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烟云 第24章 姥姥的智慧

小说:锦城烟云 作者:金江隐士 更新时间:2025-01-13 01:00:37 源网站:宝书网
  姥姥胡莲,是胡家最重要的人物。

  姥姥今年63岁,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沧桑的皱纹,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仍然乐观自信。

  胡莲和他的丈夫何正明,解放前在文庙街卖布匹,同时给有钱人家做马褂旗袍,是远近闻名的裁缝。

  裁缝,兼顾设计和制作,同时又要引领时尚和潮流,需要许多艺术气质。

  老成都一些精美的服装,就是出自胡莲之手。

  胡莲经历过解放前炮火连天的战乱年代,体会过那个时代的艰苦。能活下来,并把女儿抚养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

  解放后,国家很强大,但时局也不稳定。胡莲谨小慎微地过着日子。

  丈夫何正明去世时,胡莲才四十来岁。女儿也已经长大成人,随后成家立业。

  胡莲以为,女儿胡思敏活不过十岁。胡思敏却长大成人了。

  胡莲以为,丈夫何正明会和自己白头到老。何正明却早早死了。

  胡莲非常知足。二十年来,她一个人乐观而坚强地生活过来。

  换句话说,胡莲从四十岁开始,守了二十几年活寡。

  胡家小院,以前非常气派,地处文庙街和桂花巷交汇处,属于“丁字拐”地段。

  文庙街这边,有两间宽大的门面,桂花巷那边,也有两间宽大的门面。

  大门位于文庙街一侧,非常有气势。

  胡家布铺,就占了文庙街这边的两间宽大的门面。门面之上有两层木架子楼。

  二楼是裁缝间,要做衣服的顾客,都要上楼来,选款式,量尺寸。三楼用来住宿。

  在公有制改造之前,胡莲审时度势,她跟丈夫何正明商量后,下了最大的决心,忍痛把胡家祖宗留下来的产业胡家布铺的门店和库存布匹捐献给了市人民政府。

  胡家捐献给人民政府的,是位于文庙街一侧的房屋,包括两间宽大的门面,以及二楼、三楼的房屋。这是胡家最好的房屋。

  文庙街上的房屋捐献给人民政府后,胡家从院子中间,砌了一堵隔墙。房屋一分为二,胡家住在位于桂花巷这边的房屋里。

  胡家把位于桂花巷这边的两间铺面关闭了,其中一间改造成了大门。

  胡莲不再向人们展示她的手艺。有街坊邻居,或者是亲戚朋友委托,她才肯给他们做衣服。

  后来,科学技术发达了,衣服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了,胡莲曾经引以自豪的技艺,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慢慢地,胡莲也就心安理得了。

  但是,人总得生存。要生存,总得有些生存的技能。胡莲因此就在热闹的地方卖起了香烟、瓜子、汽水。

  胡家捐献给人民政府的位于文庙街一侧的房屋,最初用作革命委员会驻地,后来成为区邮电局。再后来,划归百货公司,一楼到三楼都成为商店。

  商店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胡莲跟商店里的售货员都非常熟悉。有的商品,比如暖壶、面盆、茶缸、手表、钢笔,电筒、电池等,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得到的。

  一些群众,有了需求,一时又买不到,只要找到胡莲这里,她都会及时跟售货员沟通协调,满足群众意愿。

  在文庙街上,胡莲的人缘非常好。她乐于助人,别人也时常关照着她。

  这些年,胡家过得还算顺利。没有什么人骚扰他们,没有什么人为难他们。

  对女儿女婿,胡莲是放心的。胡家人丁不旺的短板,在女儿女婿这里给补上了。

  女婿周国顺,当医生,从事的是积德的职业,群众口碑非常好。逢年过节,还有患者家属往家里送东西,对周国顺的精心治疗表示感谢。

  女儿从事编导工作,也不得罪人。

  如今,外孙胡志华要上清华大学了,根本不用胡莲担心。

  最不上进的外孙胡志强,胡莲正慢慢引导他,如何在社会最底层谋生。

  胡莲从1959年起,就在大礼堂、工农兵电影院、工人文化宫卖香烟、瓜子、花生、汽水等小东西。

  在解放前,这样的职业受尽各种屈辱,被人看不起。新中国成立后,倡导职业不分贵贱,人人平等。

  社会和谐了,不再有地痞流氓敲竹杠。

  胡思敏和周国顺有稳定体面的工作,工资收入足以维持全家人的所有开销。

  但胡莲依然起早贪黑,到闹市卖小东西。她不但自己不放弃,还潜移默化,把胡志强也带进来。胡莲自然有她的考虑。

  因为,不卖不知道。卖这些小玩意儿,竟然能够支撑起一个家庭。

  就胡家而言,女儿胡思敏当编导,从事的是艺术工作。女婿周国顺当医生,从事的是技术工作。姥姥胡莲卖小东西,从事的是商业工作。

  胡家在胡莲的统领下,一年比一年好。唯一闹心的,就是胡志强的顽皮。

  胡莲经常对胡思敏和周国顺说:“顽皮,是男孩子的天性,谁年青时候没有顽皮过?叛逆,同样是青春期孩子的天性,谁年青时候没有叛逆过?”

  胡思敏和周国顺,都不以为然。他们都是事业型的人。

  胡思敏对母亲说:“妈,胡志强这孩子,可能是小时候我们太宽容,没舍得打他,娇惯出来的。”

  胡莲摇摇头,她知道,教育子女,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胡家小院里,厚重温馨。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胡莲在负责。平时买菜,也是胡莲在负责。

  胡思敏和周国顺,每月给母亲30元钱,算是全家人的生活费。

  胡家小院里的蜂窝煤炉,永远燃着,不曾熄灭。胡家三个八磅暖瓶里,永远有开水。

  胡家厨房里,总是放着一个泡菜坛子,一个豆瓣坛子。里面装着胡莲自己制作的泡菜和豆瓣。

  家,有很深刻的内涵。胡家小院,有着深厚的烟火气息。胡莲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许多。

  但她的女儿和女婿,似乎并没有觉察到。

  胡莲其实在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梦想。她想在有生之年,能把自己家捐赠出去的文庙街上的那幢房屋,给赎回来。

  家庭观念,是每个中国人都看得很重的东西。传宗接代,是为了延续家庭的香火和血脉。

  家庭的荣耀,更需要维护和发扬。祖宗留下的家业,不能在自己手里败光。

  胡莲虽然是一个女流之辈,但她招了上门女婿,把胡家家业发扬光大,是她的责任。

  随着年龄增长,胡莲经常梦见去世二十多年的丈夫何正明。

  不过,胡莲又听到了闹心的事,街坊告诉她,胡志强又惹事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锦城烟云,锦城烟云最新章节,锦城烟云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