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如李嗣业和张辽等猛将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江夏地区水系发达,作战必依赖舟船。

  注意到文聘投来的自信目光,张易对他说道,“仲业信心满满啊!”

  众人都看向文聘并微笑。

  文聘并未感到局促,而是大方地点了点头,“主公给属下那本书已经仔细研究过了。

  在各种船只的帮助下,黄祖麾下的水军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

  “主公只需等待末将在水面击败黄祖的消息。”

  “不错!”

  张易赞同道,但随即警告说,“有斗志固然是好事,但也千万不要轻视敌人。”

  想起曹军在赤壁惨败的经历,他也警惕不要重蹈覆辙。

  “属下明白了!”

  文聘脸微红,显然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自满。

  “主公!水上交锋应当优先考虑弓箭的作用,”

  黄忠跨前一步说,“末下愿意率朱雀军与玄武军合作,由仲业指挥。”

  黄忠所率领的朱雀军均为善射的好手。

  “汉升所言极是,”

  张易点头附和,“本来我也准备这么安排。

  白虎和朱雀两军中善于射箭的人士加上玄武军共有四万,全归于仲业麾下。

  等到上岸之后再各自返回本部。”

  “末将遵命!”

  黄忠、赵云等人依次响应,拱手敬礼,表示领命。

  “江夏战线,我将亲自率兵出征,刘伯温则作为随军军师!”

  张易坚定地宣布。

  “上一次南阳由文长驻守,这一次应该换个人了。

  仁贵,你留下继续负责镇守南阳吧。

  其一要提防袁术,其二也要注意武关的安全,具体如何部署就全权交给你来处理。”

  张易继续说。

  魏延听了这番话,终于松了一口气。

  上一次参与联军讨伐董卓时,张易让他留在后方,结果连续几个月都只有对付山贼,现在终于有机会跟随出征荆州了。

  “这次即将出兵,即便我们有皇上的圣旨为凭,但我们已经和刘表约定不相侵扰,若是此时突然发兵,恐怕会有损我们的一贯形象。”

  张易略显无奈地说。

  说到这儿,他的脸颊微微发红——之前承诺互不侵犯实际上只是为了争取时间。

  荀彧等人没有取笑张易,而是经过片刻思索后站了出来。

  “主公不必过多在意这些,用兵打仗之时,暂时休战随时再起兵实属正常。”

  “主公名义上是荆州牧,谁也没法干涉您对领地的处理。”

  “您可以先写一封信告知刘景升,表明南阳事务已经理顺,问他何时准备交还荆州;如果他不回应或拒绝交还,我们可以向天下公布他的过失,以此为开战的理由。”

  紧接着荀攸笑着补充道,“叔父所言极是,除此之外我还有个建议——我们可以派遣一些‘死间’。”

  当他说出“死间”

  二字时,满堂的人都感到一丝寒意,接着李元芳进言。

  刚刚回来的他被问道对面江岸是否有蔡家的人驻扎。

  “玄武军建立在长江对面引起了襄阳方面的忧虑,所以派了蔡家的蔡中、蔡和驻守此地,说是派兵实则为了监视。”

  “那请问蔡氏兄弟的性格如何?是否容易动怒?”

  荀攸又追问孙乾。

  “禀军师,这两人我确实见过几次,确实才能有限却志气很高,性情残暴凶戾。”

  孙乾回答。

  于是荀攸满意地道,“主公可以安排几个死间前往对岸声称拜访亲友,并且故意激起他们不满。

  这二人性格暴戾必定不会容忍,会出手 ** 这些人。”

  “之后我们会致信刘表,要求处死这两个监查者,为无辜百姓昭雪冤屈!”

  听完荀攸计划后,张易心领神会,“至于如何选派死间的细节问题... 这种特殊任务,李统领更合适去执行吧,无论采取恐吓还是 ** 都可以交由他全权负责。”

  “元芳,你听见了吗?”

  张易问道。

  李元芳恭敬地回应道:“主公放心,属下立即就去办理。”

  当张易离去后,荀彧和其他人也相继离开了大堂。

  他们需要详细商讨运输多少粮草和军备,以及攻打策略与后续治理方案。

  这都是他们亟需筹备的事项。

  片刻之后,张易环视了一下空荡的大堂,随即起身对旁边的典韦说道:“山君,走吧,我们去求贤馆看看,最近是否有新的人才到来。”

  典韦立刻拿起双戟跟随其后,十几名侍卫紧紧护送在侧。

  一行人快步朝着求贤馆进发。

  ---

  宛城城门外的公告牌前停着一辆牛车。

  车内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拉着路过的老者不断询问:“大哥,这南阳真的像传言中那么好吗?”

  老者看向牛车上询问的老妇及她身边大约三十来岁强壮的汉子。

  男子目光犀利,身旁木板上横放着两柄沉重的大铁戟和一张黑弓,并散布着一些带着磨损痕迹的箭矢,箭头还带有血迹斑斑的痕迹。

  这两柄铁戟几乎可以媲美护卫营统领所使用的兵器。

  “当然好啊,大姐!”

  老者回应说,“咱这里的百姓过得绝对是最舒服的。”

  听完这席话,那老妇频频点头,然而旁边的男人表情未见太多变化,似乎早已经听闻许多类似的评价。

  “母亲,自从进入南阳以来,你一直都在打听这里的情况,”

  男子笑着抱怨道。

  “活了一大把年纪了,我从未见过一个地方如此重视百姓,难免会有疑问。”

  妇人解释说。

  “我们就在这儿安顿下来吧,不再去扬州了。

  听说张太守是一代明君,留在这里是明智之选。”

  儿子沉思片刻后决定道。

  老妇像是读懂了儿子心中所想,安慰他说:“我们知道扬州刺史刘繇对有恩,等你以后有能力了自然会报答他,但不必非要去那里效力。

  如今青州 ** 频繁,生存不易;而在南阳这片净土可以安心生活。

  天下太平后再回东莱吧。”

  女子畅享未来的同时,她的儿子注视着城墙公告上显着的《求贤令》。

  老人刚才也提到只要有能力,在求贤馆定能找到一官半职的机会。

  “娘,不如让孩儿前往求贤馆一试,若这张易真的是位明主,帮他成就一番大事以早日平定四方。

  这样咱们娘俩就能早点回到故乡东莱了。”

  “但愿我还活着能看到那一天吧。”

  老夫人笑着说了一些自嘲的话,那汉子一听着急了:“娘,您这说的是哪里话!”

  “等我把您安顿好,就去求贤馆看看。

  凭着我的武艺,一定能谋个官职。”

  “刚才那位老人家说,医学院的张仲景院长会帮南阳的文武官员及其家属看病调理。”

  “到时候我带您去找他瞧一瞧,调理好身子,一定可以看到天下太平的日子!”

  两人说着便乘坐牛车前往一栋宅院,那是准备出售的房子。

  “主公!”

  这时张易也来到了求贤馆门前,今日当班的是郭攸之。

  “攸之,有没有什么人才到来?”

  张易拍了拍郭攸之的肩膀,笑着问。

  “主公,确实有不少人来,但其中有些人是欺世盗名之辈。”

  郭攸之沉思了一下说,“伯温先生和文若先生已经整理了名单,并上报上去,这些人中多数被安排担任刀笔吏或百夫长。”

  “现在求贤馆里有文人72人,武人38人,正在等待伯温先生和鹏举将军考核评分。”

  考核结果将决定他们能在南阳军中担任的官职。

  张易扫视了一圈,发现这些人虽然有一定的武艺,但也只是普普通通。

  但他坚持来了就不轻易放弃的原则,哪怕这些人的武艺只比普通士兵强些,只要背景调查没问题,张易基本都留了下来。

  “把这一批的名单拿给我看看。”

  张易道。

  郭攸之连忙到案前拿了一份册子交给张易。

  张易接过后便仔细翻看,里面的人名对他来说全是陌生人,直到他看到了最后一页。

  看到那熟悉的一个人名时,他微微扬起了眉毛。

  “甘宁,字兴霸,巴郡人士。

  早年曾为盗匪,被称为锦帆贼。”

  张易朗读完对甘宁的介绍后说道。

  郭攸之连忙点头:“主公,这甘宁勇武异常,历次来报名的人中数甘宁最厉害。

  只是主公您向来重视品德,我不知道该不该录用他,所以在名单中特地作了批注。”

  “本打算请示主公,谁知主公今天自己就来了。”

  张易微笑着点了点头。

  想到这位甘宁甘兴霸,他心中暗喜——水军正缺一位出色的先锋大将!

  像文聘性格沉稳且精通兵法,作为水军统帅非常适合;但是冲锋陷阵似乎并不在他所擅长之列。

  此次出征江夏,张易原本想委派荆州长大的黄忠和魏延担任先锋。

  但此刻有了甘宁这样陆地、水上都极为勇猛的武将再好不过。

  “甘宁,我要留下你!”

  张易合上册子问,“甘宁在哪里?”

  “主公,所有人都被安置在后院。”

  郭攸之道。

  “把这些前来应征的三十多个武人都带到演武场,我要亲自进行考核和分配官职!”

  张易说罢转身离去。

  郭攸之的动作迅速,立即前往后院,叫醒了正在休息的人们,并宣布即将进行考核。

  “不是说岳飞将军没空,要等两天之后才能考核吗?”

  人群中有人大惑不解地问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最新章节,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