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盐商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黄豆大小的汗珠顺着额角滚滚而落。

  他抖着手,开始一左一右的扇着自己的耳光。

  “小的言语有失,还请殿下恕罪,请殿下恕罪!”

  不管李盐商和谁合作,他也不过是一介草民,在岑明澈面前不过蝼蚁。

  哪怕甄应嘉再怎么觉得岑明澈乳臭未干,看轻与他,他也是实实在在的大乾三皇子,看起来很受宠,奉皇命,游幸江南。

  只要岑明澈一个藐视皇家的罪名,就能直接要了他的命,抄了他的家。

  说实话,要是岑明澈真起了心收拾他,用的力气不会比托起一粒草芥更多。

  岑明澈慢悠悠坐下,看着李盐商一左一右的扇着自己的耳光。

  为了让岑明澈满意,李盐商丝毫没有留手。

  等他扇了自己十几个耳光以后,岑明澈才放下茶杯。

  “李先生何必如此呢?来,快坐,喝茶。”

  李盐商一说一动,战战兢兢的站起来,在旁边坐下,抖着手端起茶盏,喝了一大口茶。

  茶水很热,李盐商嘴里已经破了,被热茶一激,越加疼痛。

  可李盐商脸上一点不对劲都不敢露出来。

  “李先生假如有心,便为我找几个扬州菜做得好的厨子吧。扬州菜,还是挺合我口味的。”

  岑明澈照样笑眯眯的看着李盐商。

  李盐商的两颊已经又红又肿,而且看着还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做什么表情都很吃力。

  一听岑明澈这话,李盐商心里先松了口气。

  划下道儿来就好办,如果三殿下还让他猜,那他可就要更慌了。

  “是,是,能得殿下的喜欢,也是这些菜的荣幸。”

  目送李盐商狼狈离开,岑明澈轻嗤一声。

  “盯着他,想办法拿到李家和甄家往来的账本。”

  鲁向阳从阴影里走出来,应了一声“是”,又消失在了阴影里。

  “甄家……”

  “呵,甄家!”

  岑明澈心里清楚,无论查到什么,只要甄家老太太还活着,皇帝就必然给他们家一个面子。

  不过,甄家老太太已经八十多了,还能活多久呢?

  他那位好父皇,又能活多久呢?

  岑明澈又想起了临行前,皇帝的密旨。

  “原本,甄家是朕放在江南的眼睛。”

  “但是近几年,甄家闹得越来越不像样了。”

  “你此去江南,帮我好好看看,江南的情况如何。”

  岑明澈也知道,这件事皇帝不会单纯交给他一个人来做,皇帝派给他的侍卫中说不准就有暗探。

  况且,他的好父皇啊,不光是要观察江南甄家如何,怕是也要观察他如何吧。

  要么说伴君如伴虎呢。

  父皇父皇,却是先“皇”后“父”啊。

  不过,这甄家,确实是藉着父皇的信任,就将这江南一带,划做了自己的地盘啊。

  至于这个李盐商……

  盐商本来就没几个老实的,和甄家合作的,必定尤甚。

  很多盐商,不仅会买卖官盐,还照样会买卖私盐。

  这种行为怎么操作呢?

  首先,不管通过什么关系,有了拿到盐引的资格,再直接拿银子去买,比方说,买了十万斤盐的盐引。

  然后,再拿着这个,去盐场提盐。

  根深蒂固的盐商这时候就开始发力了。

  他从盐场,不光会提出原本的那十万斤盐,还会用远低于官方价格的钱,再从盐官手里买一批盐来。

  然后,两批盐放在一起,运输买卖。

  但这其中,只有一部分是经过了官府的“官盐”,还有一部分,就是私自买卖的“私盐”。

  但有了盐引这块遮羞布,就能将那批私盐隐藏其下,大量牟利。

  至于这批多出来的盐从哪里来?

  自然是来自于盐场的盐官欺上瞒下,并压榨盐民了。

  苦了百姓,却让这些贪官污吏和奸商们吃的盆满钵满。

  盐这样的必需品,买卖素来暴利啊。

  现在无论怎么管,都是治标不治本,好一段时间,照样会恢复原状。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食盐的工业制法是什么来着?

  现在两浙大三盐场中,食盐的提炼采用的是刮咸淋卤法,刮取海富含盐分的盐碱土为原料来制取浓卤。

  “俟地起盐霜,以铁铲削而收之,谓之刮土,此所刮者三月曰桃花土,六月曰伏土,九月曰菊花土,伏土最咸,桃土、菊土次之。”

  然后将盐土平铺,再用浓盐水反复浇淋,形成浓卤。

  等到浓卤达到所需浓度后,再进行煎煮,从而形成食盐。

  这样生产出来的盐是粗盐,都是成块儿粘在一起的,像泥巴一样,因此被称为盐巴。

  因为这些基本是纯物理反应,所以无法排除食盐中的杂质,而海盐中的杂质又比井盐的多很多,所以井盐更为稀有,也更为昂贵。

  比较高级的细盐,则要经过多次过滤,还要求盐矿本身没什么杂质。

  所以,细盐像银子一样贵。

  普通老百姓只能吃未经提纯过、充满杂质的盐巴。

  而化工上食盐的提纯很简单——分次在浓卤中加入石灰、纯碱,就可以使其中的杂质变为不溶性盐,沉淀下去。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的提高海盐的利用率。

  而海盐和湖盐的提炼,反而是最简单的。

  因为海边和湖边可以用晒盐法!

  昼夜相差极大的温差,以及猛烈的风,都是浓缩卤水以及精炼食盐的好帮手。

  而潮汐则代替了人工淋卤。

  直接从盐田中掘取,就是粗盐。

  对粗盐再过滤提纯,就是细盐、精盐。

  这种方法,可以省下大量的燃料和人手,从而降低食盐的价格。

  哪怕在内陆无法进行晒盐,这样也能将盐大幅度提纯,生产出更多的精盐。

  而如果大面积在海边进行这样的晒盐法,将人力成本降低到完全能覆盖运输成本,这样,说不定光靠海盐就能满足全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需求。

  岑明澈迫切的想要试验一番。

  但是,盐铁官营。

  私下提炼盐,也是违法的。

  还是得写出恰当的计划书,上表皇帝,才能执行。

  如果解决了盐的产量和生产成本问题,那么,盐商就可以不必存在,盐将成为普遍的产品。

  多么讽刺啊,还有那么多的人,不要说吃饱,就连盐都吃不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我靠挂机系统,缔造皇朝,红楼:我靠挂机系统,缔造皇朝最新章节,红楼:我靠挂机系统,缔造皇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