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煌 第两百九十七章 苟合

小说:秦煌 作者:游梦到西洲 更新时间:2025-01-13 20:02:55 源网站:宝书网
  河南地,九原城。

  百年前,赵国国力衰弱,不只同大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大将被擒,城池被占,甚至连毗邻的中山国这样的小国都敢肆意侵扰。

  同时,因为赵国的地理位置其实跟秦国差不多。

  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

  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这些游牧民族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眼见赵国不是被大国蚕食吞并,就是被塞外蛮夷烧杀,赵武灵王痛定思痛,遂在赵国国内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

  所谓“胡服骑射”,就是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赵国军力大盛。

  向东,大军横扫中山等小国,成功将这些小国并入赵国领土。

  向西,把林胡、楼烦逐至鄂尔多斯高原和黄河河套以南地区,与其隔黄河相望;

  向北,把匈奴逐阳山以北地区,与其隔山对峙,并在所占领的阳山以东土地上设立了云中郡。

  为了防备山北的匈奴对云中郡的反攻,赵国沿阳山开始修筑赵国长城。

  同时,赵国又在各个沟通山北的山口修筑了屯军和防御用的城障,并在其中最大的山口南部修建了一座较大的城郭,即是九原城。

  九原城扼守阳山和阴山山口,毗邻德水(黄河),易守难攻。

  赵国在九原城中屯有重兵,使之成为赵国在其西北部的军事重镇,有效地保障了云中郡北部地区的平安。

  在大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因为赵国亡国,本就占据德水以南河南地的匈奴人,趁机跨国德水占据九原城。

  上郡之战,驻守河南地的匈奴右贤王呼衍野都部一战尽没,蒙恬十五万大军在河南地如入无人之境,时隔十余年后重新将九原城占据。

  占据九原城这个军事要塞后,蒙恬就准备以九原城为中心,在德水南北两岸寻要地修筑城池,阻挡可能卷土重来的匈奴人,以彻底的占据河南地这块膏腴之地。

  自四月蒙恬到达河南地,到如今已经过去两月有余。

  除了本就是军事要塞的九原城北修缮一新扩大了一圈外,蒙恬还在九原城东西两翼、德水南岸各自修筑了四座城池。

  上郡之战,嬴高下令坑杀了四万余的驭马之士,剩余老弱妇孺差不多还有五六万人。

  加上自肤施来的五万多因为匈奴人此次劫掠而无家可归的上郡百姓,以及在河南地俘虏的万余来不及跑路的匈奴人,已经足够蒙恬驱使,

  更何况蒙恬还带了十万大军前来。

  所以,如今四座城池已经都是初具雏形。

  这四座城池,跟九原城同在德水北岸的两座惩治距离九原城尽皆都是不到三十里。

  德水南岸的两座城池,则是跟九原城隔河遥遥相望。

  四座城池正中心则是九原城。

  蒙恬打算等到这四座城池全部修筑完毕后,再以这五座城池为据点,逐步延伸,直至彻底的断绝匈奴人进入河南地的通道。

  修缮一新的九原城城头,穿着长袍的蒙恬负手而立,看着远处滚滚东去的德水以及对岸隐约可见的城池轮廓,脸上却是没有丝毫志得意满之态,反而一脸担忧之色。

  因为从月初开始,就不断的有匈奴游骑越过阴山出现在德水北岸窥视。

  同时德水南岸同样也有小股的月氏游骑四处乱窜,甚至一度接近了南岸修筑的两座城池。

  对匈奴人会出现,蒙恬早有预料,让他没想到的是,月氏人竟然也开始在河南地冒头。

  这些年,月氏人在陇西郡吃了几次大亏,再加之陇西长城修筑完毕,月氏人知道讨不了好,很少再犯境。

  在此时此景下,匈奴人和月氏人同时出现在河南地,由不得蒙恬不多想。

  月氏人有可能和匈奴人苟合了。

  当初收到嬴高来信提醒蒙恬注意有可能匈奴和月氏人勾结图谋河南地时,蒙恬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要知道,匈奴人和月氏人为了河南地,可是连脑浆都快打出来了。

  最后匈奴人取胜,河南地就成了匈奴人的禁脔。

  些许秦人靠近河南地或许匈奴还不会直接动手,但是只要发现月氏人,匈奴人哪怕把马腿跑断,都要将觊觎河南地的月氏人斩尽杀绝,

  就是这样的血海深仇,两族竟然还能勾结,不怪蒙恬惊讶。

  换做秦人,要么匈奴亡族,要么大秦亡国,绝无第二条路可走。

  犬戎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显然嬴高来信的提醒成真了。

  五座城池,除了九原城外,其余四座城池也只是初具规模,城墙高不过丈许,没有任何的守城器械。

  而他手中仅有不过十万步卒,把所有的斥候算上,骑兵不过两千余人。

  如果仅是匈奴来袭,仅只这十万步卒,蒙恬自然有把握固守,甚至战而胜之。

  可是再加上月氏人一起,蒙恬还没自大到那种程度,能够在草原上同时面对数倍与己的塞外蛮夷骑兵。

  放弃四座还没修筑好的城池,固守九原城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可是九原城并不是很大,十万大军加上五万上郡来的老秦百姓以及被俘虏的十余万匈奴老弱妇孺,就是差不多三十万人。

  三十万人,就已经足够把不大的九原城塞的满满当当。

  更不要说每日里的人吃马嚼,耗费的粮草都是个天文数字。

  先前之所以没有粮草之忧,除了匈奴人的牛羊可以食用外,每隔三日都会有一批粮草自上郡运到九原城。

  一旦跟匈奴和月氏开战,粮草自然不可能再运送过来。

  昨天蒙恬已经盘点过九原城内存储的粮食,加上匈奴人的那些牛羊,即便是再省吃俭用,也不过能维持三十余万人半月之用。

  这些并不是蒙恬最担心的,甚至连那四座还没修筑好的城池被匈奴人都摧毁,也算不得什么。

  蒙恬最担心的就是,一旦匈奴人和月氏人在九原城久攻不下,会直接南下侵入上郡。

  上郡在两个多月前刚刚经历匈奴人的洗劫。

  适时血战,三万余驻守上郡的士伍,仅剩不到七千余人,且皆是人人带伤。

  而李信正押送包括东胡王在内的一干东胡贵族在回返上郡的途中。

  辛胜则是统帅大军镇守辽西郡,收拢东胡剩余的各族生民。

  对李信和辛胜能兵不血刃的将东胡王庭一网打尽,委实是出乎蒙恬的意料。

  但是也正因此,将李信和辛胜这两支有可能帮他的兵力都给绑住了。

  辛胜不说,为了防备俘虏的十余万东胡降卒的作乱,李信将东胡王庭上至东胡王下至东胡百骑长在内的所有但凡能够影响东胡俘虏的贵族全部打包,带到上郡。

  留在辽西的东胡俘虏,全部被分散,众多东胡部族俘虏混杂在辽西郡治阳乐四周看押,准备由各郡抽调兵力分批押送来河南地,筑城。

  蒙恬接到李信信函的时候,他才刚刚从辽西郡准备回返。

  带着这许多人,即便李信麾下都是骑兵,如今怕是顶多过了上谷郡。

  所以,现在做为河南地大后方的上郡,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空虚。

  一旦匈奴和月氏人南下,现在的兵力空虚的肤施城怕是守不住多少日。

  好在上郡有长城扼守要道,经过两月前匈奴入境之后,蒙恬就下令驻守长城的士卒严加看守。

  倒不至于再发生上次那般突然被匈奴人突破长城进入上郡境内的事情。

  可是一旦匈奴和月氏铁了心,想要再次跨越长城,并不太难。

  毕竟长城委实太长,能够驻守多少兵卒?想要攻击,哪里都可以。

  即便点燃告警的烽火,上郡如此空虚,又能有何用?

  想到这里,蒙恬重重将手按在城头青砖上,心中已是有了决断。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匈奴和月氏人再次进入大秦境内。

  城门处,十余个骑士风尘仆仆疾驰而入。

  很快,一身戎装的李由就上了城墙,来到蒙恬身后,躬身行礼:“大将军。”

  “哦,李都尉,斥候可都遣了出去?可有发现?”

  蒙恬刚刚看到李由进城,头也不回的问道。

  “回大将军,所有斥候都已经撒了出去,如今百里内,除了少数匈奴和月氏游骑外,暂未发现两族大队人马。”

  李由缓了口气应道。

  四月初大婚之后,李由不过在咸阳呆了半月,就离开咸阳赶到了九原城。

  对此蒙恬并没有说什么,李斯都没反对,他这个大将军更不会多嘴。

  “筑城的匈奴人可有异动?”

  蒙恬点点头继续道。

  筑城的除了五万多跟随大军前来河南地的上郡百姓外,还有十余万匈奴俘虏。

  蒙恬到了河南地后,又收拢了万余不愿意离开河南地牧场的匈奴精壮。

  所以如今九原城周围,仅仅是匈奴人的数量已经跟他麾下的大军差不多了。

  其实最先发现月氏人的,还是放牧的匈奴人。

  那些普通匈奴牧民,大多都是知道月氏和匈奴人只见的血海深仇的,甚至有些人还杀过月氏人。

  这些匈奴人自然担心,当初他们用在月氏人身上的手段,落到自己头上,所以赶紧禀报了蒙恬。

  而随着匈奴游骑的出现,筑城的匈奴俘虏营地中已经隐有波澜生。

  这个时候,蒙恬自然担心这些匈奴人有所异动,以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昨日夜里处死了数十个欲要逃亡的匈奴人,末将已经命匈奴人不得放牧,一应牲畜已开始往九原城汇聚。”

  李由语气极为平静,那数十个匈奴人都是他看着斩杀的。

  蒙恬相信他,除了他自己的百骑亲卫外,剩余两千余人的斥候,全部都交给李由统领。

  李由这几天更是亲自出营探查敌情,危险是危险了些,但是李由却甘之如饴。

  “自今日起,筑城之事暂缓,将所有士伍、筑城之民以及匈奴人,全部聚与九原城,加固城防。”

  听到蒙恬这话,李由不由一愣。

  现在匈奴人和月氏人只是出现了少许游骑,并没有大军出动的迹象。

  这个时候就将所有人都收拢在九原城,短时间还行,时间久了,仅仅粮草就是个巨大的问题。

  “喏。”

  不过李由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疑惑,而是很干脆的应道。

  见到李由如此,蒙恬点点头。

  “两族不会等到吾等将四城筑成,长则数日短则旬月,两族大军必至,

  吾给汝三万步卒,五百斥候,今日汝就率军离开九原回返上郡,

  并着公孙易即日起将上郡之粮尽皆运往云中,再由云中运抵九原。”

  “大将军……”

  李由听到蒙恬这话,不由出声道。

  云中就在九原城后方,距离九原城三百里,虽说粮草从上郡绕道云中,距离远了一大截,但是却极为安全。

  可是李由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将自己遣到上郡。

  “吾并非因汝是公主夫婿而如此,太子尚且擎旗冲阵,汝之性命比之太子如何?”

  蒙恬打断李由的话,沉声道。

  他知道李由以为自己如此安排是为了保护他性命,所以将李由安排到后方较为安全的肤施。

  “上郡空虚,汝此去三万人中,一万士伍交给公孙易驻守肤施,

  另两万士伍五百斥候汝亲自统领,驻守上郡长城,若是长城有失,汝……提头来见。”

  “喏。”

  李由并没有说什么人在城在那些表决心的话,只是重重的应道。

  “吾会抽调云中、雁门两郡士伍来援,若是匈奴和月氏来犯,吾会全力将两族大军拖在九原城,

  然匈奴和月氏两族尽皆都是骑兵,河南地可暂失,而上郡不可失,汝之责比吾更重,切记。

  若是事急,汝可请公孙易抽调上郡驻军来援,必不可让两族骑兵踏足上郡半步!”

  蒙恬上前拍了拍李由的肩膀,沉声道。

  有七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在手,又由九原城这等坚城可依,对守住九原城蒙恬丝毫不担心。

  唯一要担心的也就是上郡。

  为了不被匈奴人和月氏人牵着鼻子走,蒙恬只能未雨绸缪,先考虑防守。

  事实上,若真是两族想要再次突入上郡,李由将要面临的压力要远比蒙恬大的多。

  不过这些只是暂时的。

  待到李信到达云中,那时候需要担心的就是匈奴人和月氏人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煌,秦煌最新章节,秦煌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