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煌 第两百四十章 家奴

小说:秦煌 作者:游梦到西洲 更新时间:2025-01-13 20:02:55 源网站:宝书网
  听到这里,嬴高已经心中大概有数了。

  在大秦没有统一六国前,除了大秦外,其余六国的商业活动都远远要比大秦要繁荣。

  商业,在关中之地是粗鄙之业;商人,在关中的地位,也不过是比家奴高上那么一点罢了。

  耕田重地的农夫,都要比商人的地位要来的高。

  东周的洛邑、齐国的临淄,都是当时天下闻名的商业中心。

  秦国商业的没落,自然跟秦国的国策有关,重农抑商嘛。

  但是在秦国一统六国之后,始皇帝对六国遗族都基本没有动过屠刀,更不要说那些巨商大贾们了。

  而始皇帝迁移六国富户到咸阳关中等地,除了将天下财富聚与关中外,同样也使得在六国之地极为繁荣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关中盛行。

  影响,都是相互的。

  关中之地商业极为薄弱,巴清和乌氏倮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闻名的巨商大贾,实则还是沾了始皇帝的光。

  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始皇帝的座上宾的,更不要说是商人了。

  通俗点说,巴清和乌氏倮两人,就类似后世那红顶商人的模版。

  真要论经济实力,原六国之地的商贾们,其实不逊色与巴氏和乌氏的可是不少。

  而巴清和乌氏倮两家,真正经营的主业都比较单一。

  巴氏以朱砂,乌氏以皮革牲畜。

  其余如药材、金玉等物,巴氏和乌氏也是这两年才刚刚涉足。

  可是社会生活中需要的岂止是这两样?

  所以,如今大秦的商行和商会,基本上都还是以原六国之地的商贾们为主。

  也就是那些来自原六国之地的商贾们在操纵。

  这时候,嬴高突然想起来,始皇帝在兰池遇刺之后,关中之地的粮价从区区三十钱一石陡然飙升到五百钱一石。

  这其中,正是出自那些六国商贾组建的商行和商会的手笔。

  如果不是始皇帝果断的大赏天下,并且自咸阳的三大国仓中调集大量粮食来平抑粮价,

  关中之地,上至权贵下至百姓,可都是会被那些囤积居奇的六国商贾们,狠狠收割一波。

  虽说那些投机的六国粮商们,在关中粮价那一场商战中一败涂地,损失不少,可是怕是对他们真正的伤害极低。

  底子在那呢。

  现在廉波和管季等人说,商行和商会从来没说过用半两钱来买卖商货,算是提醒了嬴高。

  看来,年初粮价飙升那件事,显然是不能单独看待了。

  李斯等人虽说挫败了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们,可是却没有穷追不舍一网打尽。

  这其中除了李斯等人没有将那些六国之地的粮商们放在眼里外,更多的怕是如今大秦朝堂上玩弄政治的大拿,一抓一把,懂得经济的怕是根本没有。

  经济或许说的有些宏大了些,就说商事,朝中怕是也没多少人懂,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这固然跟大秦的重农抑商的国策有关,更多的却是认知的局限。

  来自六国的商贾们,利用组建的商行、商会,掌握了许多的社会资源。

  控制着除关中之地外,大秦各式各样、各行各业的商业网络。

  囤积居奇,低买高卖,收刮大量的财富。

  但是却跟大秦朝廷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对经商苛以重税,秦律上是如此说的,可是事实是,没有完备的体系,所谓的重税只不过是各城各地随机收取,多少随心。

  以至于大量的财富其实都是落到那些商人手中,对国家却是没有任何益处。

  没有益处,大秦上下自然对商事毫不热心。

  而在那些六国商贾的背后,若说没有贼心不死的六国遗族的影子,打死嬴高也不信。

  大秦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这些举措,可是跟商事息息相关的。

  如果那些六国出身的商贾们,在商事上利用自身组织的优势坚持以货易货而不使用大秦铸造的半两钱这般故意从中作梗,秦制想要真正推行大秦全国,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那汝等为何不直接寻收受半两钱的商行来买卖呢?”

  嬴高有些不死心,总有会收半两钱的商行吧,巴氏和乌氏呢?

  “都是如此这般啊。”

  “巴氏和乌氏的商行也是如此?”

  嬴高对施乐招招手,示意施乐过来。

  施乐连忙屁颠屁颠的赶来。

  “施乐,乌氏对商货买卖也都是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

  “回公子,乌氏商铺对关中之地的商贾自是以半两钱买卖,可是对关中之外的商贾们,

  乌氏大多都是同商行和商会交易商货,那些商会和商行坚持以货易货,乌氏……”

  施乐老老实实的说道。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嬴高只要想知道,随便找人问上一问就一清二楚。

  不止乌氏如此,巴氏也同样如此。

  那些脑袋一根筋的商行和商会们坚持要如此,可是乌氏和巴氏想要将商货贩卖到东方诸郡,也只得如此。

  这时嬴高发现,廉波和好几个行商都是一脸惊讶的看着躬身对坐在地上的嬴高说话的施乐。

  看起来,廉波和那几个行商都是认得施乐的?

  “诸位莫非认得施乐?”

  “回小公子话,小人曾经有幸跟随商行中人去过咸阳市的乌氏商铺,远远见过施乐掌柜数次。”

  廉波这时跟嬴高说话的口吻,显然要比之前恭敬了许多。

  “廉兄恕罪,施乐记性实是不好,公子可是呵斥施乐数次了。”

  施乐听到廉波这话,上下打量了廉波几眼,笑着躬身一礼赔罪道。

  廉波只是个小小的行商,哪怕是有个小商队,不过人数三五人的商队简直是多如过江之鲫。

  先前的施乐可是大秦巨商乌氏在咸阳市内的大掌柜。

  迎来送往可都是各个商行、商会的头面人物,又怎么可能认识廉波这样一个小人物。

  可是,谁让这廉波此刻正跟太子团团坐吃肉肉喝酒酒呢,他却只能在旁边候着。

  就算廉波是个五刑之徒,只要能跟太子坐一起,都不是他这个曾经的乌氏大掌柜能够怠慢的。

  “大掌柜言重了言重了……”

  廉波慌忙起身避开施乐这一礼,然后对这施乐深深一揖到地。

  此刻,廉波心中已经是惊骇无比了。

  因为天黑,再加上施乐一直和嬴山、乌曼候在一侧,嬴高没叫,根本不敢过来凑热闹,所以廉波等一众行商都没有见到施乐的正脸。

  此刻,嬴高叫施乐过来说话,施乐靠近了篝火,廉波等人才认出施乐。

  乌氏在咸阳市商铺的大掌柜,这可是往日里他们这些行商根本不可能见到的人,更不要说还能说上话了。

  可是,如今这乌氏商铺的大掌柜,此刻在这小公子面前,仿若家奴一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就连乌氏的主人乌氏倮,怕是也做不到如此吧?

  毕竟,像施乐这种已经做到大掌柜位置上的人,在外面通常都是颇有声名的。

  哪怕是做个掌柜,同商行的主家,也只是合作关系,而不会是仆役这样的关系。

  会经营之道的经商之才,在如今可是极其匮乏,每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掌柜可都是宝贝。

  倒是有点类似后世那些职业经理人的样式了。

  施乐这个乌氏商铺的大掌柜,即便是离开乌氏,进入任何一个商行或者商会,也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行商眼中的大人物,此刻却是如家仆般对着一直跟自己等粗鄙之人坐在一起喝酒的小公子恭敬无比。

  而且这恭敬,显然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敷衍。

  这点儿眼光廉波自认还是有的。

  那么,豪爽的拿出酒水、肉食热情的跟着自己这些粗鄙之人饮酒吃肉的小公子,该是何等身份?

  廉波有些细思极恐。

  “都是熟人,那敢情好了,施乐汝也坐下。”

  嬴高没想道施乐竟然在行商中还颇有名气,拍拍身侧的草地,示意施乐坐下。

  施乐惶惶然的先是对着嬴高躬身深深一礼,然后再团团对着篝火边的一众行商打了个揖,才满怀激动的小心翼翼坐下。

  篝火边的一众行商,先前或许有些人并不认识施乐,可是听廉波说的话,此刻也都知晓了施乐的身份。

  见到施乐这样的商界大人物给自己等人行礼,无不慌忙起身,齐齐对着施乐行礼。

  完了之后才心中惴惴的坐下。

  所有人,此刻都在心中都知道,施乐这般人物能对自己这些粗鄙的行商如此礼遇,不过是看在那笑容一直和熙的小公子面上。

  那么这小公子到底是何等人物?

  仅仅先前所见,这小公子豪爽大气,身份定然尊贵无比,可是这等人,怎会亲自出来走南闯北的售卖商货?

  这样的贵公子,不应该是在族中每日里学学文,斗鸡遛狗吗?

  哪能受的了这行商风餐露宿、餐风饮露之苦?

  委实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啊。

  随着施乐坐下,一众行商都在暗自揣测着嬴高身份,篝火边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沉寂。

  开始他们能跟嬴高肆无忌惮的饮酒吃肉,随便吹牛打屁,是因为他们都以为嬴高是咸阳某个跟秦时明月有关系的大商贾中的旁系子弟。

  因为族中缘故,才无奈的带着一些家奴出走咸阳带着商队行走各处售卖商货。

  可是如今得知前乌氏商铺的大掌柜施乐都在这商队中,而且简直是如这小公子的家奴般,一众行商们哪还敢跟之前那般随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煌,秦煌最新章节,秦煌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