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画面陡然拉高。

  北方被一个鲜红的“隋”字所囊括。

  这一年杨坚正式成为皇帝!

  ....

  北魏·宇文泰掌权时期

  愤怒的一脚将台下的杨忠踹飞。

  “欺负孤儿寡女,权臣篡位,你儿子干得好啊。”宇文泰十分生气。

  轻叹一声,转头看着李虎道:“我能相信的就只有你了。”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到现在也没有称帝的想法。

  自己的后人是怎么就成为了北周的皇帝呢?

  这个时候两个名字突然闯进了他的脑袋里面。

  司马懿,司马炎。

  自司马氏之后这几百年权臣篡位的事情还少吗?

  有样学样啊。

  .....

  北周·静皇帝时期

  朱满月看到了儿子的下场,顿觉天地昏暗。

  那杨坚既然已经成势,又登基称帝,何必残害一个九岁的娃儿呢?

  “不行,我要带着孩子去找他。”朱满月刚转头就看到一人从殿外而来。

  脚蹬步履,腰跨长剑,正是此时手握北周权柄的杨坚。

  早已经恩准剑履上殿的他,此时并无不妥。

  看着杨坚到来,朱满月将自己的孩子宇文阐拉在身后。

  “你...你要干什么?”

  杨坚的面色有些复杂。

  野心推着他往前去走,但是良知却让他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的孤儿寡母。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若是能成为皇帝,别说一对孤儿寡母,万人又如何?

  杨坚随意地拱了拱手。

  “天幕初现本以无碍,未曾想今朝突有变故,我来此与陛下皇后一同观天幕。”

  杨坚一字一句道,说着还随手指挥小太监拿来一个座椅。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分裂的国家。

  看着隋文帝杨坚登基的全过程。

  沉默了片刻道:“如我早生五十年,天下南北皆归我。”

  .....

  北宋·太祖年间

  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结束南北朝混乱的杨坚都能登上十大帝王榜单。

  此时心情惴惴不安。

  只是自己好像还有几块地方没有收回来啊。

  不行,要加快用兵!尽快实现大一统!

  ......

  明·太祖年间

  朱元璋手中拿着一份奏折,乃是自己钦点的几个翰林院学士所作。

  上面记录的东西便是从天幕所学。

  赈济灾民的法子。

  却是有所改善比之朱棣之法完善很多,详细很多。

  “不错。”朱元璋点了点头道:“今后你们便留在内廷参政,这个折子改动改动发下去吧今后就照此执行。”

  .....

  明·永乐年间

  朱棣已经率军出了大明边境。

  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朱棣大笑。

  瓦剌,鞑靼,我特么来辣~

  ......

  天幕上,杨坚身穿黄色龙袍,祭祀天地。

  【其功一:改革官制,沿袭千年】

  【自古有云,得天下最易者莫过于杨坚。】

  【自知自己篡位夺天下的杨坚从不敢松懈。】

  【早些年就有对官职的构想,而今终于能做到了。】

  【此时南北朝廷多数沿用的还是传承数千年的九品中正制,但是北周时期官制和礼仪又效仿西周,再加上宇文赟一顿瞎改,此时的大隋官制混乱】

  【杨坚废除了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

  【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中书省)和尚书省。】

  【真正掌握核心权利的只有门下省、内史省(中书省)和尚书省】

  (内史省原名为中书省,因为要避杨坚父亲杨忠讳而改。)

  【其中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下设内史监,内史令各一人】

  【门下省则是专门负责审核诏令,其中最高长官称之为纳言。】

  (纳言之前又称呼为侍中,也是因为避讳改掉了。)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也是朝廷的最高行政单位,设置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两人,为正副长官】

  【而在尚书省下设六部,每部最高长官为尚书。】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

  【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

  【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

  【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

  【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

  【而丞相则是由三省长官共同担任。】

  【起初这个制度名字叫做五省六曹制,后慢慢改变为三省六部制。】

  【这个官制影响华夏数千年,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封建王朝结束。】

  ......

  秦·咸阳宫

  嬴政看着眼前的文官制度,眼睛一亮。

  原来还能这样。

  三省互相制衡,谁也无法做大。

  即便尚书省下辖六部但是却没有诏书的起草权。

  一个起草,一个审核,一个执行。

  妙啊,妙啊。

  嬴政快速的将这个点子记了下来。

  尤其是六部,将国家的大小事情基本都分化了出来,交给专门的部门负责。

  嬴政直接站起身来,道:“令丞相,九卿...等等,令文武百官此刻入朝,商议国家大事。”

  嬴政深知,一个好的制度能够给国家带来长久地安定。

  什么百越,什么匈奴,你给我等着,我先解决完这些在解决你们。

  至于仁政措施,嬴政花费许久已经整理完毕了。

  其中关于免税,开荒奖励等等全部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

  只需要下发下去按部就班执行就行。

  不过眼下却不合适。

  官制的改动必然影响政策的实施,只能先改革官制。

  再下发政策。

  嬴政知道自己在和时间赛跑,必须快起来。

  之前的内阁制度,现在的三省六部必须要研究一个适合我大秦的官制!

  .....

  西汉·高祖时期

  刘邦摸了摸下巴。

  “内阁?三省六部?”

  “乃公的,你让我选啊?乃公懒得选。”

  说罢眸子一转询问旁边的小黄门道:“丞相呢?”

  “回禀陛下,丞相正与百官商议国家大事。”

  刘邦翻了个白眼。

  什么效率啊,我都和吕雉谈好了你们还没完事?

  只得叮嘱道:“你现在给我记录天幕的内容,另外再让人去殿外等着,丞相他们一出来就给我喊过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最新章节,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