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京城。

  御空而行直达翠京城的霍光浓眉紧蹙,一路以来霍光已然见到了,辛弃疾信中确实没有夸张。

  即便是现在的翠京城,也是百废待兴,

  还有着不少流民在此聚集。

  霍光大概知道怎么做了。

  休养生息呗。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明年一年的赋税大概是别想了。

  商业也要尽快发展。

  霍光直接到了翠微宫右殿的临时尚书台,此时这里只有辛弃疾。

  高大的辛弃疾,

  即便埋首在书案中依然很是雄壮。

  “辛刺史。”

  “阁下是?”

  看到霍光的侍中印绶,上刻有霍光的名字,辛弃疾愣了一下,连忙作揖。

  辛弃疾可太懂这个名字的含金量了。

  “幸弃疾见过霍大将军!”

  霍光笑呵呵地扶起辛弃疾:“辛刺史请起,不必多礼,现在该叫我霍侍中了。”

  “霍侍中,请坐。”

  虽然两人品秩平级,但辛弃疾完全以臣下之礼待之。

  “稍等,这里还有封给辛刺史的诏书。”

  霍光大手一翻,诏书出现在了他手中。

  辛弃疾想要跪下之际,霍光扶住了他:“陛下说不必跪,辛刺史站着听便是了。”

  辛弃疾当即拱手作揖听宣。

  “册授东州刺史辛弃疾为五州都督府之东州都督府东大都督,总领燕、云、天十三州诸事。”

  这个十三州是天墉九州,加上东海王朝四州在内的十三州。

  刺史最高是正三品。

  但五州大都督从一品。

  因而五州都督府是在刺史之上的,

  也就是这十三州刺史都归辛弃疾管,

  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

  大都督主要负责的是管理地方行政,

  统领、训练军队主要还是韦睿、薛仁贵、杨再兴、霍去病这些将领身上。

  中州大都督是王猛,管理阳翟附近几州,还阳翟以南的大州,其中包括陵州。

  郭子仪则是西州大都督,管的是原南幽、平阳十几州。

  北州大都督则是荀攸,管阳翟以北。

  南州大都督则是赵普,负责原大乾十一州。

  霍光将诏书双手呈给辛弃疾。

  “恭喜了,以后该叫辛大都督了。”

  辛弃疾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霍侍中,您就别折煞我的了。”

  霍光笑着摆摆手,问道:“好了,不说这个了,这尚书台因何只有都督一人?”

  辛弃疾苦笑道:“大乾疆域拓展得有些快了,暂时人手不足,只恨不能将我一人拆成八个使。”

  霍光哑然失笑,他没想到疆域扩展太快竟然也是一种烦恼。

  “莫慌,陛下此番还派了十三位刺史,三十位郡守,数十位知府。”

  “更有县令、县丞、主簿县尉、数百人前来赴任,定能解燃眉之急。”

  刺史、主要郡守都是由被英魂塔召唤入世的二流名士担任的,另外的则是从现有官员中择优提拔。

  霍光笑道:“此外,我也是陛下派来暂时协助辛大都督的。”

  听到此话,辛弃疾当即抚掌大笑:

  “如此甚好!”

  有了霍光,再加上这几百号人,

  稳定天墉九州就方便多了。

  “霍侍中,快请坐,你我共商良策!”

  其实治理刚刚经历战乱的天墉九州,

  没有什么良策。

  辛弃疾已经定下了个基本框架。

  最重要的是就是先赈灾,

  以工代赈让那些青壮年劳力修缮城池、建房、建商铺、修建道路。

  与此同时,是户籍的重新编纂,

  清点人口,土地。

  而后将所有收归国有的土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起。

  赶在春耕之前分田承包,

  与民休息发展农业生产。

  废除掉原九州的苛捐杂税,

  甚至免掉明年九州的赋税。

  辛弃疾是有这个权力的,

  尤其是他已经是东十三州的大都督了。

  经辛弃疾实地勘察,天墉九州确实到了已经到了需要直接免掉赋税的地步了。

  第二,便是富民,需要赶紧发展商业。

  霍光提议道:

  “可减免一些商税,降低税负,吸引大州商户来燕、云、天九州做生意。”

  “依辛都督看,这九州内渔、布、盐、铁、药、酒有哪一行业比较发达?”

  辛弃疾指着堪舆图上的云州,道:

  “云州境内矿石颇多,可铸兵刃铠甲。”

  “诸多城、县以矿石为生。”

  “最大的云吾城原有一朱武石山盛产朱武石,不过此山三年多以前倒塌了。”

  “云吾城百姓称为天怒,十分避讳。”

  “除了朱武石山还有不少山盛产各种矿石,但已经人没有敢去挖了。”

  “原本朱武石山归属云吾城张家,不过这个张家在战乱中基本覆灭了。”

  “现在这几座矿石暂时由大乾军把持。”

  能被大乾军把持,

  也是因为根本没人敢挖。

  辛弃疾摇了摇头,苦恼道:

  “不瞒霍侍中说,我正很苦恼如何让人再去朱武石山附近挖矿。”

  此事辛弃疾和霍光皆已知晓实情,

  也就是实际上是真武教的遗迹导致的,

  但这个原因是不能说的。

  辛弃疾必须另想个理由,

  或者用别的方法吸引百姓,

  再去朱武石山及其附近大山挖矿石。

  霍光沉思了一会儿,捻须笑道:

  “此事,我倒有一计。”

  霍光附耳在辛弃疾耳边细细讲来。

  辛弃疾眼睛一亮,赞叹道:

  “霍侍中,此计甚妙!”

  “待陈刺史、黄刺史他们到了之后,便可以让他们立即执行。”

  辛弃疾紧接着又介绍道:“另外天州的酒业发达,但苦于目前无粮。”

  ...

  “燕州则是布业发达。”

  霍光和辛弃疾促膝长谈,定下不少减免商税的政策。

  他们甚至已经考虑到了东海四州,

  那里近海渔业发达。

  若是有运河沟通几大州,

  可发展盐业和渔业。

  可惜的就是天墉没有多少运河,

  需要他们自己挖。

  陈儋、黄子廉、裴大觉等人骑着快马很快便到了。

  辛弃疾当即让陈儋带着士兵,连夜去朱武石山附近执行霍光定下的计策。

  此计策要悄悄地来。

  这个计策也很简单。

  叫有钱能使鬼推磨。

  先张贴一张布告,

  招募百姓让他们去朱武石山开挖。

  这个价格只是比平常工价涨了一成。

  但他们挖的东西不一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异世争霸:从皇子到千古一帝,异世争霸:从皇子到千古一帝最新章节,异世争霸:从皇子到千古一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