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听到“丝路”二字后。

  瞪大着眼睛望着李牧,一脸不可思议。

  “哥哥,那高句丽这边怎么办,朝廷莫非就此止戈?”

  “当然不是,区区高丽奴,要打下他们,并不难。”

  摇了摇手中的葡萄酒,李牧一口喝下后,继续说道。

  “但是,不必急于一时,此时兵锋直指鸭绿水,正好合适,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那才是战争的精髓。”

  李震挠了挠脑袋,有点难以理解。

  “还请哥哥教我。”

  “大郎啊,吾等此番兴兵讨高句丽,究竟为了什么?”

  李震琢磨了一下,本想说为了正义。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种话说了连自己都不信。

  于是有点心虚的小声说道,“如哥哥所说,利益二字。”

  李牧笑了笑,“大郎有见地,战争的核心便是利益二字。”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给高句丽喘息之机?”

  “给高句丽喘息的机会,便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

  “大郎你看哈,若是我军现在就直取平壤,活捉高建武,那后面还有借口再俘获劳力吗?”

  李震仔细一琢磨,对哦,要是仗打胜了,那还有什么借口抓劳力?我们这些投资人还怎么捞?

  当然了,如果大唐愿意不顾脸面,直取平壤后还大肆掳掠人口。

  那就另当别论了。

  只不过一般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毕竟古代也有国际舆论的嘛。

  这种事要是传出去,李世民的千古一帝荣誉称号还要不要了?

  别说千古一帝,就是天可汗的荣誉称号估计都得不保。

  周围小国不得狂喷李世民不讲武德,丧心病狂什么的。

  大国形象还要不要了。

  国际地位还稳不稳了。

  他李世民也是要面子的好伐。

  天朝上国干仗,从来都是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拿下人家的首都,捉住人家的国王,那就代表着此仗已胜。

  再继续干下去,那就是师出无名了。

  这不符合我大天朝的一贯风格。

  李世民他脸皮也没这么厚。

  然后李牧继续说道,“所以,如今止步鸭绿水,便是最好的方案,名义为休整,实则为了利益最大化,只要战争没结束,我们就能继续获取利益。”

  李震频频点头,“哥哥高见!”

  李牧笑了笑,拿起酒瓶给李震和自己倒了一杯葡萄酒,然后继续说道。

  “除了利益最大化外,还有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

  “高氏经营甚久,我军取胜虽易,但也难免损耗,此时止步鸭绿水,对外宣称休整,既可积攒实力,又可乱其民心,震其国本,到时再挥军平壤,难度会再小几分。”

  如李牧所说的,这场战争考虑的不是军事胜利,而是利益最大化。

  高句丽经营数百年,又有曾经抗衡过小杨总的辉煌历史,底蕴还是有一些的。

  而且更关键的是一个民心的问题。

  几百年的经营,再加辉煌的历史,民心所向四个字还是可以装一下逼的。

  所以,为了减小损失和获得最大利益。

  此时止步鸭绿水,但态度上依旧保持着随时进攻的姿态。

  那么,高句丽那边也会随时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全力备战。

  全力备战,那就表示,国家的大量资源将会向军事方面倾斜。

  失去辽东,高句丽没有了缓冲地带,必定不敢掉以轻心,到时就算倾家荡产,也会全力支持军事方面的花费。

  而一个本身经济就不怎么发达的国家,因为敌对国家的军事威胁,不得不把国家资源转变成战争资源。

  那么,到时势必会对国内民众造成压榨和剥削。

  这样的情况下,民心还能不能继续向着高氏,那可就难说了。

  即便高氏想卖一波爱国情怀,忽悠国内民众咬牙坚持。

  但,李牧还有新罗和大和在手,届时再施压。

  高句丽腹背受敌,必定再加大资源投入。

  这种情况下,他就不信高句丽国内民众还能继续咬牙坚持。

  当民众被剥削压榨到一定程度后,势必会爆发。

  那么,到时再动手,将事半功倍。

  而这段期间,唐军也不会一直蹲在鸭绿水看戏。

  一边搜刮高句丽土特产之余,还能一边扶持高句丽内部某些势力。

  毕竟高句丽内部也是有派别的嘛。

  扶持一批打压一批。

  自古以来都是这么玩的。

  指不定都不用唐军打到平壤,哪天高句丽内部就有某些派系舔着脸跑来跟李积说,“李爸爸,这边走!”

  至于到底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谁也说不准。

  会当然最好,不会也无所谓。

  这并不影响李牧捞钱捞功德的脚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最新章节,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