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转头,见得面前的姚广孝。

  只见得在朱棣的注视下。

  姚广孝神色自若。

  望向面前的朱棣,嘴角依旧是带着笑意。

  而朱棣眯着眼睛,眼睛也不眨上一下。

  仔细的打量着面前的姚广孝。

  后者跟随他这么久了。

  可以说。

  朱棣对于姚广孝自然是已经无比了解了。

  见得此刻姚广孝淡定自若的模样。

  几乎是一瞬间,便是明白了什么。

  “先生,是冀州那边出了什么情况?”

  朱棣将自己的目光从姚广孝的脸上移开,随后是径直的望向了冀州的方向:“还是说,是太平道那边?”

  这边。

  听得朱棣之言。

  姚广孝默不作声,缓缓点了点头,随后嘴角的笑意便是愈加的明显。

  和朱棣一样。

  也是径直的望向冀州的方向,是沉声道:“殿下,冀州方面的探子刚刚传来密报,太平道天师自朝廷开始赈灾开始,直至今日已经有足足两月未曾露面了。”

  这边姚广孝不过是寥寥数语。

  几乎一瞬间。

  原本面色还算平静的朱棣,便是瞬间眼前一亮。

  猛然转头,直勾勾的看着面前的姚广孝:“先生,此话当真!?”

  此刻。

  朱棣的言语间,已经是不知不觉的带上了兴奋之色。

  虽然姚广孝已经没有明说。

  但朱棣哪里还不能猜到些什么。

  在前几个月的时候。

  朱元璋代替了张角,接任这太平道教掌教一职。

  在那个时候。

  他们便已经是得知了张角已经是病重的消息。

  毕竟。

  此刻的天下形势,正处在最关键的时刻。

  可以说。

  任何风吹草动的细微变化。

  都有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朱棣等人来说,是如此。

  而对于张角和太平道教来说,自然也同样是如此。

  毕竟。

  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临阵换主,必然是会给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太平道教,增添更多的变数。

  朱元璋无论能力如何。

  毕竟是新上任。

  在整个太平道教中,此刻已经是派系林立。

  可以说。

  除了张角这个太平道教的创始人以外,整个太平道教,便没有第二个足以震慑所有教众的人了。

  即便是朱元璋,也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也正式如此。

  即便是张角自己有什么谋划。

  也绝对不会选择这么一个事情,用来掩人耳目。

  所以。

  对于张角病重这个情报,无论是朱棣,抑或是姚广孝,乃至于是董卓赵匡胤等人,都是没有任何的怀疑。

  而方才。

  在姚广孝的言语之中。

  本来就已经是病入膏肓,时日无多的张角,更是自李烨和朝廷开始在冀州赈灾之后。

  由着足足两个月没有露过面了。

  要知道。

  在以往的时候。

  哪怕是张角再过病重,身体再不好。

  为了帮助朱元璋维持太平道教的大局,也会时不时的出现在太平道教众的视野之后。

  以此,来帮助朱元璋壮大声势。

  然而这一次。

  张角这么久都没有露面了。

  那么。

  即便是没有切实的证据和情报。

  朱棣也能是猜到了什么。

  说不定,本来就是病重的张角,此刻的身体已经是每况愈下。

  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在太平教众面前露面了。

  甚至。

  张角很可能已经是病故了!

  只是朱元璋因为还没有完全的掌控太平道教的关系,所以对张角的“死讯”选择了秘而不宣。

  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

  饶是以朱棣的定力,此刻也是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径直的望向了面前的姚广孝。

  眼神中充斥着兴奋和期盼:“先生,你的意思莫非是,张角此刻……”

  朱棣的话还没有说完。

  而这边。

  姚广孝却也同样是一脸的笑意,朝着面前的朱棣点了点头,自顾笑道:“殿下,你想的没错。”

  说着这话的时候。

  姚广孝整个人的脸上,都是带上了一阵难得的兴奋之意:“此刻,张角即便没有病故,必然也已经是进入了弥留之际。“

  “否则,必定不会这么久,都依旧是不露面。”

  在得到了姚广孝肯定的答复之后。

  仅仅是瞬间。

  朱棣整个人都是大喜过望。

  “哈哈,当真是天助我也!”

  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拳头,此刻朱棣的脸上慢是振奋之意。

  可以说。

  到了朱棣这个份上。

  这天下。

  已经没有多少事能够让他兴奋到这般的地步了。

  然而。

  今日姚广孝所带来的这个消息,却是能算得是其一的。

  而这边。

  姚广孝同样是略带兴奋的望向了朱棣,是沉声道:“王爷,此前吾等令在太平道教中的暗子,暗中煽动太平道教,早日对朝廷起事。”

  “然而,却都是被张角所阻。”

  “如今,张角再不能出面了。”

  低着头。

  朱棣听着姚广孝兴奋的言语,同样也是一字一句的笑道:“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太平道教的起事了!”

  “即便那太平道教的新任掌教,和那张角一般都不愿意对朝廷动手。然而,朱元璋可没有张角那般的声望……”

  姚广孝接过了朱棣的话茬,也是沉声道:“如此一来,只要吾等联合各家,发动在太平道教中的暗子。”

  “只待舆情四起,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朱元璋不愿意起事,也不得不选择出兵了!”

  当说完这句话的时候。

  朱棣和姚广孝相视一眼。

  脸上具是无比兴奋的笑意。

  太平道教在创立之初,便是面向所有的普罗大众。

  而这也就是说,加入太平道教,几乎是没有任何的门槛可言。

  这也就导致了。

  在短短的数年间,太平道教便能在张角的手上,发展壮大到如今这样的底部。

  然而。

  成也如此,败也同样是如此。

  毫无门槛的情况下。

  而这也就是代表着,无论是哪家的势力,都是在太平道教中安插有大量的暗子。

  如今。

  在太平道教中。

  可谓是派系林立。

  除了忠于朱元璋、张角的那批人之外。

  其余的。

  占得最多的, 自然还是那些活不下去的,从而选择随波逐流的普通教众们。

  然而。

  似朱棣,董卓,赵匡胤乃至是朝廷,大唐,大秦等中原五国,也都是往其中安插了大量的暗子。

  其中一些暗子,甚至已经是身居太平道教的高位。

  也正是因为如此。

  朱棣和姚广孝。

  才是如此的有信心,借助这些安插在太平道教中的暗子,来操控整个太平道教的舆论。

  此刻的朱棣深知。

  在眼下这样的情况下。

  朱元璋才刚刚担任了太平道教掌教不过两个月的时间。

  在没有了张角的支持之后。

  自然是不可能完全的掌控太平道教的。

  如此一来。

  仅仅凭借燕王府在太平道教所安插的暗子,或许远远不够左右太平道教的舆论。

  然而。

  此刻可不仅仅是朱棣一方,是在眼睁睁的盼着太平道教乱起来。

  董卓、赵匡胤还有各个世家的人,莫不是如此。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们几方一道联合。

  便可以很轻松的搅乱整个太平道教的舆论。

  只要太平道教乱起来。

  借着这样的舆论。

  到了那个时候。

  不管朱元璋如何想。

  整个太平道教,也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是否起事,也就不是他朱元璋一人说了算了。

  而是全凭着他们说了算!

  此刻的朱棣,目光幽幽望向远方想起了自己这位同样来自于大宋的本家。

  目光幽幽。

  仅仅是瞬间,便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虽然朱棣深知。

  由自己所挑起的这一场的打乱,最终将会导致整个大夏,都陷入动荡之中。

  然而。

  此刻的朱棣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

  既然他都已经是踏上了这条路,便不可能再有半分的犹豫了。

  他朱棣,从来都不是什么优柔寡断之人。

  但是。

  当此刻。

  自己真的要下达命令的时候。

  朱棣张开的口,却还是出现了一丝的停顿。

  转过头去,原本满是笑意的脸上,笑容也是逐渐的消散。

  缓缓的抬起头来,望向了京城的方向。

  “先生……”

  朱棣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却还是没能说得出口。

  而在朱棣的身边。

  姚广孝静静的看着面前的朱棣。

  哪里还不明白些什么。

  他知道。

  自己面前的朱棣,又一次的陷入了挣扎。

  但是。

  姚广孝的心中,并没有因此而陷入一丝一毫的波动。

  可以说。

  并没有人比姚广孝知道,朱棣的心里此刻到底在想着什么,而又是因为什么而如此的犹豫。

  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

  姚广孝只是静静的来到朱棣的面前。

  并没有如何以前的一般慷慨激昂。

  “殿下,想想世子,想想二公子和三公子。”

  “他们以前是如何对待殿下的,如何对待世子的?”

  “好好想象吧。”

  此刻的姚广孝,并不是以一个下属或者说是幕僚的口吻对着朱棣说的。

  而更像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在循循善诱。

  而这边。

  听得姚广孝这一句之后。

  原本还是在不住犹豫的朱棣,整个人都不由得为之一颤。

  下意识的,便是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脸上闪过一阵的厉色。

  而这边。

  姚广孝见状,略微低着头,嘴角带上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紧接着,更是直接安慰一般的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是一字一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殿下。”

  说完。

  便再没有任何的言语。

  就这般,径直的要离去。

  就在他将将要离开的时候。

  朱棣是深呼一口气,原本一直是没有开口的他,此刻终于是沉声道:“先生。”

  一句之后。

  姚广孝原本缓慢的步伐停住了。

  转过头来。

  便见得此刻的朱棣直勾勾的盯着他,神色五味杂陈。

  而语气间,也满是复杂之色:“先生,你真的是要将本王一步步的推入火坑啊。”

  姚广孝闻言,脸上淡淡的笑意是愈加明显:“我只是在救殿下。”

  朱棣转头笑了笑,并没有说些什么。

  依旧是望着面前的姚广孝,径直的下令道:“传令吧。”

  “王府安插在冀州的暗子,直接都开始行动吧。”

  一句之后。

  姚广孝一直是带着笑意的脸上,反而是平静了下来。

  再一次定定的看了面前的朱棣一眼,朝着朱棣是重重的一拱手,朗声道:“谨遵殿下之命。”

  而这边。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

  其余各家的势力。

  无论是西凉的董卓,还是江南的赵匡胤,乃至是各个世家。

  也几乎都是和朱棣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也正是因为如此。

  几乎是在一瞬间。

  整个冀州本就是暗流涌动的局势,更是直接乱成了一锅粥。

  各种各样的谣言,是漫天飞。

  整个冀州的舆情,也因此变得无比的混乱。

  什么朝廷官员贪污赈灾粮食,将原本的赈灾粮换成了麸糠和草料。

  而更重要的。

  还是关于张角的。

  在各个势力暗子的不住散步谣言之下。

  整个太平道教,乃至于是整个冀州。

  都在盛传张角死亡的消息。

  原本的时候。

  还没有什么相信。

  毕竟。

  在这几年的时间。

  自张角成立了太平道教之后。

  在整个冀州行善布施,治病救人。

  积累起了无比恐怖的声望。

  可以说。

  在整个冀州。

  可以有人不知天子,却几乎没有人不知张角天师之名。

  下至三岁幼童。

  上至耄耋老朽。

  都知道张角之名。

  在冀州百姓的眼中。

  张角就如同圣人一般的存在。

  已经有不少的冀州百姓,为张角建立了生祠,立牌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

  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人愿意相信张角去世的消息。

  可以说。

  在现在。

  只要张角露一次面。

  所有的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

  然而。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已经足足有两个月没有露过面的张角,依旧是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慢慢的。

  谣言愈演愈烈。

  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接受了张角已经死去的事实。

  甚至。

  更加离谱的谣言,也是越来越多。

  还有人传出了张角去世,并不是因为病重。

  而是因为朱元璋为了掌控太平道教,而对张角下毒所致。

  各种各样离谱的谣言轰炸之下。

  整个太平道教的局势,是愈加的混乱。

  一时之间。

  各方势力。

  各种各样的牛鬼蛇神,都是粉墨登场。

  整个冀州的舆论,是再也压制不住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国时代:开局抽取卫霍双将!,帝国时代:开局抽取卫霍双将!最新章节,帝国时代:开局抽取卫霍双将!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