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刘禅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接着,只见刘禅,再次望向诸葛亮。

  “相父,朕封您为北伐大都督,总领三十万大军,自潼关而出,击败魏军,一统天下!”

  说着,刘禅直接站起身来。

  对着诸葛亮,拱手真诚道:“相父,北伐大业,就拜托您了!”

  见到这一幕,诸葛亮也动容了。

  要说没有感动,那是假的。

  他自卧居茅庐开始,便一直想要一位好主公,能信任他的主公。

  自追随刘备起,他就感觉自己找对了主公。

  因为刘备真的很信任他。

  临终之前,还命他为托孤大臣。

  赋予了他至高无上的权力。

  而现在,刘备的儿子,也就是刘禅。

  同样是这么的信任他。

  所以,他真的不后悔辅佐刘禅。

  这样一个真诚礼贤下士的帝王,很是难得。

  虽然刘禅不成器,但是就是要辅佐这位不成器的帝王,成功的问鼎天下,建立万世之功业。

  “臣,诸葛亮领命,定不负陛下之托!”

  诸葛亮对着刘禅拱手一拜道。

  北伐的事情,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

  接着,刘禅又按照着诸葛亮的意思,封在潼关镇守的吴与为北伐副都督。

  田喻,也就是田庆之,那个双枪战神为北伐第一先锋大将。

  随后,又任命多名官员从军出征。

  至此,一切事宜皆已经定下。

  三十万大军,整军,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在下朝之后,诸葛亮,就把一切事宜,都安排下去。

  让大军尽快整军完毕,随时准备出征。

  这边如此进行着。

  却说另一边。

  此刻的函谷关内。

  曹真和司马懿所率领的五十万大军,早在前几天,就已经抵达这里来了。

  此刻,函谷关府衙内。

  曹真坐在主位之上,目视着两侧所有其他随军人员。

  函谷关,向西几十里,就是潼关了。

  函谷关的城防,以及地势,其实还是很好的。

  虽然比不上天下第一关的潼关。

  但是,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城关了。

  其实,他们俩,差就差在,潼关是无路可绕。

  而函谷关,还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去 。

  如此一来,当然就比不上潼关了。

  因为,函谷关能绕过去,那就意味着,想要成功的守住,就必须要分兵,然后互为犄角之势,以此来牵制敌军。

  不然的话,一旦被绕后,那对于函谷关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的存在。

  “诸位,此次出征,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否?”曹真对着众人问道。

  “现在,有十万大军已经抵达。”

  “总共六十万大军。”

  为什么不是五十万大军呢?

  这就是他们率军赶到这里之后,为什么好几天过去了,都没有动静。

  其实,就是为了等待这十万大军。

  兵力越多,战胜的把握,就越高。

  这十万大军,正是曹睿下令,紧急召集的。

  中原地带人口那么多,想要召集一些有武力基础的将士,太简单不过了。

  那些曾经被打散的队伍,很多,其实都回到了老家。

  然后现在又被重新征调来了。

  十万大军,打过仗,有武力基础的。

  已经算是极限了。

  当然,后续还有很多兵力。

  只不过,都是新兵蛋子,这些还不能立马投入到战场之中。

  让他们加入,在曹真看来,一点用处都没有。

  没打过仗,那就意味着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一旦上战场之后,见到密密麻麻的敌军。

  那心理防线,肯定会崩溃。

  到时候溃败而逃,那影响到的,将是整个三军所有将士们。

  所以,应曹真的要求。

  让许褚这个顶级老将,在许昌城训练。

  以此,来为此次的开战,输送源源不断的兵力支持。

  听到曹真的话。

  两侧的文武,都陷入了沉思。

  随即,就有一名将领出声说道:“大将军,此次,我们屯兵于函谷关。”

  “优势,其实不会太大。”

  “因为函谷关,不似潼关那般,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在下建议应当,从长计议,不该草草出兵。”

  “等到我们完全制定好,此次的仗,该如何打,才能出兵。”

  听到那名将领的话,曹真觉得有道理。

  其实,他本来的战略意向,就是要一步一步来。

  拼国力,其实蜀军是比他们强。

  但是在这个年代。

  打仗,就是打的人口。

  他们中原地带,人口众多。

  拼消耗的话,不一定就会比蜀国差多少。

  而拼经济的话,同理。

  在这个时代,人们只要能有口饱饭吃,那就满足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红薯和土豆的引入,已经改善了魏国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也就是那么几年罢了。

  百姓还是那个思想。

  只要能吃饱饭就行。

  所以说,拼经济的话,他们只要保证国内的百姓们,能有口红薯吃就行了。

  其他的,都不用管。

  也不用担心民怨沸腾,生出内乱。

  最多的就是,国内的男女比例失调。

  因为战争,都是要死很多男人的。

  而这一点,还不足以让平民因此造反。

  因为这种事情,还达不到平民的底线。

  身为魏国的顶层人物。

  曹真他们太清楚百姓们的底线在哪里了。

  只有一个,那就吃食。

  当没有吃的,百姓们,才会迫于无奈的出来造反。

  因为已经饿疯了。

  所以说,他们现在没有后顾之忧了。

  这也是曹真之所以,敢接下这场仗的原因。

  因为他能从中,看到一丝能赢的希望。

  哪怕只是一点点,那也是有。

  既然有 那就有可能会赢。

  反正,就算不打,他们魏国也迟早要亡。

  而开战,还有一丝赢面。

  同样,曹睿也是看到这一点,才义无反顾的支持曹真西征。

  司马懿也是如此。

  他们三个人,都是顶级的聪明人,看待问题,自然要比其他朝臣要理智多了。

  接着,曹真看向司马懿。

  他知道,在场的,其实真正能对这场战争作出战略性建议的。

  就只有司马懿一个人了。

  其他人的统帅能力,都不行,率领单独一支军队,还行。

  让他们去统率,还真的是不太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开局先取西川,三国:开局先取西川最新章节,三国:开局先取西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