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圆球虽然看起来仿佛是浑然一体,

  但建造金属圆球的技术毕竟是来自于人类,

  探测器寻找了片刻,

  还是找到了进入的舱口,

  而这个舱口就位于金属圆球与这空间下底面接触的地方,

  然而面对如此容易便能找到的舱口,

  杨勐却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一旁小光的视野正看着屏幕,见杨勐一直不出声,便将视野转到了杨勐这里:

  “有什么不对吗?”

  听到小光的问话,杨勐微微的点了点头道:

  “探测器如此靠近金属圆球,她如果在里面,她所拥有的人工智能应该有所提醒才对!”

  杨勐这样的说法,让小光微微的闪烁了一下:

  “或者这里的只是一个自动值守的设备,

  你在休眠时,飞船不是也在自动运行吗?”

  小光的话让杨勐沉吟了片刻,而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虽然在宇宙航行的过程中,

  飞船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程序控制下的自动飞行的状态,

  但面对复杂的宇宙环境,

  他的休眠过程还是会被打断。

  而星球上的环境复杂指数要远超宇宙空间,

  尤其是在罗斯128b行星这样的环境中,

  身为先驱航天员不会出现,面对其他未知设备靠近而毫无反应的情况。

  “也许她还没反应过来吧!”

  杨勐心中出现了这样的猜测,

  “又或者说这并非是那位先驱航天员休眠的地方?”

  而一旁的小光似乎看出了杨勐的纠结,闪烁着说道:

  “既然这是你们族人所使用的技术,那进入看一看不就明了吗?”

  听到这样的言论,杨勐也不在纠结什么,

  观察起了这个舱门,

  此时探测器上的灯光重新亮起,

  通过灯光,

  杨勐发现这个舱门与太空载人设备所使用的舱门有所差别,

  其舱门主要为内嵌结构,

  外面没有一眼看上去,便可以使用的手动工具,

  他寻找分析了一阵,

  发现要想打开舱门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探测器并不具备开启舱门的设备,

  毕竟,此时所使用的探测器只是结构较为简单的水下探测器,

  并未的携带其他复杂的机械功能。

  “其实可以用老办法敲一下的。”

  “但她在里面的话,敲击可能会使得这个金属圆球在结构上出现隐患!”

  想到此处,杨勐看着屏幕中的金属圆球,向小尹下达指令到:

  “开启的高精度声呐探测接收发射装置!”

  “明白!”

  虽然敲击是最好的选择,也最容易看清里面的结构,

  但这里毕竟不是太空,

  而是一个水下环境,

  水中不像是太空中,没有声波传导介质,需要直接趴到大型物体上进行敲击,

  在海洋里,水是良好的声波传递导体,

  在地球的一段紧张的历史中,

  海洋中的潜艇内,因为杯子掉落,砸到地板的声音,尚又可能导致,潜艇暴露自己的位置。

  此时探测器距离金属圆球如此近,

  也许能探测到轻微的动静从而判断出什么。

  此外,因为此时金属圆球处于海洋深处,

  虽然距离海面只有160米的距离,

  但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已经可以危害到未穿着任何防护设备的人类。

  在这样的环境中,

  金属圆球的抗压结构处于很微妙的状态,

  若是一不小心将金属圆球给敲漏了可能会导致一些很危险的后果。

  ……

  一些念头在杨勐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此时,小尹接收到杨勐的指令,

  让探测器贴近金属圆球,听着上面的动静。

  “发现数个声音数据组!”

  “正在分析中!”

  ……

  一旁的小光看到杨勐一连串的指令,闪烁着问道:

  “这样能探测到里面的内部结构吗?”

  正在与小尹分析着内部声音的杨勐,听到这样的问话,点了点头道:

  “差不多吧!”

  说道这里,杨勐看了一眼小光,

  在水下探测器探测的这段时间里,他发现小光对于水下探测技术的了解几乎为零,

  于是他下意识的询问了一句:

  “你们对水中环境的了解似乎并不多!”

  “从原始生命体开始,我们便生活在陆地上,而且我们星球上的海洋面积占比原本就不高……”

  “这样啊!”

  杨勐点了点头,并未在这个问题上多想,

  而是继续查看探测器在这段时间内,发现的声波。

  在他与小光对话的这点间隙中,

  小尹已经把大部分声音的类型分析出来,

  “这些声音大多都是固定设备所发出的背景噪音!”

  “没有发现移动物体的声波吗?”

  “暂时还没有。”

  听到小尹的分析,

  杨勐只能继续让小尹进行监测。

  而这时一旁的小光,通过分屏发现了什么,醒道:

  “无风带又出现了!”

  而听到小光的声音,

  杨勐将视角重新转回到了天上的气动探测器,

  为了保证信号的集束,减少离散,

  整个气动探测器,就悬浮在水下探测器的上方。

  而在空中探测器的镜头中,

  周围阴云密布,下方海浪滔天,

  不过在海平面的尽头可以看到,一条光线正缓缓的向着这个方向而来,

  “看来这个星球的无风带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随着无风带的出现,

  海中的多孔菌再次上浮,

  而看到这种现象,

  杨勐突然想到之前所看到的无风带画面,

  在海洋中不仅仅有这一个多孔菌,

  还有其他类似的上下浮动的生物,

  “若是在那些上面也存在这样的金属圆球呢?”杨勐神情微动:

  “也许可以再找一个金属圆球进行一番探测!”

  想到此处,他向小尹询问道:

  “小尹气动探测器上还有几个水下探测装置?”

  “还有两个处于待命状态,三个处于备用状态!”

  “等无风带到来,锁定一个体积较大多孔菌,进行投递新探测!”

  “明白!”

  无风带移动的速度很快,

  很快探测器所在的位置重新变的阳光明媚起来,

  大量的多孔菌从海洋下浮现出来,沐浴着这为数不多的阳光。

  此时探测器移动到了一个新的多孔菌上,

  与其他多孔菌一样,

  这个大型的微生物集合体也呈现一种黄绿色,

  而多孔菌上方的探测器,只是漂浮着,并未释放任何的装置,似乎在等待什么。

  因为夜半球与昼半球极寒极热,多导致的上升环流无风带,变化消失的速度很快。

  没过多久,黑云狂风再次出现,

  海中的多孔菌纷纷下潜,

  也就在狂风到来的时候,

  气动探测器下方出现一个开口,犹如炸弹鱼雷一样的东西,从探测器上投递了下去。

  ……

  之前放置的水下探测器,

  依旧在监视着,之前那个多孔菌内的金属圆球,至今还未在金属圆球内检测到移动物体。

  而新的探测器,

  已经靠近了一个新的多孔菌,

  这个多孔菌比之前的那个要大一些,其身后的尾流也存在热流和尿素。

  对于这种情况,

  杨勐已经在上一个多孔菌那里搞清楚了,

  与海绵一样,这个星球上的多孔菌也是滤食类生物,

  它们通过洋流过滤着海中的营养物质,

  而他所检测到的尾流也正是其代谢产物。

  虽然尾流的温度和尿素的浓度有些不符合常理,

  但这里毕竟是外星球,

  一些事情突破人类的认知常理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被巨大的海绵所包裹,

  且洋流窜过上面的孔洞会产生杂音,探测器无法在外面判断里面是否存在类似的金属圆球。

  只能让探测器,再次找一个孔洞进入。

  正所谓一回生,两回熟。

  很快探测器便有所发现:

  “这里竟然也存在着类似的金属圆球!”

  看到第二个探测器所传回的画面,

  无论是小光还是杨勐都展露出了疑惑的情绪,

  画面上的金属圆球和之前那个金属圆球十分的相似,

  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那便是在金属圆球外的微刻编号有所不同,

  原本还不能理解,金属圆球上带有数字的微刻编号是什么意思。

  但在发现第二个类似的金属圆球后,杨勐暗自滴咕了一声:

  “这样的设备应该不止两个!”

  “如果说,这样的设备不止一个,

  那么她建造金属圆球的目的是什么,她又在哪里?”

  “你的那位族人很奇怪!”一旁的小光,在杨勐思索问题的时候,闪烁着说道。

  而听到小光的评论,杨勐也表示赞同,

  那位先驱航天员的行为确实已经超出了他所理解范围,

  “作为已经失联的先驱航天员,却在这个星球上留下了这样设备,

  她明显是在这里,

  可为何不与地球进行通信?”

  杨勐无法理解,

  虽说先驱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情况下,

  几乎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约束和帮助,

  地球上的道德法律以及可见的物资资源,

  自先驱航天员离开太阳系后,便难以接触到。

  但是离开地球的十六名先驱航天员中,除了前往罗斯128星系的航天员,

  其他的先驱航天员,都忠实的旅行着自己的责任。

  便是他心中最大的念想也是回到地球去,

  他想不明白,

  这位在罗斯128星系的中的先驱航天员遇到了什么问题,才出现了他无法理解的一些行为。

  “看来想要解开这个谜题,最好进入一个金属圆球中看一看!”

  想到这里,

  杨勐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决断,

  如果说,海洋中只有一个金属圆球,那位先驱航天员很有可能就在里面。

  面对这种情况,杨勐的探测行为必须要保持谨慎保守的方式,

  毕竟人类十分的脆弱,

  若是他的鲁莽探测行为导致那位先驱航天员出现意外,他将悔恨终身。

  可如今,

  推测出这样的金属圆球可能不止一个,

  杨勐的探测方式可以更加冒险一些,

  不过在进行冒险性探测行为前,为了保守起见,杨勐又让空中的探测器释放了一个水下探测装置,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之前,通过两次无风带的经历,小尹分析了不同多孔菌上浮移动的路径,确定了其他多孔菌的位置。

  因此,即使多孔菌已经下潜到了海洋的一定深度,

  但第三个探测器依旧找到了,新的多孔菌。

  而在这个多孔菌内部:

  “果然有金属圆球!”

  看着屏幕中,与之前两个极为相似的金属圆球,杨勐终于下定了决心:

  “小尹,之前两个金属圆球内是否探测到移动物体!”

  “未探测到任何移动物体!”

  听到小尹的回答,杨勐直接下令到:

  “让位于第一个金属圆球附近的探测器,进行敲击震荡探测!”

  水中的探测器的结构无法,像是太空中的冲击探测器,

  可以通过搭载剧烈的撞击器,使得震荡波传递到整个小型天体上,从而可以探测到,整个小型天体的内部结构。

  水下探测器本就很小,

  无法搭载那样凶勐的装置。

  虽然没有冲击装置,

  但探测器上还是存在微型机械臂,

  ……

  此时,在一个屏幕上,金属圆球越来越大。

  直到最后覆盖了整个屏幕。

  很快

  水下探测器,

  紧紧的贴在金属圆球上,

  伸出了一个微型的机械臂,

  在小尹的程序指令控制下,

  机械臂并未大开大合的对金属圆球进行敲击行为,

  在水中,用锤子敲击东西,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而已经展开机械臂的端部,

  出现了一个吸盘一样的东西,

  只不过,生活中所用的吸盘大多都是橡胶制品,

  而这个吸盘的材料则是由金属构成,

  机械臂将金属吸盘抵在了金属圆球上,

  而后肉眼可见的震动从吸盘上的传递开来。

  这种技术原本只是用于,震下海中岩石攀附类生物,

  但谁能想到,有一天有人会用他去震其他东西。

  ……

  随着震荡波在整个金属圆球上散开,

  犹如b超一样的画面,

  通过小尹的图像模拟程序一点点的呈现出来,

  金属圆球下,

  存在着一个气密层空腔结构,

  空腔并非是完全中空,

  而是有着大量的金属结构连接的内外两层,

  震荡波通过这些结构继续向里延伸。

  下面终于出现了房间,

  而当杨勐看到房间内的震荡返回图像,即使身为专业航天员的他也难以保持平静,

  这时因为他看到了人形结构,

  而且这样的“人”不止一个。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最新章节,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