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冉听得胸口酸涩:“你别这么说,你和我不一样,你并不是一无所有。等你封了王,有了自己的封地,你的人生会重新开始。”

  “我这具身子……”他自嘲起来,“还能重新开始吗?”

  云冉定定看着他:“能。”

  “为什么你不愿意……”

  云冉急急打断他的话:“那些事你就当它是场梦吧,它原本就是不应该的。魏逍你知道吗?我一直当你是弟弟,在我心里,你和孟照尘其实是一样的。”

  “弟弟……”魏逍忽地笑了起来,这个笑却含着苦涩,“你竟然这么想的啊,我早应该知道了,我竟然一直在幻想你能和我在一起,我真蠢啊!”

  “对不起魏逍,我配不上你的好。”云冉眉心轻颦。

  魏逍沉默半晌后,低声道:“我也不愿当那死皮赖脸的人,你走吧,远远的走,再也不要回来了。”

  “谢谢你魏逍。”云冉一脸感激看着他,屈身行了个礼。

  他侧过头去,不愿看她:“还不快走,再磨蹭,被我四哥发现了,你就走不了了!”

  他的声音分明带着哽咽,他的身体也分明在颤抖。可是云冉什么也做不了。

  云冉最后看了他一眼,转过身快步上了马车。

  很快一纵人便扬长而去,很快消失在了小道上。

  而城门外的魏逍还保持着方才的姿势,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许久之后,他望着远处茫茫不可见的方向,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她心里是真的……一点也没我呢。”

  此时的云冉,靠在车厢的软垫上,心里也是难过万分。

  她原本以为自己不会难过,可是刚刚与魏逍告别时,差一点就哭了出来。

  并不是舍不得他,而是看到他就仿佛看到了孤独无依的自己。被周遭吞噬的恐惧与无措汹涌而来,仿佛世间只剩下了自己。

  她伸出手,温柔地抚摸自己的腹部,对这个莫名到来的孩子,似乎没那么恨了。

  无论如何,这孩子只有自己,他也需要自己。

  她对冯嬷嬷他们说了改路线的事后,冯嬷嬷并无异议,觉得这样更好。

  沉玉与春杏更兴奋了,她们早就听闻淮南是鱼米之乡山清水秀,所以更期待了。

  从临安城到淮南有两条路线,一是马车,二是坐船。

  前者较为舒适,但耗时漫长,要半个月才能到。而坐船可以节省两三日的行程,会有晕船的风险,但更能避免被追赶。

  左右衡量之后,云冉还是决定走水路。

  她不敢多冒一点点风险。早些到达淮南,才能真正踏实。

  他们的马车一路顺当,当日傍晚就到达了驿馆。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继续赶路。

  就这样紧赶慢赶着,白天赶路,晚上住店,大约在三天后到达了龙离江码头时,她整个人才算放松了下来。

  此时她才确信,临安城的人不会再追上来了。他们彻底安全了。

  此时是雨季,乘坐客船的人不多,冯嬷嬷包下了整整一层顶舱,连送饭食都只能送到门外,每日也排了镖师轮流守着。

  毕竟客船鱼龙混杂,二层和一层客人也多,她们都怕发生意外。

  她已经心惊胆战小心翼翼到如此的地步了。

  龙离江上风景甚好,虽是阴雨绵绵,但也有一种朦胧婉约之美,云冉站在甲板上发呆,恍惚间不知道身在何处。

  似乎上一瞬还在临安城石头巷的小院子,这一瞬怎么又站在这里了。

  第一天还算好,江水平缓,行船缓慢,大家都没晕船。可是第二天,忽然大风大浪加暴雨,客船极为颠簸,一直晃晃悠悠难以平静。

  云冉她们全都晕得厉害,哇哇地吐,特别是冯嬷嬷,她年龄大了更是严重,说是一动弹就泛晕,只能一直躺在床榻上。

  第三天风浪小了许多,冯嬷嬷也恢复了一点,可以喝些清淡的粥了。

  几人也开始讨论着之后的生活。

  冯嬷嬷说想辟块菜地,种些蔬菜瓜果,再养些鸡鸭牲畜。她说她从小生活在村里,就过着这样的日子,后来去了孟家,再也没机会经历这些。

  云冉连连点头:“正好我也想跟着学学种菜……到时我们就寻了房牙子,找个大点的院子。”

  沉玉说她想吃淮南的美食,听闻那里有特别好香的蟹黄包和各色点心,她早馋了。

  “吃,全都吃一遍,还能饿着我们不是?”

  只有春杏犹犹豫豫,好半天才冒出一句:“奴婢可不可以学琴啊……奴婢见别人弹琴,手指轻轻弹下去好听的琴声就出来了,可羡慕了……”

  “当然可以了!”云冉来了兴致,“我从前也学了一些,虽比不上专门的琴师,可教你也是绰绰有余,到时咱们一块儿练吧。”

  几人讨论得兴致勃勃,说着说着,冯嬷嬷忽然抹起了眼泪:“真的像做梦一样,我们竟然真的离开了。”

  云冉伸手挽住她:“祖母会保佑我们的。”

  因为过了太多苦难的日子,时常动荡不安,所以从前的她们根本没敢想还能自由地活。

  客船在龙离江行进了五六日后,终于在一个叫广林的地方靠了岸。

  这里已经处于淮南地界了,一下船就能发现,这里的人衣着打扮与临安城的完全不一样了。

  临安城的人讲究的是雍容华贵,正统气派,多是端庄大气的装扮。

  而淮南的人却温柔婉约。街上的女子瞧着温润柔和,说话轻声细语,如同从画卷中走出一样。

  自然,男子也是如此,街上极少见到身量高大威武的,倒是白晳温雅的书生更多一些。

  她们下了船后,好奇地打量着。就连一向淡然的云冉也透过帷帽望着四周。

  他们从船上卸下马车马匹后,继续赶路,

  一路上,沉玉喜滋滋的:“二小姐,我你瞧那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有街上那些软软的小调,听着就美滋滋的。”

  “我也喜欢这里。”春杏早看出了神。

  冯嬷嬷也说:“难怪别人说哪里也比不了淮南盛景呢,听说那些诗人才子尽在此处定居。”

  云冉嗯了一声,她也觉得如此。

  这里的空气弥漫着湿漉漉的雨气,这何尝不是自由的滋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和亲归来后,全城为我哭坟,和亲归来后,全城为我哭坟最新章节,和亲归来后,全城为我哭坟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