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水村的村民其实老早就知道杜家两个儿子考上秀才了,都鼓着劲要给杜家人贺喜呢。

  只是杜家人在忙活酒楼的生意,一时半刻没有回来。这大家都理解。

  只是都翘首以盼,特别是几位族老,那都是兴奋异常啊。

  这他们村几十年了,终于又出了秀才,还是一下俩!

  这是多大的荣光啊!

  还是案首,没准以后就是状元,嘿,不能想,不能想,越想越激动,回头都要睡不着觉了。

  没错,这个时候就是这样,宗族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以前有的村子因为出了一个举人,就能将村子改为举人村。

  那十里八村的都是羡慕,甚至方圆百里都有名。

  所以啊,这读书人考中功名了,这对宗族来说,是非常好的事!

  要是村里有一个穷秀才,读不起书了,全村每家每户给他送点粮的都有。

  虽然李柏也是秀才功名,参加乡试有中举的可能,但是千水村人就没有那么激动了。

  说实话,他们虽然接纳了李家和林家,还有一起跟着他们逃荒过来的几家媳妇的娘家。

  大家都是千水村的,可实际上真有什么大事,还是原来柳树村的人,更容易抱团。

  不过这些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能慢慢融合的。

  而且如今大家生活在京郊,风调雨顺,吃得饱穿的暖。每天都乐呵呵的,倒是也没有什么大矛盾,各自安好。

  只是对于宗族来说,杜家出了两个秀才,他们是十分高兴的。

  等杜家人一回来,刚到村口,就有好多人围过来说着贺喜的话。

  甚至前里正李树和几位族老都早早地等在村口,这待遇,让杜老二都有些惊着了。

  连忙从马车上下来,拉着几位族老的手亲热地谈话。

  随后,杜星剑他们兄弟几个也都下来了,李月娘抱着杜幼菱也紧随其后。

  当然可想而知,杜鸿羽和杜清安被好多乡亲们拉着手,围在中间那是一个劲地夸啊!

  乡下人也不会很华丽的辞藻,那就是朴实的话,反过来调过去,重复地夸。

  “你看我就说,鸿羽和清安两个孩子从小就聪明,在老家的时候就考上童生了。这如今可不是,一下子就成了秀才老爷了!”

  “是啊,是啊,鸿羽和清安真是咱们村长的最俊,最有才华的两个孩子了!”

  “哎呀,鸿羽和清安他俩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秀才老爷了。要我说,咱村里的风水也真是好啊!”

  “哎呀,是啊是啊,主要是两个孩子也特别好!”

  ……

  这夸奖的话,像不要钱地往杜鸿羽和杜清安的耳朵里钻,弄的兄弟俩很有些不好意思。

  最后还是杜幼菱仗着人小,钻进了大叔大婶、大爷大妈的包围圈里,拽着两个哥哥的手,滑不溜秋地出了包围圈。

  救出了两个哥哥。

  其他大爷大妈大叔大婶,也都乐意看着兄妹几个一路逃回家。

  哎呀,现在还小,还是读书人,脸皮薄,真是不经夸啊哈哈。

  这边众人寒暄了一番,杜老二也趁机和大家说好,明日办席。

  “大家都早早来啊!都来啊!”

  “好好好,放心吧,里正,明天一早去!”

  ……

  杜家人回到了三进院,休整了一番,就开始为明天的流水席做准备。

  因为杜家准备办三天流水席,就不能给村里人借桌椅板凳了。毕竟人家家,也不能三天都不用啊,是吧。

  所以,杜老二直接从城里租了一批桌椅板凳,租五天,来回两天,中间流水席三天。

  租了三十套桌椅,总共600文,另要400文是押金。只要还回来的时候,座椅板凳没有磕坏的,押金全部返还。

  杜老二他们刚刚在家里安顿好,那边城里来送桌椅的铺子伙计就来了。

  也幸好杜家的院子大,将桌椅板凳就摆在前院,也放得下。

  前院也就是一进院,是长条形的,宽可以摆下两张桌子,还不影响人走动。

  长着左边摆下八桌,右面摆七桌。

  中间垂花门的位置,空出来一大块,正好可以供人来回走动,进出二进院和上菜。

  碗筷也都是和桌椅一起拿过来的,在城里铺子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洗干净了,放在干草里,和桌椅板凳一起用板车拉过来的。

  只是因为用干草防止摔坏,所以即使是干净的,也还是要再冲洗一遍的。

  而这个时候,千水村的各家各户,也都来帮忙了。

  毕竟,明后几天,他们都会来吃饭。

  村里都是这样,谁家办喜事弄席面,都是邻里来帮忙。

  许多男丁负责抬桌子摆凳子,女人们就负责冲洗碗筷,择菜等等。

  等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以后,也快要天黑了,杜老二和李月娘感谢着将乡亲们送走。

  ……

  第二天,天刚亮,从京城里就来了好几辆牛车。

  上面都是杜老二定的新鲜肉菜。拉过来,杜老二他们就可以做菜了。

  毕竟现在天热,东西不能放,更不能提前买回来。特别是肉,过了一夜,就不新鲜了。

  杜老二回来的时候,还从酒楼里带回来三个厨娘,也不影响酒楼的生意,从千水村又找了几个手艺好的大娘。

  这做饭的,切菜的,都不缺了。

  一个上午,杜老二带着几个儿子,在前院接待乡亲们。

  每人送的什么礼,这都是要写下来的,回头要还礼的。

  李月娘在二进院里,带着人一起忙碌饭菜。

  等到中午的时候,一盘盘凉盘和热菜就端上桌了。

  等各个桌都上满菜了,大家也都各自坐好了。

  这个时候杜老二站起来说了两句场面话。

  接着就是几位族老,对杜鸿羽和杜清安的勉励。

  然后大家伙再说些祝贺的话。

  最后杜老二端着酒杯,高声说:“大家开始吧。”

  这流水席就正式开始了。

  ……

  这流水席讲究的就是随便坐,随便吃,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桌上随时都有菜。

  这一次,杜家办流水席,整个千水村的人全来了。

  不用提李家和林家,这肯定要来。

  就是那几户村里媳妇的娘家,也都来了。

  毕竟流水席,就是第一天上门的时候,带着礼过来,之后就不用送礼了。

  从第一天的中午,一直到第三天的晚上,顿顿都可以过来吃。

  灶上一直有厨子,一直有人做菜,只要哪桌上有人,哪桌上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端上来一道菜。

  不仅是中午饭,晚饭也都可以在这吃。

  可以整整吃三天,只要是千水村的人,不管谁家,不管大人小孩,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都有菜。

  大人们吃完一顿饭,就会回家下地做农活和家务活,有自己的事干。

  还都会挑时间去厨房帮一下忙。

  小孩子们就自由多了!家里没有活,也不用去厨房帮什么忙。

  就是一群小孩一起玩,玩饿了就找一个有菜的桌子,一起比着吃。

  一边吃还一边说,这个四喜丸子好吃,这个凉拌木耳好吃,这个清蒸鱼好吃……

  吃饱了,一群小孩又跑到一边玩了。

  可以说,这几天,村里的孩子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现在千水村生活好了,也只是逢年过节能吃荤腥。

  一般人家,平常日子,都是窝窝头、干饼子、白粥,咸菜。加上地里自己种的菜,再用上猪油炒一盘。偶尔吃点鸡蛋,两三个月吃回荤腥,这就很不错了。

  能吃饱饭,这就是好日子!

  哪能又是鸡又是鱼,顿顿吃啊!

  这谁家办一次流水席,小孩子们能记住几年,实在是因为太快乐了!

  流水席办了三天,热热闹闹地结束了。

  杜家人还没走,村里就又有了好消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带五个哥哥所向披靡,逃荒有空间,带五个哥哥所向披靡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带五个哥哥所向披靡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