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三十文钱拍在了冯老头的胸口,冯老头紧紧抓着门框才站稳,缓缓收起铜钱,一句话不说,转身将破旧的木门狠狠关上。

  已经走到院子中央的王源将两人的对话尽收耳底,却不耽误打量这家。

  地方挺大,主要都是院子,起了两套房,空地还不少。

  但哪哪都体现了一个字,那就是“穷”,尤其前排的旧房子和后排的新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穷和福的鲜明对比!

  旧房子又低又矮,门窗上的木头全都开裂,腐朽的感觉一股一阵大风就能断裂。

  院子够大,院门一边开成菜地,整理的整整齐齐,不知种了什么,反正目前光秃秃的。

  另一边应该是个鸡圈,树枝围成的,地面上是沙土,鸡槽也干干净净的,应该是准备着养鸡的。

  还有个柴房,柴房里半空着,存放了不多的柴火,都是手指粗细的树枝。

  土墙上靠立着很多东西,砍柴的柴刀、绳子、农具、草鞋等等,什么都有,就是没见着炊烟。

  这时正是吃晚饭的时候。王源看着低着头挪着步子进来的冯老头主动开口道:

  “老人家打扰了,我就住一夜,明日一早就走。这是两顿饭钱,你收好。”

  说着递给冯老头一把铜钱,冯老头有点愣神,却下意识地将铜钱捧住不敢让掉地上。

  抬眸看着眼前一派温和的王源道:“何故再给钱?钱刚已经给过借宿费了。”

  王源笑容不变道:“那是借宿费,我二人年轻力壮的,饭量都大,还要麻烦老人家多给准备点儿饭食。”

  什么?饭钱?

  冯老头震惊的抬头,连后背都直了些。

  这么多年,自家房子说好了不外借的,可没了儿子,自己一个土埋到脖子的老家伙带着一家子,说话都没底气。

  儿媳妇不是个泼辣的,生了四个孙女才得了孙子,在家都不爱抬头说话,更别说外边的人了。

  只有少给的,哪有多给的?

  也就是家里的大孙女和二孙女还算硬气,既能将家里的事情做好,还能顾着地里的活。

  只是耽误了亲事,直到几年前小孙子中了秀才,才被冯老头硬是嫁了出去,只是嫁的没多好。

  目前家里的两个孙女也早到了说亲的年龄,可儿媳妇立不起来,这两个小孙女性子也是软和性子,婚事完全被村长拿捏了。

  小孙子不放心,已经拒绝了几次村长提的人选。村长也不敢太过强硬,毕竟冯骥才有秀才功名了,虽然没靠山,可整日混迹在茂县,据说同窗都是县令的亲戚,谁知道哪一日就入了贵人的眼了。

  再说那小子也不是一点儿名气也没有,口碑还是有那么点的。

  据说那小子的老师挺看重他的,课业做的也不错。

  村长忌惮孙子三分,所以才能才保住了自家这一亩三分地,可多余的那是真没有。

  地里的庄稼交完税也就一家人将将吃个五六分饱。骥才的赶考盘缠是怎么都凑不齐的。

  所以对于钱刚三不五时塞来的几个人,虽然不愿意,但好歹能挣个几十文,也算个贴补。

  可每次被塞过来的这些看上去人模人样的学子,基本上最后都被茂县令给请走了。

  至于是好事还是坏事,以冯老头几十年和村长一家同住一个村的了解,八成没好事。

  不过,冯老头连自己家都顾不上,能多那个嘴?

  可今天这书生居然如此友善,还给了额外的饭钱。

  冯老头木着手,将一枚枚铜钱数了一遍,居然有三十八文!

  三十八文那得吃些啥好东西?

  冯老头转身往屋里走去,大声喊着,不知是激动还是急切,声音都有些劈叉:“儿媳妇,快做饭!把过年留下的腊肉煮上!”

  三十八文呢,明日就能去集市上抓几只小鸡仔养起来了!

  一个妇人在屋内应了声,忙忙跑出来,见到王源 又缩回了半个身子:“爹,今儿没下地,真做饭啊?”

  冯老头没看他,朝着屋里喊:“三丫、四丫,快帮你们娘做饭,熬一锅糊糊,多放点儿野菜。”

  王源较有兴致地看着突然之间热闹起来的院子,连听到菜糊糊也没有多余的表情,自顾找了个小板凳坐了下来,这样的生活自己熟。

  冯老头一阵吩咐,完了后一转头看到王源主仆两个居然惬意的坐在院中,看着自家光秃秃的院子看的兴致勃勃。

  冯老头挠了挠头,读书人的脑子和庄稼人长得就是不一样。

  眼睛盯着王源一身浅蓝色的锦袍看了又看,这就是书生袍吗?

  真好看,不知道骥才穿上是啥样?

  王源和阿十静静地坐着,早春天气,日落后温度降得很快,可看着这主仆二人好像一点都不惧傍晚的寒凉,让简陋的小院一下子亮彩起来了。

  冯老头看着看着,一错眼,仿佛看到了自家孙子就这样坐着,褪去了浮躁,从容地坐于天地间,突然就觉的鼻根发酸。

  “骥才……”

  王源转头,笑着问:“老人家家里也有个我这么大的孙儿?”

  冯老头叫出了口一下子就回神了,也慌了,这可是唐突贵人了。连忙道歉道:

  “公子莫怪,老头一时眼花,将你看成了我那孙子,他可没有公子这样的风采,若哪一天能若公子这般、这般……”

  冯老头词穷了,本来就没读过书,一词穷就更急了,一双粗糙的大手隔空将王源划拉来划拉去的,就是说不出话来。

  王源笑了,多朴实的老人啊。

  “老人家莫急,你那孙儿也是读书人?”

  冯老头终于能说了,赶紧道:“是啊是啊,我那不成器的孙儿今年十八了,两年前中了秀才,可老汉没能耐,供不起他去书院读书,至今没着没落的,只会惹祸。”

  说着,就撩着袖子擦眼睛。王源笑了一下,时下说起自家儿孙鲜有夸奖的,出口的莫不是“孽子”就是“犬子”的,如冯老头这样的说法,已经表示这孙儿是个十分出息、且被长辈看好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古代当太傅,回到古代当太傅最新章节,回到古代当太傅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