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这高句丽王城,怎么跟我们那普通城池没两样?”

  公孙敖望着眼前仅五六丈高的城墙,轻蔑一笑。

  霍去病摇摇头,并未开口,只是心中有些遗憾。

  如此低矮的城池,在中原很少见,别说南京扬州等重城,便是大夏边城,也比这高上不少,只要杀上城楼,凭借大夏军士的勇武,足以夺门。

  可惜的是,他这次只带了骑兵赶来,没有攻城步兵。

  用骑兵精锐夺取高句丽王城,霍去病感觉很亏。

  城头之上,高句丽士卒满脸凝重望着下方,一抹鲜红随之出现,正是高句丽韩王,以及东西两党的大臣。

  只看一眼,韩王就倒吸一口凉气。

  霍去病的骑兵不多,可骑兵加上马匹,直铺了好大一片军阵,让他心中胆寒。

  “城下是谁?”

  韩王立刻问道。

  “禀报王上,城下是大夏军队,打的霍字侯旗,只怕……”

  守城将领犹豫道:“只怕是大夏冠军侯,霍去病!”

  “什么!”

  霍去病数日之前,出现在高句丽的土地上,而后消失不见。

  尽管他知道,眼下能够出现在王城之外的,唯有霍去病,可当听见这个事实,心中还是忍不住惊怒交加。

  “一路上为何没有斥候发现,没有军队阻止!”

  他喝问道。

  守城将领犹豫着,将目光投向高句丽两党官员。

  他看见的,只有一片惶恐面容。

  “李在呢?王护呢?”

  西人党左相问道。

  他说的两人,都是东人党麾下的将军,掌管着高句丽辖境内两座城池。

  “是不是这两人勾结大夏,将人放进来的!”

  “左相,饭能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刘翟军不也没能拦住大夏骑兵吗?”

  右相讥讽道。

  “你!”

  “够了!”

  韩王沉喝道。

  大夏骑兵都到家门口了,东西两党还在党争。

  以往他为了权利稳固,笑看两党相争,可现在,他对两党之争打心眼里厌烦,恨不得将两党党人通通除去!

  连续喘了两口粗气,韩王平息怒火。

  “本王想调集边军前来,守卫王城,不知来不来得及?”

  韩王问道。

  “王上不可!”

  东西两党的官员几乎立刻道。

  除了党争,他们也并非庸碌之辈。

  “王城坚垒,霍去病手下率领的也尽是骑兵,看似围城,实则无法进攻王城,若是将边军调回,影响士气不说,还可能让大夏大隋长驱直入,到那时,才是真的无力回天了!”

  右相说着,目光死死瞪着左相。

  他担心对方为了反对,强行附和王上的话,将边军调回。

  好在左相并未开口,只是将目光移到一旁,好似没听见。

  韩王眉头微皱,问道。

  “左相认为如何?”

  左相面容一整,开口道:“臣认为右相做人不行,但此言不假。”

  听了两人的话,韩王心中不安稍平。

  “咦,王上,霍去病突然撤军了!”

  守城将领突然道。

  韩王立刻转身,看向城外。

  可不是嘛,刚才黑压压一片的大夏骑兵,此刻正秩序掉头,往远方离去。

  韩王眼睛一亮,开口道:“城内有多少骑卒,能否出城追杀!”

  “王上不可!”

  几乎同时,一片反对声出现在城头。

  “王上,大夏骑兵并未攻城,撤离有序,此刻若是出城追杀,不光不能有效杀伤对方,反而可能令大夏骑兵趁机冲入城内,到那时,只怕王城有险。”

  韩王顿时惊出一头冷汗,点头称赞。

  “将军所言极是!”

  “可大夏骑兵撤离,这又是为何?”韩王问道。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没人能回答得上来。

  霍去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光高句丽韩王和一众官员一头雾水,就连霍去病麾下将领也是心中茫然。

  “侯爷,咱们不攻城也就罢了,为何不围城?”

  大虎疑声道。

  “我们的任务不是围城,更不是攻城。”

  “嗯?”

  大虎一脸茫然,还想再问,却已经被霍去病挥手阻止。

  跑了片刻,霍去病部来到一片山林。

  “所有人原地休整,另外,找找附近有没有竹林,做两把攻城梯出来。”

  “是!”

  当夜,霍去病再访高句丽王城,韩王被人叫醒,听闻大夏骑兵又来了,吓得再无睡意。

  可等他刚赶到城头,却发现大夏骑兵又走了。

  “该死!”

  韩王骂骂咧咧回到寝宫。

  第二日清明,霍去病又来了。

  “既然夏军不会攻城,本王便不去了,将军自行处理就是。”

  韩王正在用早膳,闻言平淡道。

  守城将领见状,额头满是汗水。

  “王……王上,这一次大夏骑兵是带着攻城梯来的……”

  “什么!”

  韩王惊愕起身,碰倒了一大片碗碟,不知多少酱料沾染在衣服上,可他已经顾不得这些,随意披上外袍,直往城头赶。

  当韩王狼狈来到城墙之上,之间大夏骑兵的阵列之中,有着两架醒目云梯。

  “这,这可怎么办啊!”

  韩王急声道。

  东西两党官员闻讯赶到,见大夏骑兵一副攻城模样,也是慌了神。

  “诸位,看来必须调集些边军回来了,否则本王寝食难安!”

  韩王脸色难看道。

  东西两党还想再劝,可看着韩王眼中闪烁的冷光,劝说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见无人反对,韩王立刻道!

  “将北线边军拨回五万,镇守王城!”

  所有人闻言,不提如何想,至少心中都是松了口气。

  虽说大隋正在进攻北线,而大夏只是陈兵南线,可高句丽对大夏的重视程度,要远超大隋,将北线边军调回一些,也是无伤大雅,想来大隋打不进来。

  韩王一日三惊,将北线边军调回五万,这个消息随着霍去病的撤回,随之传入李烨耳中。

  “既然如此。”

  李烨站起身来,大手一挥。

  “诸葛先生,麻烦你代朕去接手大夏西南的八座边城吧。”

  诸葛亮站在御书房中,闻言轻笑,手握羽扇轻握,应道:“请陛下放心,臣知道该如何做。”

  大隋,大兴城。

  在杨广的计划之中,五十万大军伐高句丽,或许不会顺利,也应该不会连边境都推不进去。

  可事实往往与想象不同。

  大隋同高句丽,虽是接壤,可南北差异极大,隋军将士难以忍受炎热天气,想要抵挡大元赞助高句丽的强弓劲弩,又必须穿戴厚甲,一来二去,不过一旬时日,就有上万士卒接连病倒。

  其中不少人,是在攻城的时候坚持不住,阻碍了攻城。

  统兵元帅罗艺无可奈何,只能放慢攻势,一点点退进,气得隋帝杨广暗中连发数道皇令喝骂他无能,若不是临阵换帅太过影响军心,他都想让罗艺滚回大兴城了。

  “陛下,喜报!”

  门外,有太监声音传来。

  伏案观阅军报的杨广闻声抬头。

  “什么喜报?”

  他扭头看向李公公。

  “陛下稍等,奴才为您拿来。”

  李公公立刻拱手,说罢离了御书房。

  到了门外,李公公冷脸拦住报喜的老太监,从对方手中抢过书文,打开一看,顿时喜上眉梢。

  “陛下,喜报!”

  李公公小跑进了御书房,赶忙来到杨广身旁,双手捧起书文奉上。

  这是一封军报,其上所述,罗艺派遣骑兵绕后高句丽,吓得高句丽韩王撤了五万边军回护平壤城,又言少了五万高句丽精锐步卒,或可在一月之内踏破高句丽防线,挥师杀奔高句丽的国内城。

  国内城杨广知道,乃是高句丽三京之一,其内虽然没有高句丽韩王,却是高句丽最中心的大城,乃是军粮转运之处,若是能拿下此处,则高句丽边境守城都将断粮,再难阻挡大军兵锋。

  “好好好!”

  杨广连道了三声好。

  他哪儿知道,罗艺所说的功勋,乃是大夏霍去病所铸。

  只是前线受阻,又恰逢罗艺听得斥候回报,言明高句丽因大夏冠军侯的原因,撤了五万精锐回平壤驻防,这才谎报功劳。

  “替朕发令前线,赞扬罗帅之谋!”

  “是,陛下。”李公公笑着离去。

  “哦对。”

  杨广喊道。

  “夏天子不是来信,说要让高句丽见识大夏之威吗,替朕将此封喜报传给夏天子,让他也见识见识我大隋将军的谋算!”

  “这……”

  李公公小心问道:“陛下,既要传信,那西南八城,是否一同割给大夏?”

  “朕准了,你去命人拟旨吧。”

  杨广摆手道。

  等到李公公离去后,杨广翻开喜报,又连看了两遍,这才不舍放下。

  时过境迁。

  大隋派来交接的将领,赶到了大夏燕王府。

  而诸葛亮,也在隔日来到燕王府内。

  “见过卧龙先生。”

  燕王府内,诸葛亮刚一踏入议事大厅,就见满堂武将纷纷站起,对他拱手行礼。

  “燕王,卫侯爷,诸位将军快快请坐。”

  “卧龙先生快请上坐。”

  燕王指着主座道。

  诸葛亮点点头,来到主座前坐下,转头再看,只见一位位将军脸上写满了紧张。

  他心中轻笑,倒也不奇怪。

  此次奉命而来的将军有许多,既有卫青这等已经封侯的大将,也有刘关张这等没有多少功勋的小将,可无论是谁,都只是接到命令前来,后续要做什么,怎么做,都是一无所知。

  让人闲上几日日,不会有什么想法。

  可一连闲上一月有余,是个人都会胡思乱想。

  “卫侯爷,霍侯爷还没回来吗?”

  听见诸葛亮问自己,卫青怔了一下,立刻答道:“去病尚未回返,不过我已经收到军报,或就在一两日吧。”

  “好。”

  诸葛亮点头,又看向燕王朱棣。

  “王爷,大隋的人到了吗?”

  燕王也愣了下,暗道这卧龙先生也太会卖关子了。

  “大隋来了个将军,说是要将大隋江南的八座城池割让给我大夏,可那里乃是百战之地,经常有突厥肆虐,不好防守,我只让他等候,已经传信给陛下了。”

  燕王笑着说完,心中忽地出现一个念头。

  陛下派遣这么多悍将来此,莫非是为了接收大隋这八座城池?那可是八座无底洞啊!

  他吞了口唾沫,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笑而不语,开口道。

  “既然如此,麻烦燕王将大隋来人领来吧。”

  很快,一名面无表情的隋将来到厅内,看见左右这么多人,他眉头微皱。

  “敢问将军,可是隋帝让你来的?”诸葛亮问道。

  听见说话声,隋将转头望去,只见一名谋士打扮的青年手握羽扇,笑望着自己。

  “正是。”

  隋将拱手答道。

  “陛下让我带领大夏燕王前去接收八城。”

  他扭头看向燕王。

  “不知燕王何时动身?”

  朱棣心中不愿,却又左右两难,只得再度看向诸葛亮。

  “呵呵,将军请回吧,八城我大夏自会接手,其内守军,我大夏也会奉还。”

  “哦?”

  隋将心中暗喜,立刻应道。

  “既然如此,那便麻烦先生,本将告辞。”

  隋将转身离去,速度之快,像是害怕诸葛亮反悔将他追回。

  事情已定,朱棣就是想劝,也无从言讲。

  他叹道。

  “卧龙先生,陛下真想要西南八城?”

  朱棣封地在大夏西北,距离大隋西南八城相隔不远,自然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

  他知道,其余将领却是少有听闻。

  话音刚落,就听见有人问道。

  “卧龙先生,什么八城啊,大隋想要给咱们割地?”

  诸葛亮转头看去,见是张飞开口询问,笑着解释道:“西南八城,同大唐接壤,却地势平坦,屡屡被突厥当做驰骋马场,转道进攻大唐。”

  “明白了。”

  张飞似懂非懂点头道。

  他素来不沾谋算,只管冲锋陷阵,其余将领中却不乏聪明之辈,闻言皆是惊愕。

  “卧龙先生,你的意思是,我等要去接手这片百战之地?”

  杨家老太君惊道。

  “不是接手,是防守。”

  诸葛亮站起身,对众人道。

  “众将听令!”

  包括燕王朱棣在内,厅中将领纷纷起身,对诸葛亮拱手应道。

  “末将在!”

  “奉陛下口令,城外大军即刻开拔,赶赴西北,接手镇南、平津、百乐等八座城池!”

  “遵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时代:开局抽取卫霍双将!,帝国时代:开局抽取卫霍双将!最新章节,帝国时代:开局抽取卫霍双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