,会送给流亡的北梁小皇子作都城。

  他虽然怀疑这消息的真实性,但却打算以此为借口,去草原上走一遭,摸一摸突竭斯人的虚实。

  天地良心,他真没打算大举用兵。

  他也知道之前的三卫叛乱,让大楚很是伤了些元气。

  现在并不是和突竭斯大规模决战的好时机。

  不过,老丈人不敢相信。

  毕竟,他在黄埔一期毕业仪式上,讲的那番杀气腾腾的话,还言犹在耳。

  他不得不向老丈人,也是向朝廷保证,他只动用燕山卫和左武卫骑兵旅。

  另外让平晋卫出塞策应一下。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鞑子每年秋天都会进入燕山境内打草谷,与其被动防守,还不如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样燕山百姓也少受点苦。”

  最后这句话说服了老丈人。

  毕竟老丈人就是燕山人,还有不少族人在燕山,桑梓之情还是有一些的。

  有老丈人的斡旋和帮助,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朝廷最终答应了他的出兵方案。

  黄埔二期开学没多久,他就秘密离开京城,赶往燕山与骑兵旅会合。

  他的计划是,林丹峰带领平晋卫,大张旗鼓地进入草原,吸引突竭斯人的注意。

  但林丹峰这一路却是佯攻。

  平晋卫只负责骚扰,无需深入草原。

  燕山卫这一路才是进攻的主力。

  陆洽自从回到燕山重新当上大提督,就开始为这次北伐做准备。

  时至今日,准备已经非常充分了。

  陆洽本人也会亲率三万人进入草原。

  但在宁易的计划里,陆洽的这三万人也只是佯攻。

  左武卫骑兵旅才是这次行动的真正主角。

  眼下骑兵旅已经扩充到了四个营四千人。

  清一色的一人双骑,配备有经李乾坤改良后的手弩。

  算得上是大楚机动性最强,装备最好的部队。

  而且众人斗志昂扬,都不需要宁易去做动员。

  宁易打算亲自率领骑兵旅,在平晋卫和燕山卫的掩护下,突袭大青山。

  那座城毁不毁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联系上安庆宇。

  安庆宇至今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但他应该不是叛变。

  毕竟他的家人现在全在京城。

  以安庆宇那性子,应该不会不顾家人的安危。

  他应该只是没办法往大楚传递消息而已。

  这次只要联系上他,宁易相信自己的很多疑惑都能得到解答。

  大楚乾元二十四年八月初,宁易抵达燕山。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他于秋风乍起时,率领三万燕山卫,四千骑兵旅,以及近两万征用的民夫,正式进入草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最新章节,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