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景帝训斥完,然后看向没有参与跪谏的那些人,很欣慰的笑了笑:

  “你们,很好!”

  “朕说你们好,不是说你们就没贪过。但是今天,朕告诉你们:朕保证,这次查贪,不管查出你们有多大的罪过,朕都既往不咎!朕还要给你们升官!”

  啊?

  这这这....

  站着的那二三十个人,愣了。

  不过这些人也随即反应过来,当即称谢:

  “臣等谢过陛下。”

  他们美滋滋的相互对望,天降福音啊。

  玉景帝看了他们一眼:

  “尔等,随朕到朕御书房小朝会!”

  我曹?

  小朝会?

  这些人面面相觑,小朝会在平时,可只有少数大佬才有资格参与的啊。

  这下子,我们也要去啊。

  吴瑜琛暗暗深呼吸,以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然后其余人一起兴奋地躬身:“遵命!”

  玉景帝再次看向跪着的官员,冷笑了一声:

  “三年一期的科举在即!这次,朕要不拘一格,加大恩典,选五百人直接当官。你们愿意给新人挪地方,朕很欢迎!”

  说罢,玉景帝转身而去。

  御书房。

  张首辅、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为首,余下二十位官员,站成两列躬身立在殿内。

  玉景帝收拾心情,继续开会。

  此次小朝会,只一个目的。

  那就是接下来的科举。

  科举三年一次,在二月上旬,距离现在不过十几天了。

  “朕打算把这次常规科举改一改。”玉景帝看向在场的群臣:“朕想打破常规。干脆,无论童生、秀才、举人,都来参加这场会试。”

  “哪怕是白衣童生,只要你有真本事,也可以通过这一场会试,直接考成进士、状元。”

  科举功名,是有级别的。

  先是童生参加院士考秀才,再然后秀才参加乡试考举人,举人才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会试之后选拔贡士,贡士再参加皇上亲自开考的殿试,成为进士,然后在进士中,点出状元榜眼探花。

  这就是整套的科举流程。

  这就像学生要先上幼儿园,才能小升初,然后依次考高中,考大学。

  没有谁能直接从幼儿园直接考大学。

  而玉景帝要跳过所有流程,直接让所有人参加会试考状元啊。

  众人听完,顿时惊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震惊。

  不过,大理寺卿郭道光觉得这很赞,胸无点墨的武夫都可以去考一考。

  虽然考不中的几率几乎是百分百,但武夫以后就可以吹牛了啊。

  哥也是考过文状元的人。

  礼部尚书不乐意了,这不是闹的嘛!

  读书人功名越高,越有身份,哪怕是当了官,这些读书人在一起坐而论道,也要论一论科举排名。

  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同样的,朝堂之外,不同身份的读书人,身份自然也不一样,秀才见了举人都要行大礼。

  然而现在把这群人放在一起考试,把大家的身份降为一样,不是就漠视了这种规则么?

  但他不能这么说。

  “陛下,这样不可。科举取士自古就没有这样的做法啊。”

  “而且科举取士,每一层几乎都是百里挑一,到了会试的人,更是万里挑一。如果陛下这么做,参加此次会试的人数,恐怕要增加成千上万倍。考场容不下啊。”

  礼部尚书说完,二十几个朝臣们,再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是支持礼部尚书的表情。

  但摄于刚才玉景帝训斥群臣的帝王之威,竟无人敢窃窃私语。

  况且还是有兵部、礼部、户部三位尚书、大理寺卿以及张首辅在的,小官们都悄悄看向这几位大佬。

  一来就让我们参与这等大事,我们级别不够啊。

  玉景帝听完礼部尚书的话,也沉吟了一下。

  他提出的确实直指要害。

  不过,500年的国运眼看就要都到头了,不下狠招,明显不行。

  搞好了,能收揽一大批人才,搞不好,也不怕出什么乱子。

  最后,玉景帝沉吟了一下。

  “嗯。这个问题,你们想办法。”

  礼部尚书顿时皱起了眉:“陛下这...”

  玉景帝摆了摆手:“朕已经决定了。就这么办。”

  礼部尚书悄悄拱了拱身边的张首辅,老大哥您也劝劝啊。

  这样弄下去,岂不是天下大乱?

  张首辅正在沉思,被礼部尚书一拱,然后道:“陛下,臣觉得,此事也需要从长计议。考场不够,确实是硬伤。临时扩建数万间考场,只为一届科举,确实有些劳民伤财。”

  礼部尚书脸色顿时舒缓,暗暗给张首辅竖了个大拇指。

  玉景帝看向张首辅,陷入了沉默。

  看来,张正也不同意啊。

  这就有点难办。

  而且,一下子扩建这么大规模的考场,确实很破费,而且京城暂时也找不出这么大的地方。

  和张正对视了几秒钟,玉景帝表情有些不悦,然后目光挪向其他的朝臣。

  “大家都说说吧。既然是朝会,就要各抒己见。你们可以议论一下,朕在这件事上,想多听听不同的意见。”

  多听听不同的意见?

  陛下这是在暗示啊。

  礼部尚书和张首辅直接把陛下的路子给堵死了。

  但是看得出来陛下不想放弃啊。

  兵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并不擅长思谋这种事,还得是靠读书人。

  他俩理解玉景帝的意思,但是没有说话,而是看向户部尚书。

  楚建是个刚上任的主,这时候一心想着明哲保身。

  满朝读书人他得罪不起,他也不说话,转而望向身后的两列二十几个群臣。

  朝臣们正在和身边的人小声议论,相互讨论。

  玉景帝的心思他们都猜到了,陛下这是非要找帮手啊。

  但是很明显,如果支持陛下,不光得罪张首辅和礼部尚书,而且还要得罪很多朝堂大臣。

  他们在权衡,权衡之后,各自摇了摇头。

  这事干不得。

  然而,就在这时。

  楚建注意到一个人。

  他前些天刚刚提拔的吴瑜琛。

  吴瑜琛没有参与讨论,而是低头沉思。

  他只不过是刚从户部角落里吃灰的小官,虽然户部尚书因为掩盖库银的事而提拔了他,但是因为这种事情被提拔,也时刻会因为这件事被楚建忌惮。

  虽然表面上户部很和气,但是谁也摸不清别人心里的小九九。

  在这个看上去一本正经,是在存在很多荒唐的官场,他需要自保,需要爬上去,才能不负当初科举当官,为国为民的初心。

  况且现有的条件下,陛下要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办法。

  他暗暗给自己打气:

  吴瑜琛,不要怕得罪人,你只是个小官,就算不得罪人,将来说不定也会因为一件不起眼的事而没了。

  现在皇帝要拉同盟啊。

  站出去!

  走近皇帝的视线,跟他站在一起。

  大新的朝堂必将有你的一席之地!

  机会只有一次。

  抓住!

  可是这会不会得罪很多朝中官员?

  吴瑜琛不但谨慎,看待事情却往往一针见血。

  朝堂上现在乱的一塌糊涂,百官针对镇妖司的事,分去了他们九成的心思。

  他们跪在金銮殿挨完打,回去还要战战兢兢地担心镇妖司会不会明天就查到他们头上。

  这段时间,镇妖司和皇帝强行拉了一波仇恨。

  百官没心思关心他吴瑜琛这个小官。

  所以,现在他是安全的。

  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对!

  吴瑜琛缓缓长出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

  然后抬头,目光炯炯有神地越过群臣,直接看向玉景帝。

  他朗声道:

  “陛下。臣有一策。可解决考场问题,为陛下排忧解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只是个捕快,干嘛把国库都给我,我只是个捕快,干嘛把国库都给我最新章节,我只是个捕快,干嘛把国库都给我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