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雨过后,连着一星期都是大晴天。

  粮食基本上都晒干了。

  这几天,顾娇娇每天都往山上跑,对于囤粮食,她格外热情。

  这一星期,她家的地窖,都快被她堆满了。

  前两天冷渊去县城寄稿件,顾娇娇让他看看有没有卖瓦罐和大缸的。

  冷渊也是有本事,不知道从那个渠道买的,不要票,就是价格非常贵。

  他买了两口二百斤容量的大缸,一口八块,花了十六。

  还有两口三百多斤的大缸,一口十块,花了二十。

  四口缸花了三十六。

  还有七八个四五十斤到二三十斤不等的瓦罐。

  一共花了七十。

  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为了不引人怀疑。

  冷渊先让人从小路送过来,上面盖着稻草,一点都看不出来。

  等天黑以后从后门送进来,那些人也习惯了,晚上又抹黑走了。

  幸好没让人看到,不然他们家又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尽管这些东西贵,可也值得。

  有了这些东西,顾娇娇从山上带的蘑菇,晒干的晒干,做成腌菜的做成腌菜。

  她知道村子里面还会做大酱,她也准备做点。

  除了这些,顾娇娇还腌了一大缸酸笋。

  还有酸豆角。

  笋是山上挖的。

  豆角是自留地种的。

  每个人二分自留地名额,可以自己种菜。

  因为很多人家都吃不饱饭,所以大部分村民都会在自留地种点粮食。

  玉米、地瓜、土地、黄豆什么的,也算是有些收成,除此之外还会重点白菜萝卜冬天腌菜吃。

  冷渊没种那些。

  顾娇娇就决定去找赵大娘买一些白菜萝卜。

  一大早,顾娇娇起来,冷渊已经出门了。

  他学校开学了,家里没有自行车,冷渊要早上五点做牛车去乡里公社。

  顾娇娇那时还在睡着,男人没舍得吵她。

  早上起来,发现锅里还闻着饭菜。

  冷渊有个好习惯,只要早起,就会做好饭,帮她温着。

  对此顾娇娇很是满意。

  吃了饭收拾好,就去赵大娘家了。

  青山大队分为坡上、坡下,各一百多户人家,整个大队,一共将近三百户人家,算是大村落。

  赵大娘家就住在坡上。

  顾娇娇走了半个小时,才到赵大娘家。

  赵大娘正坐在院子里面给一大家子洗衣服,看到顾娇娇过来,心中很是高兴,立刻照顾顾娇娇坐下。

  顾娇娇也没客气,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说了来意:“婶子,我家自留地每种白菜萝卜,我想腌点酸菜,就想跟你买点。”

  赵大娘闻言,立刻开口:“买什么,我到时候给你们送点就好了。”

  顾娇娇赶忙拒绝:“婶子,我要的可不少,您送给我自己可就没得吃了,而且我也要送人的。”

  “我按照市场价购买二百斤白菜,一百斤胡萝卜,二百斤白萝卜,你看有吗?”

  赵大娘是个勤俭的,平日里也节省。

  今年她种的白菜不少,见顾娇娇要的确实多,就答应卖给她了。

  “行,我今天就把白菜和萝卜收拾好,下午让铁柱给你送过去。”

  “不过白萝卜和胡萝卜没有那么多,各有五十斤。”

  她也要腌点咸菜,冬天吃。

  顾娇娇早就有心理准备,当下开口:“婶子,你有多少就给我多少,剩下的,你要是有交好的婶子,可以帮我介绍一下。”

  顾娇娇下乡不久,名声又差,大家恨不得离她远远地。

  这么久,也就跟赵家关系还可以。

  赵大娘直接应了下来。

  “好,我帮你问问,到时候让铁柱都给你送过去。”

  赵家也是有板车的。

  整个大队,只有赵家,老陈头家,村支书家,还有大队长家有板车。

  顾娇娇说了事情,又在赵大娘家歇了一会,就回去了。

  刚从赵大娘家出来,远远地看到老陈头赶着牛车向这边走过来。

  顾娇娇奇怪。

  平日里牛车只有在不忙的时候才会去县城,可现在农忙,不少收了黄豆的都排着队等老陈头家的牛给拉磨呢!

  按说这个时候,牛车是不去县城。

  顾娇娇也只是奇怪了一下,就要离开。

  牛车这时也到了大路上,正好从顾娇娇眼前经过。

  隔着十来米远的距离,顾娇娇清楚地看到了牛车上的人,当看清那人的模样,顿时产生了一种宿命的感觉。

  村长的女儿,许温婉回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娇气包穿书靠糙汉苟活,娇气包穿书靠糙汉苟活最新章节,娇气包穿书靠糙汉苟活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