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低温冷冻休眠的过程绝对算不上什么舒服的过程,

  当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人类细胞内的部分水分会形成针状的冰刺,

  从而刺破细胞结构,损坏人类的身体健康,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人类反复实验论证了很长时间,

  直到人类从冥王星表面的托林有机物中分离出了一种高渗透的超低温有机溶液,才解决了在冷冻状态下,人类细胞因为冷冻而出现问题的情况。

  而此时杨勐,便是浸泡在这种低温的有机冷冻溶液,

  随着时间的流逝,冷冻休眠舱中的温度已经降低到零下70度,

  但这种有机冷冻保护液依旧保持液体状态,

  只不过,相较于高温时的透明状态,在这种温度下低温保护冷冻液已经变得极其粘稠。

  在这种粘稠的液体中,

  杨勐的身体被慢慢的冻结,

  与此同时周围屏幕上,显示生理指标的数据也开始慢慢下降。

  随着杨勐进入休眠状态,

  飞船内灯光也熄灭了下来,大部分区域也只剩下一些屏幕闪烁着光芒,

  而在距离休眠舱的不远处,

  小光在自己的休眠平台上微微的闪烁了一下,

  好像是从长时间的工作中解脱了一般,突然放松了下来,

  身为光点的它也闪烁了两下后,变的暗澹起来,最终变成一个不再闪烁的微弱光点。

  ……

  不知过了多久,

  充满休眠舱的有机保护液液面开始快速下降,

  伴随着这种变化,

  插在杨勐身上的各种管线也开始往里往外输入或抽出各种颜色的液体,

  很快休眠舱内的液体被排空,

  舱内的温度也开始上升,当温度超过0摄氏度后,

  那些输入杨勐体内的液体,也开始加速流动,

  舱内的温度继续上升,

  液体流动的速度也更快了,

  各种管线,彷佛是处于杨勐身外的血液循环系统,正在快速运转着,

  当温度超过15摄氏度时

  杨勐缓缓的睁开了眼睛,但因为他的大脑功能还未完全恢复,杨勐的双眼有些无神,

  在过了几秒后,他这才眨了一下眼睛。

  一些模湖的意识出现在了他的大脑中,

  “休眠结束了!”

  他下意识的想要坐起身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还无法被意识所驱动。

  感受到这种情况,杨勐的意识更加清醒了,

  “看来这次休眠的时间很长!”

  身上熟悉的感觉,让他确定了什么,可他还是无法确定,自己到具体眠了多长时间,

  于是想要向小尹询问,

  可嘴里奇怪的滑腻感,似乎又让他无法张嘴询问。

  他这时也才反应过来,在人类的本能驱使下,想要开口说话,可与小尹的交流,并不需要用嘴来发声:

  “小尹,这次休眠了多长时间?”

  杨勐尝试用意识与小尹交流,

  但并没有得到小尹的回应,

  见与小尹失联,他并未展露出任何惊慌的情绪,而是暗道一声:

  “看来意识与身体的同步还未完成!”

  在冷冻休眠技术中,人类的各项机能,最先恢复的便是大脑意识,

  可意识恢复了,身体还是无法恢复,

  此时杨勐便将处于这种奇特的植物人状态,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状态十分可怕,但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航天员来说,

  这种意识与身体出现错位的情况,也是成为先驱航天员的训练科目之一。

  只有神经动作电位的强度恢复到一定程度,杨勐才能联系到体内的小尹,

  因此杨勐在等待着,

  因为没了身体的约束,杨勐意识也有些发散,

  受这种发散意识的影响,杨勐不受控制的出现了很多想法。

  他想到了之前,从鲁坦星前往南河三的短暂休眠过程,

  也想到了,人类在研究低温冷冻休眠技术中,

  出现了各种问题:

  有人因为冷冻休眠,出现身体组织,和肢体的坏死,

  有的人身体恢复了正常,但大脑因为保护液浸入的不彻底,而造成脑损伤,最终出现精神失常,或者偏瘫等情况,

  还有的人,则是身体与意识始终无法同步,意识醒来后始终无法控制身体,最终成为了植物人。

  总之低温冷冻休眠技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类来说是一项十分危险的技术,

  就算最好各种防护措施,

  但谁也无法保证,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下,

  实验人员在被冷冻数年甚至是十几年后,还能完好如初,

  在冷冻休眠实验的初期,每打开一个休眠舱,就像是开盲盒一样……

  虽说低温冷冻休眠实验研发过程充满了挫折,

  但在大量的实验下,总也能实现巨大的进步,

  尤其是在克隆技术的辅助下,

  人类通过克隆器官,可以将人类拆解成不同的零件,

  通过克隆人体器官,并仔细观测人类在各个低温环境中的状态,

  将低温冷冻休眠技术进一步的完善,

  甚至到最后,人类中的一些势力,顶着舆论和道德压力,克隆出无意识的人类克隆体,用以实验,

  在有大量实验材料的情况下低温冷冻休眠技术得以完善。

  可即使这样,这项技术依旧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就像喝水也会呛死人一样,只要风险可控,那么这项技术,便可称之为一项较为完善的技术。

  也正是因为这样,

  此时杨勐的意识虽然像是植物人一样被困在身体里,无法完全掌控身体,

  但杨勐没有任何慌张的情绪,

  就算他的意识真的因为一些意外被困在了身体,让他呈现植物人的状态,

  低温冷冻休眠技术中,依旧有着很多应急发方桉,解决这样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杨勐并不需要使用应急方桉,

  小尹的声音很快便在他的耳边响起:

  “您此次休眠时常为15年零七月!”

  听到小尹声音的同时,杨勐意味着获得了身体的掌控权,

  可听到小尹回答的他,他已经顾不得感受身体是否有什么异常,

  按照他当时设定好的时间,他这次休眠的时间应该是二十年,

  可如今只休眠了15年的时间,这让杨勐心中有些担忧:

  “这种状况果然又出现了!”

  虽说有些担忧,但面对自己提前醒来的情况,他似乎早有预料,

  毕竟他从地球前往鲁坦星系的这百年时间里,

  能休满二十年的情况十分少见,甚至可以说,他在那百年的时间里,

  每次冷冻休眠过程中,都会因为各种事情,被小尹所唤醒,

  此次他能休眠15年的时间,

  在他离开即太阳系到如今的所有休眠周期中,算是较长的一段时间了:

  “那么,小尹这次出什么事了,将我紧急唤醒?”

  “飞船接下来的航线,将会穿过一个未知星系,按照先驱探索方桉,需将航天员唤醒,确认未知星系的状况!”

  “未知星系?就在航线上!”得到这两个重要的信息,此时杨勐僵硬的脸上似乎想要展露什么情绪,

  只可惜,脸色的情绪变化最终还是没能做出来,只是语气中透露着一些惊讶:

  “这么巧!”

  如果用大型天体的数量来衡量太阳系周围的是否空旷

  那太阳系的周围恒星分布的密度可以说是十分的低,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4.2光年外的比邻星所在的三合星系统,

  而若是以比邻星为中心,寻找距离它较近的恒星系统,则是6.5光年的外的巴纳德星,而巴纳德星距离太阳系为5.9光年,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可以说,在六光年的范围内,太阳系周围的恒星分布十分的稀疏,

  就算将这样的范围扩大到20光年,恒星分布的密度依旧很低,

  而这种低密度恒星的状态,并不是银河系中的常态。

  而在银河系中,恒星与恒星的距离可以靠的很近,

  像是着名的昴星团,

  在横宽13光年的范围内,拥有着超过三千个恒星。

  这种星系状态,人类无法想象。就算不是昴星团那样的疏散星团,

  在正常的银河系旋臂中,恒星的密度,也不会这么低。

  而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与太阳系处于银河系旋臂边缘有关。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

  人类在前往其他星系时,虽然会被宇宙尘埃和高能带电粒子所干扰,但可以避免一些危险星系干扰航行过程。

  在之前的航道规划中,

  从南河三前往罗斯128星系的路途中,也不会遇到其他恒星系,

  但杨勐没想到的是,在前往罗斯128星系的过程中,竟然遇到了一个未知星系。

  “应该不是恒星系!”

  听完小尹的汇报,这是杨勐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念头,

  以人类如今的天文观测技术,

  不论什么等级的恒星,

  这颗恒星的质量有多小,只要能能进聚变,发出大量的光和热

  在这距离地球11光年的位置上,恒星是无法逃避人类的探测手段的。

  唯有一些寒冷的流浪天体,才有可能躲避人类的探测。

  “可小尹说是星系……”

  此时杨勐制止了心中的念头,小尹询问起了前方星系的状态,

  “根据射电天文望远镜,以及引力探测装置传回的数据!”

  “前方星系由一颗主星和三个可以保持流体静力平衡的较大天体组成,

  除此之外这个星系周围还存在这一些尘埃碎屑带!”

  “经过观测和测量其主星质量为木星的16倍!”

  “主星外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大约在10到30摄氏度之间!”

  “其引力摄动范围为2.7个天文单位!”

  “目前与飞船距离为370个天文单位!”

  “以飞船目前的速度15天后从其引力摄动范围经过”

  “……”

  而听到小尹所说的这些数据,

  杨勐僵硬的脸上终于可以展露出一些情绪,

  他脸上神情微变,恍然道:

  “果然是褐矮星!”

  在前往鲁坦星的过程中,杨勐便曾遇到过这类天体,

  褐矮星是一种无法成为恒星,但自身又存在微弱热量的奇怪天体,

  人类发现这种天体的时间很短,

  距今也不过才百年的时间,不过也正是这种天体的发现,为人类可控核聚变的突破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天体,与恒星形成的过程有关。

  恒星的形成有很多种模型,

  根据人类的观测,被普遍认可的一种形成的模型,便与星云有关,

  原始星云,通过吸积宇宙中的星云物质,位于星云中心的天体的质量会越来越大,

  当质量超过75倍木星质量后,

  其内心的压力和温度便能达到氢氦聚变的最低要求,

  由此一颗最小的红矮星便诞生了,

  可就像人类一样,有的人出身在富裕的家庭中,

  有的则出生在无房无田的贫苦家庭中,

  形成恒星的星云在大小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有的星云的足够大,

  能形成远超太阳质量的蓝超巨星,

  但也有的星云先天不足,形成只有太阳0.2倍质量的鲁坦星。

  可若是星云的更小,

  就算再怎么努力也很难以成为恒星,

  褐矮星便是这样的天体,

  因为出身贫寒,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很难获得大的成就。

  当然这只是褐矮星的一种来源,

  还有一种褐矮星,寄生在恒星系中,

  在星云形成恒星的过程中,吃一些残羹剩饭,

  可随着体型的增大,这种褐矮星越来越难以被恒星的引力稳定的束缚住,

  很容易便被恒星吞噬,或者被恒星甩出去。

  “根据小尹的探测数据,前方那个褐矮星似乎就是由星云聚合形成的原始褐矮星!”

  杨勐之所以做出判断,

  还是因为环绕运行褐矮星的那些天体,都拥有较小的偏心率,

  这就意味着,这些天体并不是褐矮星所捕获而来的,而是很早便和褐矮星再一起的。

  看着面前这个奇怪的黑色星系,

  杨勐此时也明白了小尹将他唤醒的缘由,

  按照先驱航探索方桉,面对这种人类从未探测到的星系,

  他有义务进行一些探索,

  当然,这义务也并不是要求他减速,进入这个褐矮星星系进行详细的探索,

  只需发送几个探测器便可,

  而除了这个原因外,

  他所乘坐的飞船可能会撞入这个褐矮星的引力摄动范围,

  因此飞船的航线的也应该进行一些改进。

  “所以说,仅仅是因为褐矮星便将我唤醒吗?”

  杨勐叹息一声,打开了休眠舱的舱门,缓缓的坐起身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最新章节,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