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得到秦牧的授意之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和均输法等等,一系列的法律开始逐一颁布,却无一不是在“与民争利”,所以遭到了很多世家大族的抵制。

  但,抵制归抵制,朝廷所颁布的政令,还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行下去。

  贯彻落实!

  王安石的所作所为,朝廷的所作所为,终于让朝野上下的官吏乡绅感到害怕了。

  朝中的公卿百官,以及地方上的封疆大吏都纷纷上书,请求秦牧废止新法,恢复朝纲,但是被秦牧毫不犹豫的驳回了。

  另外,一些士族豪强,还千里迢迢的赶来京师洛阳,请求秦牧收回成命,废止新法。

  秦牧对此置之不理。

  眼看着正规途径劝谏秦牧根本不管用,一些官吏就动起了歪脑筋。

  他们纷纷递上了辞呈,请求挂印而去,或者是干脆称病不朝,使部分朝政,使地方政务也陷入了瘫痪。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秦牧也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大局了。

  此时,在千秋万岁殿中,秦牧高坐于陛台之上,公卿百官们则是跪坐于下边,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他们都知道,现在的秦牧是非常愤怒的。

  秦牧坐在龙椅之上,环视一周,看着陛台下边的那些空位,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跟群臣预料中的一样龙颜大怒。

  他把目光放在了王猛的身上,问道:“王爱卿,有多少人缺席此番大朝会?”

  “回禀陛下,微臣统计了一下,有一百一十三人。”

  王猛一脸严肃的神色说道:“这其中,要么是告病的,要么是告假的,然则多为告病不朝。”

  “而他们此前,想必都已经向陛下上书,请求辞官回乡,或是告老还乡!”

  “好,好啊。”

  秦牧淡淡的笑道:“一百一十三人,此番大朝会,缺席的大臣就有近三分之一。”

  “这就是朕的肱股之臣,这就是大魏的股肱之臣!”

  “难道他们认为,朕没了他们,就无法治理国家,将朝政正常运转了吗?”

  “难道没了他们,我大魏的江山社稷就会灭亡吗?”

  秦牧的这番话一出,顿时就让朝堂之上的群臣,面露惶恐之色,如坐针毡!

  秦牧平日里虽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也不乏平易近人的时候,至少很少会用这种充满肃杀之气的话语,来跟群臣说话。

  可想而知,这一次秦牧是真的动了肝火。

  那些没有来参加此次大朝会的官员,都是强烈反对新法推行的顽固分子。

  秦牧看见群臣都没有说话,便道:“诸卿,法诛于行迹,而不诛心。”

  “朕知道,你们心里也反对我大魏推行新法,如此鼎故革新。”

  “但,朕告诉你们,朕告诉你们!”

  “在朕的有生之年,在大魏治下,只要大魏还存国一日,新法就会一直推行,推行百年,千年,万年!”

  “传于万世!”

  “既然有人敢以身试法,朕,也绝不姑息!”

  “纪纲!”

  “微臣在!”

  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忙不迭的站了出来。

  “责令,镇抚司将此番缺席大朝会的官员一一记下。大朝会之后,锦衣卫把他们请到镇抚司问话、核查!”

  秦牧云淡风轻的道:“既然他们想辞官归乡,朕就成全他们。”

  “不过,在此之前,朕有不少案件,想让他们配合一下。”

  “诺!”

  纪纲当即答应下来。

  见状,朝中的公卿百官都不由得瑟瑟发抖,倍感惶恐。

  由镇抚司的锦衣卫出面查案?

  这意味着什么?

  不言而喻。

  镇抚司,一直都是大魏帝国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机构。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如纪纲这个镇抚司的都指挥使,他的官职不高,但有着一定要特权,锦衣卫只需要对秦牧一人负责。

  其余人等,哪怕是王安石这样的尚书令,也一概不能过问锦衣卫查案。

  如有犯者,定不轻饶!

  而且,锦衣卫能先把人控制起来,再进行查案。

  哪怕你是皇亲国戚,哪怕你是国家重臣,锦衣卫一旦怀疑你有违法犯罪行为,一样可以先把你抓了,再进行审理。

  怎么个“审理”法儿?

  一般来说是严刑拷打。

  这其中有没有屈打成招的?

  肯定有。

  不过,苍蝇不叮无缝蛋。

  这年头,又有几个朝臣官吏,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这些敢给秦牧“罢工”的大臣,也是倒霉蛋。

  就算你没有罪过,屁股底下是干净的,只要锦衣卫出马,随便按上一个罪过,那都不是事儿。

  当然,秦牧为人做事的原则,一直都是从来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陛下,那……那些各地告病或上书辞官还乡的官吏,如何处置?”

  王安石问了一句。

  秦牧摆了摆手道:“一视同仁。告病?托词罢了。”

  “给朕传旨,凡是告病不朝,不履行公务的官吏,限期一日,以旨意传达之后开始,如果还不到任,一律革职查办。”

  “至于那些上书辞官的人,一律准奏。但,要经过镇抚司核查之后,确认无误,没有不法行迹,方能放了他们归家闲赋!”

  “陛下圣明!”

  群臣都违心的称赞起来。

  被锦衣卫请去“喝茶”,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纪纲。”

  “微臣在!”

  “各地的官吏距离京师太远,不必让他们回京述职。”

  秦牧缓声道:“每个县,不是设有锦衣卫的办事处吗?”

  “就交由他们审理。但,有一点,最终结果要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最后交给朕亲自确认。”

  “遵旨!”

  秦牧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镇抚司的锦衣卫,那都是什么货色,秦牧是非常清楚的。

  锦衣卫忠于秦牧,而且受过严格的训练,不会干出什么贪赃枉法之事。

  但是,锦衣卫们往往会立功心切,屈打成招,继而造成什么冤假错案,以便于向上级邀功请赏。

  对于这种事情,秦牧就不得不提防一下了。

  毕竟人命关天,秦牧还是要慎重一些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最新章节,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