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 第270章 大别山根据地

小说:明末争雄 作者:如梦观影 更新时间:2025-03-25 06:09:42 源网站:宝书网
  这两日流寇肆虐南直,官府的兵力都集中去了东面,西边的宿松、太湖自然就薄弱了。

  谭青云跑出去抢了一把,陈吉发到的时候,他刚刚带着队伍回来,喜气洋洋,收获颇丰。

  “生意不错呀。”陈吉发同他打趣,“又是哪个倒霉蛋?”

  “宿松北面的豪绅,姓齐,去年底代收的税银还存在仓里没运走呢,我们去了趟,搞回来八百多两现银,粮草有两千多担,都原地分了。”

  “嗯,土豪劣绅,搜刮太过的要打,不过根基还是在山里。要团结这些绿林好汉,组织山民、流民和难民进山开荒种地。”

  “这事情做着呢,铁头每日在外面联系。不过最近北边又来了两拨人,这两日正在争地,在天堂镇那边斗了几回。”

  天堂镇就是后世的岳西县,清朝在天堂镇设立了天堂巡检司,民国二十四年置岳西县。

  现在,天堂镇属于潜山县管辖,是从池州方向进入大别山后最大的城镇,有较为丰富的耕地和水资源。

  陈吉发点头示意知晓,随谭青云进了山寨。

  这位山大王当得挺自在,把寨子里装饰的和江夏合作社的值房差不多,里面好些个家具都是江夏合作社生产的。

  “你这花了不少钱呀!”

  “嗨,就这点念想了。还不知道啥时候回去。俺娃娃在大冶上学,就隔着一条江,却也难得去看看。”

  “这倒是,你们这些人最辛苦。不过这件事也必须要做,不然的话,留这么多流寇散落在山里,我不放心。若是大家都有了地,安顿下来,就会人心思定,再给点好的条件,就会愿意听话了。”

  “是这个道理。去年帮潘龙英的队伍的队伍打跑了来犯的左金王贺锦,还帮他们补了农具种子,现在潘龙英有啥风吹草动就来找俺。现在他也有了二百来人,又给他补了三十条土铳,如今潘家坳那边基本不用操心,有陕西人来了也打不过他。”

  两人正聊着天,铁头李顺来从外面回来,见到陈吉发,先高兴的叫了声“公子吉祥!”

  “哟,吃挺好,长壮实了。”

  “哈哈,主要是整日陪着那群山大王喝酒吃肉,不长胖太难了。”

  “坐吧。讲讲山里情况。”

  铁头听话的坐下,为陈吉发介绍大别山这一年的工作情况。

  “先前黄州之战的时候,我们结识的那些士绅,如今是农会开展工作的骨干。以九资河为中心,北面是蔡家,有六个村子,两千多人参与,在山上修了两座大寨子,如有河南来的流寇,就上山避祸。东边是崔家,有十一个村子,将近四千人,设置了南北两路哨点,一共四个寨子,预警就上山。不过他们实力很强,壮丁多,流寇在山中不敢与他们正面相碰。南面是汪家,他们实力最弱,只有两个村子,五百人不到,我们帮他们修了一座寨子,不过平时用不着,那边对着蕲州,主要是监视官军。西面是万家,那户人家本来就是马帮,万老爷有四个兄弟,五个老兄弟下面足足有二十多个小伙子,万家在他们带领下搞定了周围的四个村子,一共有千把人,农会去做工作的时候一开始还不太配合,不过我们把进山的补给生意给了他们,时间久了态度也就软化了,再说他们本也不在乎种地的事情,农会便将农耕的事情都接管了。”

  这是九资河以及周边的农会势力的情况,这么看,以九资河为中心,合作社能调动的力量大概是一千五百左右的民壮,不到一万的人口。

  讲完了自家的情况,铁头又讲起了同盟的情况。

  “现在本地原本就有的山贼和河南的溃兵同咱们关系好些,那些陕西来的很难沟通。霍山方向的‘巡山鹰’潘龙英是我们最主要扶持的对象。他占着潘家坳的地利,手里有二百多脱产的土匪,悍勇不畏死,管辖范围内有两个镇子,三千多人,绝大多数是青壮,拼命的时候男女都上阵,能拉出近两千人的队伍。”

  “东南潜山方向如今有三股人马,其中一股是罗汝才留下的部曲,首领叫做‘李孩儿’,号称二万人,其实男女老弱都算上,满打满算不过三千出头。另一个是革左五营中的“革里眼”贺一龙,这家伙比较强悍,之前那个左金王贺锦被潘龙英撵走之后,两家合营,占了天堂镇,现在有六千多人,能打的至少二千人。最后一股是个女的,人称‘邢红娘’,是俺们河南老乡,去年底刚刚来的,我们接触了两回,那娘们性子烈,听口音是汝州的,死活不愿意同咱们合营,还骂俺们是官府的走狗,娘的!不过,她实力挺强的,手下男女老幼大概有七千多人,大概不到三千能打的,盘踞在温泉镇,与那李孩儿、革里眼争斗不休。”

  “西北商城县方向有股贼匪,最为恶劣,经常下山到商城、光州、麻城打家劫舍,是老回回留下的部曲,领军的称‘乱世王’,叫蔺养成,也是号称二万,实际上只有三四百的马匪,剩下都是裹挟的本地土匪,总共大概一千人。其他还有些小到几十人的山寨头人,他们对谁占领大别山没有想法,只要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就行,我们对他们主要就是以通商、帮扶为主。”

  李铁头这一年来进步不小,让陈吉发刮目相看。

  “讲的挺清楚呀!你自己总结的?”

  “哪能?”李铁头抓了抓头发,冲外面挥了挥手,进来个圆脸小个子的少年。

  “俺兄弟,李金科。”

  “小人见过公子。”

  “无需多礼。行啊,铁头也有秘书了。”

  “当不得、当不得。真兄弟。金科他爹是俺们原本的千户,俺算是千户的家丁,从小同金科一起长大的,后来千户大人战殁,俺就与金科跟着谭大哥难逃。到了大冶之后,金科进学堂进修了半年,去年底过来,招募了几个账房,帮俺们搞民政,今年春还要筹建大别山学堂。”

  陈吉发都不知道学会已经将工作做到这个地步了,事实上,现在因为摊子太大,他又经常不在,合作社的很多决策,都是熊韵芝临时召集几个会长开会确定的,只有非常重大的事情才会向他报告。

  “不错呀,后生可畏。大别山这里基础薄弱,无论是农业还是工商业,注定都是发展滞后的,因此教育会成为这里孩子们成长、成才不多的出路。希望你们把这个学堂办好。”

  李金科腼腆的点了点头。

  “公子放心,有谭大哥、铁头哥支持,小的在山里做事很方便,一定完成好社里交代的任务。”

  陈吉发在九资河待了两天,与谭青云手下的队官都逐一谈话,检查了夜校,又走访了本地的土着居民,听取他们对合作社的意见。

  大多数情况是好的,但也有些投诉,比方说有个老婆婆说是自家的房子冬天被雪压垮了,合作社承诺了来修,但过完年还没有落实;还有个老农民投诉,说是自家的女儿被河南兵拐跑了,如今也没下聘礼,让自己白白亏了个女儿。

  陈吉发将这两件投诉交给谭青云,后者立刻承诺要严肃惩处。

  “你知道啥情况吗?直接就惩处?”

  “啊?公子不是说争取民心最重要吗?”

  “老婆婆的心是民心,难道雇员的心就不是民心?那个老农的心是民心,他女儿的心就不是民心?”陈吉发笑道,“看问题不要片面,若是两人有矛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因为怕麻烦就息事宁人。争取人心的工作最重要是公允,而不是怕人闹事。若是主事人怕麻烦,懒政,不求公允,但求息事宁人,那不是在争取民心,而是在背离民心。这两件事交给你,等我拜访了各位山大王回来的时候,给我答复。”

  谭青云连忙应了,布置人去查。

  陈吉发则带着部队,在铁头李顺来的向导下,进山与各村各寨的话事人见面。

  由于黄州之战的良好基础,以及合作社农会在山里的推广,陈吉发在合作社范围内的士绅村落都得到了很好的接待。

  正好正月里刚刚过完年,乡民们准备了腊肉米粑烈酒,与陈吉发的队伍畅饮联欢。

  这里面还有小插曲,两个士兵因为喝多了,与同桌的乡民壮丁打了起来。

  后来,陈吉发训斥了这两个糊涂蛋,让他们去道歉,赔礼。

  结果,当地的族长也带着打架的壮丁来赔礼道歉。

  两方一看,既然大家不是故意的,那便就此揭过,一笑泯恩仇。

  最后,两个糊涂蛋给山民壮丁留下了一套兵器作为赔罪,山民壮丁给两人回赠了新猎到的野兔,双方便又开心得意起来,甚至还成了好朋友,互相吹嘘彼此身手了得,有机会再切磋云云。

  还有个士兵长得很帅,山里的姑娘泼辣大胆,总是逗弄他。

  可能是山里姑娘大多黝黑粗壮,不太符合他的审美,一开始能忍得住。

  结果到了崔家的地盘上,崔氏旁支有个丫头长得水灵,对他含情脉脉,喝多了酒后,两人忍不住钻了小树林。

  第二日,崔家人敲锣打鼓把姑娘送到了营地,陈吉发尴尬的很,捏着鼻子给了二十两银子做聘礼,算是替那混小子把人娶了。

  回头就立刻召开会议,再三强调军纪,如果看上民女,可以请本地合作社上门说媒,但严禁苟合。

  那傻小子被打了二十大板,留在当地关禁闭五天。

  后来,负责看守他的人说,崔家丫头听说了此事,每天都来照顾那傻小子,好好的军法处罚变成了病休谈恋爱,让陈吉发哭笑不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争雄,明末争雄最新章节,明末争雄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