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看道友,对于神是怎样的定义。”

  高猿停下脚步,静静仰望着青云内景的中枢,青云天山。

  遥想当年,他初次进入青云内景时的情景。

  “昔年初入七品,于观内比试中,夺得进入青云天山的修炼资格。

  对于当时的贫道而言,行如飞鸟,日行千里,便是仙神。

  更强大一些时,觉得在此基础上,拥有搬山断海,一人镇一国的绝顶实力,便是仙神。

  触碰超凡时,贫道又觉得,能在天景世界中往返自如,采摘那虚无之中的神药灵矿的,便是仙神。”

  他说着,身躯飞起,随着雾气起伏,时而隐没其中,时而高于雾气。

  “若以昔年来算,贫道已是仙神中人。

  在凡夫俗子眼中,我等飞天遁地,担山赶月,早已是仙神中的一员。

  然而以我等对天地的认知,方知此道不过起步罢了。”

  高猿的话语中,透着一股满足,“即便身陨,神意体也可在此间继续修炼,获取超凡之力,断头尤可活,神意便可摧山毁林;

  世间本无神,然而世间又存在神;

  力量比我们强者,可称之为神,也可称之位仙,佛,圣人。

  人间至尊,考虑的是国祚之久,五谷是否丰登,国力是否强势,能否压得住外族。

  人间富贵,考虑的不过是如何将富贵绵延,使后代子孙享之不尽。

  凡夫俗子,不过为一日三餐,出人头地。

  我辈武夫,不过是为长生久视,与天同寿罢了。

  然各有各自的烦恼,草木之易,蝉鸣一世不过秋。”

  高猿落地,周遭异象凝儿不散,隐隐有互通之意。

  “谢道友若问世间是否存在仙神,不妨问问自己,是否将己身当仙神看待。”

  刘晨辰注视他许久,微微拱手,“恭贺高道友,大道可期。”

  神意互通,是形成神意体的基本。

  眼前的云水堂主,距离三品神游境不远了。

  或许差一个契机,或许差一次顿悟。

  游玩一日,对青云内景也有了颇多了解。

  彼此告别,刘晨辰坐在高山之上,一手托腮,静静的目睹夕阳浮沉,月升星闪。

  遥想当年……

  他不过城隍庙一孱弱小道。

  手无缚鸡之力,体无搬石之能。

  常年耕作的农夫,都能欺他体弱无力。

  再观当下,莫说当年的农夫,便是千军万马,他也可一人镇之。

  朝游天景暮北海,于他而言,不过是等闲手段罢了。

  昔日礼神,他认为手握生死,坐拥一方冥土的城隍爷是神。

  如今来看,便是庆安县的城隍爷真的显灵,也得对他拱手相依。

  “先天神灵,后天之神。”

  刘晨辰笑了笑,许真如高猿所言。

  他还在探究神是否存在时,他在世人眼中,与神并无两样。

  人间絶颠受武夫敬仰,靠的是不为人知的实力与秘密。

  世间存在神又何妨,随着实力的提振,终有一日他会遇到所谓的先天神灵。

  世间不存在神又何妨,随着实力的提振,世间也会流传他的神话传说。

  未知似乎并不可怕,他就是最大的未知。

  周遭气息随之起伏,长河落日神意显化周身。

  云龙自他头顶飞舞而出,浮动于晨雾之间。

  剑鸣阵阵,白剑在周遭飞舞,肆意挥舞剑光,交错连横,宛若剑龙。

  青色风暴在浑身环绕,似在欢呼。

  种种武道神意环绕在他左右,渐渐形成一神环。

  神光明亮,大千浮动。

  特别是神山神意之上,那头猿猴已然石化,与神山融为一体。

  神山之上的红河则在逆流而上,将石猿同化。

  锁心猿,擒意马。

  刘晨辰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这个词汇。

  心猿意马,并非实物,而是纷乱的精气神,不能凝聚为一体。

  神之所思,犹如好动猿猴,沉不下心性。

  气质所动,宛若万马奔腾,时刻停歇不了。

  而这对于道门武夫而言,皆是致命缺陷。

  性命双修,方为道门武夫。

  刘晨辰自知,他并非渡过天景之试达到的三品,也不是靠自身观想,达到的四品。

  他靠的是举世无双的神药,九品天灵液,强行破境达到。

  境虽至,却不懂的如何运用这些境界该有的力量。

  破境太快,己身的沉淀跟不上前进的速度。

  道门武学讲究性命双修,动静结合,知行合一,方为圆满。

  他一功全则另一功不全,如何能领悟三品之玄妙,四品之神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他醒来时,已是三日后,实力上并无寸进,但在心境上,可谓直线拔升。

  虽有拔苗助长之嫌,此刻的心境犹如空中楼阁,根基并不牢固。

  但踏出第一步与原地踏步,不可同日而语。

  “恭贺道友,有所领悟。”

  青云观主刚现身,便察觉到南安王世子身上神意的异样。

  若说请他回来时,南安王世子犹如一颗太阳,神意乱射不知收敛。

  如今的南安王世子,神意外放稀薄了许多,却更为实际。

  不再有虚浮之感,反而要演化成神意的表象。

  心中感慨祖师的毒辣目光。

  南安王世子不仅有神药逆命,这悟性之强,也非常人能及。

  理论上,世家大族可以批量制造高品武夫,然而制约世家大族的,便是心境上能否突破。

  天景之试,便是筛选凡间武夫,能否触碰超凡本源的机制。

  四品武夫欲破境,必现入天景中试炼,成与不成,都在此刻。

  故而天下间四品武夫不知其数,然而三品武夫却是有数。

  武道本就是与天争命,至三品时,能否再次突破,心性、机缘、天赋、资源、运气等,缺一不可。

  而制约最大的,便是心性。

  神思无量,妙想万千,若心被锁住了,心猿意马肆意奔腾,武夫一生不得踏入高品之境。

  “晚了许久,蹉跎近月,方明心境之玄妙,愧对十多年修道生涯,惭愧惭愧。”

  青云观主老脸一黑。

  十多年修道便能跨过天景之试,不该满足?

  反而惭愧,那老夫修了一甲子的道,岂不是修到狗身上去了!

  青云观主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权当少年心性,喜欢在他这种老人家面前显圣而已。

  “惭愧不惭愧,道友心自知。”

  青云观主作为一派执牛耳者,风度自是有的,难免言讥语讽一番,“祖师已在九绝岭布置妥当,就差道友了,请吧。”

  “道友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苟在大夏自律修仙,苟在大夏自律修仙最新章节,苟在大夏自律修仙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