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洪承畴等人商定了主动出兵的决议后,远在广宁城的五万清军,却是已经开始了主动出击。

  在宣统皇帝多尔衮的亲自率领下,五万清军倾巢而出,向着义州城逼去。

  大军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际,各色各样的旗帜飘扬在上空。

  在漫天的旗帜海洋中,有着一面巨大的织金龙纛大旗特别显眼。

  大旗之下,宣统皇帝多尔衮策马而行,满脸的意气风发。

  他举目环看四周,入眼尽是无边无际的大军。

  在大军之中,有一百多门沉重的火炮,很是吸引多尔衮的注意。

  多尔衮之所以敢主动出击,其中一部分的原因,便是来自于这一百多门沉重的红衣大炮。

  要说论野战能力,清军是无敌的,根本毋庸置疑。(这要看与谁对战,威武军面前就得喊爸爸。)

  可若是论攻城掠地的话,清军就不大擅长。

  归根结底的原因,清军还是缺乏攻城的器械,比如说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

  而在有了威力巨大的红衣大炮后,清军的短板就被补充整齐。

  “五万勇士齐出,朕倒是想要看看,他洪承畴如何应对!”

  多尔衮自信十足,眼中似乎都已经看到了胜利的结果,明军被清军打的伤亡惨重,落败而逃。

  再回想起半年之前,清军根本就不敢主动出击,只得老老实实的据城而守,唯恐担心明军主动发起进攻。

  为了使大清能有休养生息、逐渐恢复实力的机会,多尔衮还屈辱的向明国议和,主动向明国称臣。

  这简直就是巨大的耻辱。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大清依靠着从朝鲜国与倭国掠夺而来的钱粮,实力得到了飞快的恢复。

  不仅如此,在征伐了朝鲜国与倭国后,还组建起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这极大的增长了大清的实力。

  如今,多尔衮有五万大军在手,根本无惧辽东的明军。

  当然了,如果有刘博源率领威武军参战的话,多尔衮就算手握十万大军,也许都不敢主动出击。

  多尔衮已是深刻知晓,威武军难以匹敌,能不遭遇最好。

  ........

  一支支清军哨骑的队伍来回奔驰,布满在广宁城与义州城之间的土地上。

  瓦子谷堡、牵马驿岭、镇夷堡、狗河寨等营堡内的明军,早就已经查探到清军的大举来攻。

  他们不断的派出夜不收,向后方的义州城汇报敌情,并请求援兵。

  可由于坐镇在义州城内的将领,最高也只有锦州副总兵祖大乐、京营新军副将武定国二人。

  他们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后,当即也是没有了主意。

  二人既没有立即派出兵马救援,也没有立即命令这些营堡内的明军撤退,而是派出快马前往锦州城,向蓟辽总督洪承畴汇报这个情况。

  可义州城距离锦州城足有百里,快马传信过去,最快也需要数个时辰。

  怕是等到洪承畴的命令回复,瓦子谷堡等营堡早就落入到了清军之手。

  真是一将无能,三军受难。

  由于没有得到义州城的回复与援兵,处在广宁城最近的镇夷堡,很快便被清军所攻占。

  也不能说是攻占,应该是镇夷堡的明军弃堡而逃。

  不到千余人防守的镇夷堡,如何是五万清军的对手,不赶紧逃跑,难道还等着送命不成。

  这一点,懂得保命的明军并不是傻子。

  而清军在占据了镇夷堡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留下了一个牛录的兵马后,继续向着下一个营堡瓦子谷堡进逼而去。

  瓦子谷堡有三千明军驻守,领军的将领是锦州参将祖泽才,是祖大寿的子侄辈。

  在面对着进逼而来的清军时,祖泽才根本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便率领着三千明军逃回了义州城。

  至于弃堡而逃的罪责,祖泽才根本无惧。

  凭借着祖家在辽东的实力,洪承畴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当日,清军在占据了瓦子谷堡后,选择了扎营休息。

  ........

  当洪承畴收到义州城传来的消息时,已是当夜的亥时正。

  他不顾需要休养的身体,再次急召一众将领们议事。

  一刻多钟后。

  符应崇、吴三桂、祖大寿等将领再次齐聚。

  洪承畴沉着脸色,将快马传来的消息告诉了一众将领们。

  而一众将领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皆是面色大惊,眼中闪过一抹慌乱之色。

  五万清军竟然倾巢而出,主动进逼近义州城,这是要攻打义州城吗?

  可义州城有四万多明军防守,清军又如何敢进攻?

  难道清军真的有什么阴谋吗?

  “诸位,如今清军主动发起进攻,这势必会让我们陷入被动的局势。所以,我们应当立即做好全面交战的准备,与清军决战。”洪承畴沉声道。

  “英都伯,难道局势真的要走到决战的地步吗?”符应崇神色担忧的问道。

  “是啊!英都伯,如果真与清军决战的话,我们根本占据不到任何的优势。”

  “洪公,我们有四万多兵马防守义州城,暂时不惧清军的围城,也许这局势并没有想的那么严重。”

  “说的有理!我们有坚墙厚城、粮食充足的优势,完全可以抵挡住住清军的围城,也完全可以给我们充足的交战准备。”

  “......”

  一众将官们皆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并不认为局势会走到决战的地步。

  洪承畴眉头紧皱,沉声道:“诸位,莫要以为本伯是在危言耸听,大家可细想过没有,一旦清军围困义州城,之后再围点打援,大家又如何应对?”

  “以锦州城不到三万的兵马,如何能在野战中击败清军。”

  “围点打援?这......”

  清军的这个战术,在座的一众将领们实在太熟悉不过。

  崇祯十四年的松锦之战,清军不正是使用围点打援的战术,逼迫的明军不得不主动出击,冒着巨大的危险救援锦州城。

  如今,清军再次使用这个战术,使得一众将领们皆是神色微变。

  片刻后,锦州总兵祖大寿抱拳道:“英都伯,还请您下令便是,下官遵从您的命令。”

  吴三桂看了看祖大寿一眼,随即也表态道:“只要英都伯下令,下官当立即率军北上,与清军决战!”

  见得祖大寿与吴三桂皆表明了听从的态度,其余将领们也齐声抱拳道:“还请英都伯下令,我等愿与清军决一死战。”

  “好!好!诸位有如此决心,此战我军必然大胜!”

  洪承畴神色欢喜,连连点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最新章节,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