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场朗诵,到请出历史人物“司马迁”,再到人物回忆,最后完美落幕。

  这一系列便是节目的全部流程。

  当最后的帷幕遮盖了观众的视线,泪水也成了模糊的另一种因素,让人看不清屏幕前的画面。

  不知不觉中,节目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这一个多小时毫不察觉!

  所有人都感觉好像刚开始收看节目一样。

  但看到这里,

  其实大家的心里也都清楚,第一期的节目要进入尾声了。

  按照提前发布的节目安排,一期节目的总时长大概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是时候该收尾了!

  黑暗中,

  陈明一身黑衣缓步上台,他的眼角同样饱含泪花。

  这种浓郁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感强烈到了极致,这也是为什么陈明会建议创办这么一档节目的原因。

  它真的很有意义!

  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弘扬古文化,传播历史,还让观众从这些现场表演中深受启发,学到不一样的东西。

  这种内核的东西,让观众觉得这档节目既好看,又好哭。

  陈明重新走上舞台。

  顷刻间,舞台正上方的灯光直直打了下来,将陈明和跪伏在地的“司马迁”包裹其中。

  仔细看去,“司马迁”匍匐于地的身体还在颤抖,似乎在啜泣。

  陈明席地而坐,接触到冰凉的舞台,心中却火热异常。

  “先生。”

  陈明喊了一声。

  “司马迁”缓缓抬头,面前已经没有了父亲的踪迹。

  他踉跄着站起身来,发丝不整,面色疲惫,但眼神中光芒却前所未有的强烈。

  陈明跟着站了起来。

  “父亲托我重任,司马迁必当呕心沥血,不辱父志。”

  “陈先生,这一拜,您当受之!”

  说完,“司马迁”对着陈明恭敬下跪。

  这一次,陈明再想拦,却没有拦住。

  用一种现代的方式来完成古人的遗愿,应该是一种非常新奇的方式。

  观众心里知道这是演的。

  舞台上的“司马迁”和“司马谈”也不可能是真的古人。

  他们只是表演者而已。

  但这一场表演,实在是太精彩,太生动了。

  即便是看电视剧、电影都没有看的如此出神过。

  跪拜完,

  “司马迁”缓缓起身,朝着舞台的后方走去。

  那是他的书房。

  节目一开始出现的房间画面,便是“司马迁”的房间。

  了却了遗憾,“司马迁”的心中已无苦闷。

  观众看到他的背影满是洒脱和慷慨。

  如此伟人!

  应当是民族的大运。

  陈明没有跟着“司马迁”往后走去,而是朝着他的背影微微躬身:“送先生。”

  陈明的一句送先生,让无数弹幕跟着打出这句话。

  此刻,舞台上的黑幕彻底落下。

  而在观众的视角中,舞台上又出现了一圈黑色的涟漪,这一圈涟漪将“司马迁”的身影淡化开来,逐渐消失。

  最后,舞台上只剩下陈明一人。

  消失的书籍重新重现。

  一本本泛黄色的书籍从陈明的身边飞过,直到一本书停在了陈明的身边,缓缓翻开。

  这本书的书名:《史记》。

  作者:司马迁。

  这本书的大部分编撰内容都是司马迁一人完成的,而他的父亲司马谈提出了编撰《史记》的想法,但没有执笔太多。

  所以,这本书的作者署名只有司马迁一人。

  就在此时,

  陈明大声喊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言: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同一时间,

  舞台的上方出现一个巨大的卷轴。

  陈明念出的这句话,被一字一句的撰写在上面。

  不仅如此,

  这句古言的后面,还有非常清楚的现代文解释。

  此句译为:那些能实际去做事的人未必能高谈阔论,能高谈阔论的人未必就是脚踏实地做事的人。

  陈明没有念现代文解释,而是让观众自己用五到十秒的时间去读。

  十秒之后,

  书籍合起,卷轴上的文字也渐渐消失。

  陈明站在舞台的正中间,对着镜头再次鞠躬:“与君共勉。”

  话音刚落,

  现场响起了国家声乐队的乐曲声。

  原本黑白分明的光线阴影被一开始的金黄色冲散,重新变回一开场时的恢宏和浩大。

  镜头越来越远!

  舞台两边的帷幕也从两边向中间合起,未过不久,陈明的身影便隐藏到了帷幕后。

  电视屏幕中。

  画面变成了充满历史沉淀感的六个大字:典籍里的华国。

  第一期节目圆满结束。

  陈明站在舞台上停顿了很久。

  直到耳麦中,祝平安在喊他的名字时,陈明才回过神来。

  陈明直起身子,面前已经没有了镜头。

  后台处。

  很多人都在热烈的鼓掌。

  仔细看去,之前在舞台上扮演少年版的“司马迁”、中年版的“司马迁”以及“司马谈”三人也在鼓掌的行列中。

  陈明不由笑了起来。

  主持这么一档节目,很有成就感。

  比他拍几部电视剧的成就感还要高上不少。

  尤其是,

  他还能和这么多国家一级演员合作,实在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祝平安走上舞台,节目录制已经结束,他可以随便上台了。

  “陈明,很不错!”

  “我就说你小子绝对能行!”

  祝平安一脸满意的搂着陈明的肩膀头,笑的很开心。

  说实话,

  祝平安之前当过很多年的除夕晚会总导演,但能够像今天这么高兴的场合,还是第一次。

  陈明挠了挠头:“我就是主持而已,其他三位老师才是真的辛苦了。”

  现场看了一场精彩的话剧表演!

  陈明觉得自己打开了话剧的新大门。

  其实,

  话剧这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只要表演的人足够的投入,那现场话剧就相当于把屏幕后和观众的距离感无限缩小了。

  当然,

  话剧对表演者的要求更高。

  因为和观众的距离感缩小了,就会让人更加的紧张。

  以前在剧组拍戏,可能看你表演的人只有剧组的内部人员;但话剧就不一样了,观众就在舞台下。

  况且,拍戏可以ng重拍,话剧不行。

  从这一点来说,

  应当向这些话剧演员致敬。

  他们用台下十年功,来演绎台上的表演,属实不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请叫我顶流巨星陈明,请叫我顶流巨星陈明最新章节,请叫我顶流巨星陈明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