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之后经过双方几次接触。

  于五日之后。

  司马懿身着大魏官服、手持节杖只身来到吴营。

  看着吴营中军大帐之外的两排刀斧手。

  司马懿嘴角轻微一笑,没有丝毫犹豫,径直大步走向吴营。

  进入大帐。

  吴王孙权一身甲胄坐于正中案几之后。

  两侧分别坐着他吴国的文武谋臣、大将。

  谋臣一侧还好,武将一侧可能因最近双方正在交手,纷纷对来人怒目而视。

  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架势。

  司马懿毫不畏惧向前走上两步,于众人之侧对着孙权含首一躬算作行礼。

  “大魏天子使节见过吴王。”

  “大胆!”

  “即是使节,见我大王为何不跪?”

  这时一侧的凌封看到司马懿一手持节只是对着孙权轻轻躬了躬身,连手都没拱一下就算行礼。

  于是马上出言喊道。

  而孙权却未说话制止,只是双眼冷冷的看着司马懿。

  司马懿也是不慌不忙的看向凌封。

  “我为大魏天子特使,手持节杖代表的就是天子,吴王为我大魏所封异姓王,为我大魏天子之臣。”

  “岂有天子跪臣子之礼。”

  “这位将军,你太过激动了吧。”

  凌封大怒,可一时又不知以何言对之。

  司马懿说的没错,明份上孙权的吴王封号却是魏国天子所封。

  这样说来。

  孙权实为割据之诸侯,可名分之上还是曹睿的臣子。

  要不然你就别接受人家的封号。

  看到凌封哑火。

  孙权这才咳嗽一声说道。

  “不得无理,退下!”

  凌封这才回了座位。

  随之孙权笑着对司马懿说道。

  “孤以为魏国会派谁来与我军请和,没想到是司马仲达。”

  “今日所来不知仲达带来何种请和诚意,孤悉听之?”

  孙权说完就一脸戏谑的看司马懿。

  从礼法来说。

  孙权是大魏所封之吴王,要是天子使节奉诏而来,孙权也是要起身行礼接诏的。

  可孙权只是名份上是魏国臣子。

  实力却是一方诸侯。

  现在孙权与司马懿对话过程全是坐着。

  并有没起身的意思。

  而司马懿也不想计较这些。

  他只要维护住他大魏使节的颜面就可以,其他那些再较真也无用。

  司马懿说道。

  “在下纠正一点。”

  “不是请和。”

  孙权脸色一冷!

  “不是请和那你来做什么,不如就此回去你我大军接着厮杀,战场之上再见高下!”

  “正好我鞘中宝剑新磨,正愁无人能试其锋利!”

  司马懿却是说道。

  “吴王之宝剑是否锋利在下不知。”

  “可战场之上吴军手中兵器已钝,双方在这合肥战场之上再打下去,吴军必受重创,反而便宜别人。”

  “大胆司马懿,你敢如此轻视我军藐视我家大王,真当我军攻不下合肥吗。”

  司马懿看向那人有些嘲讽的说道。

  “这位将军。”

  “合肥城就在离此地不到一百里之处,你若有本事尽管率兵去攻,城池自己不会跑。”

  “只是几个月过去,合肥城上仍然竖立的是我大魏战旗!”

  “你……。”

  那战将愤怒抽也战刀。

  “本将军今日先杀了你这鸟特使,再带兵进攻。”

  说着就要向司马懿砍去。

  那刀就差几寸就要碰到司马懿身上。

  而丁奉等将赶忙上前拦住。

  面对那明晃晃的刀影。

  司马懿却是一点不惧的说道。

  “不是吗,在下如有一句不对,请将军指正!”

  “战场之上没有打赢,说其他也是无用,只逞口舌之快与军有何益处?”

  说着还对那战将礼貌的笑了笑。

  “够了!”

  此时孙权脸色已是铁青,猛的一拍案几大声喝斥道。

  那武将这才愤然收手。

  孙权起身对着司马懿说道。

  “司马仲达,你若是来取笑孤和孤的将军们,那现在就请马上离去,我们不必再谈。”

  司马懿没有走。

  “在下所说本为实情,没有嘲笑何人之意。”

  “只是在下一入军营就看到大帐两侧全是吴王布下之刀斧手,在进入军帐,见到吴王不到一刻时间,贵方就已有两位将军想对我动手。”

  “在下实在看不到吴王有和谈之诚意,这才出言反击。”

  孙权这才面色缓和一些,看向一旁的阚泽。

  阚泽随之对着刚才那想动粗的武将一摆手。

  那人愤然而出。

  阚泽对司马懿笑着说道。

  “武将性如烈火,双方又刚刚交战过。”

  “有些言语失当,司马特使不要见怪。”

  “只是……。”

  阚泽看着司马懿说道。

  “你方提出和谈让双方撤兵,我们也要向将士们交待才行,要不然将士们也必不会同意。”

  司马懿说道。

  “我方的和谈条件就是双方以现有的边界各自罢兵、各自收拢自己的伤兵,这就是要给吴王的交代。”

  “在下实不忍看着吴王与整个吴国被他人利用,这才进言我主大魏陛下,提出双方罢兵之事。”

  “如若不然与你们谈的就是我大魏兵马。”

  阚泽心想不出所料。

  现在魏军占据优势,司马懿的态度马上就强硬起来。

  再也不是在弘农与诸葛亮谈判之时那样。

  “我家吴王起重兵以应天命,没有什么利用之说。”

  “司马特使如此明显的挑唆我方与蜀汉的关系,恐怕太过明显了吧。”

  “噢!那敢问你家吴王与诸葛亮同时进攻我大魏。”

  “诸葛亮已得陇右、关中之地,而你家吴王举全国兵马北上除了死伤数万将士之外得到了什么?”

  司马懿看向孙权接着说道。

  “诸葛亮不光用兵诡诈,在利用对手之时也是做的天衣无缝!”

  “我想吴王应已得知诸葛亮与我大魏和谈之事。”

  “如真是盟友,诸葛亮为何留下吴王与我大魏死战,而他却带兵撤回了潼关之内休整待机。”

  “而那时吴王的大军还在合肥城下血战。”

  “敢问吴王这作何解释。”

  孙权说道。

  “我吴蜀双方自有消息传递,这个不劳你费心。”

  “我军与蜀军各行其事也好、同进同退也好,别人说的你魏国说不得!”

  司马懿看着孙权说道。

  “那在下请问,以商贾之道夺取各城之富人黄金之事,为何还有你吴国的七十城?”

  “伪汉在行此事之时就想过你们双方是盟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最新章节,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