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第246章 拜托长史

小说: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作者:大笑卮言 更新时间:2025-01-13 05:14:48 源网站:宝书网
  秦叔宝和程咬金两人还差点当着李智云的面闹了起来,李智云按捺住内心的好笑,不仅没有出面制止,一锤定音,反而是推波助澜,嫌事情不够大。

  “留守垣曲的将军,当然是跟马三宝很合得来的将军。你们一文一武,守着垣曲,我就不担心了。不知两位谁跟马长史更合得来啊?”

  秦叔宝和程咬金看着一本正经的李智云,当时争得面红耳赤的,也没发现汉王在戏耍他们。只是被李智云问话的题面迷住了,不知道自己该说是跟马长史关系好呢,还是更好?

  程咬金说:“若是论合得来,我们都合得来,但是……但是秦兄他更喜欢马长史。马长史……我没别的意思……秦兄喜欢你是个事实。”

  马三宝憋住笑,摆手示意,自己一点不介意。

  秦叔宝听这话,面上一热,但不能反驳说自己不喜欢马三宝,也抢着说:“长史你不知道,咬金兄弟曾经对你是说不出口的喜爱,他喜爱你到……就连你的走路的姿势……他都要模仿……”

  “秦兄更甚,他还时常希望长史能跟他多说说话……”

  ……

  李智云心肝脾肺肾都快要吐了。

  他咳咳两声,强制镇定下来。

  “好了!本王是看出来了。两位跟马长史都合得来,既然如此,那两位也不要争了,直接猜拳,赢者就跟本王去打仗。”

  秦叔宝和程咬金相看一眼,秦叔宝大叫一声:“咬金兄弟对不住了!”

  程咬金眼一瞪,“放马过来!”

  两人一拳就定出了胜负。程咬金狂笑几声,拍怕秦叔宝算是安慰了。

  “秦兄承让了。我就跟汉王一起杀突厥狗去了,你就好好的守好我们的家。哈哈哈!”

  秦叔宝沮丧低头,只恨自己手气太差。

  李智云说道:“秦将军也别气馁,以后有机会跟本王出去作战。你在守在垣曲也是大功一件……”

  正说着,有侍卫来报。

  “唐长史到!”

  “谁?”

  唐俭?应该是他。

  李智云急问。但他人已经起身,走到门口廊庑下,就见唐俭已经急匆匆的进来了,他身后还跟着持白钺的侍从。

  圣旨来了。

  唐俭看到李智云面色严肃的看着自己,就朝李智云直招手。

  “早知你在垣曲,我就不去兜那么大一个圈子了。我可是从洛阳赶过来的……这一路,真是!”

  “长史辛苦了,赶快请进。”

  李智云热情招呼着,让开路,请唐俭到大堂内。

  唐俭对李智云身边的几位晃了几眼,觉得秦叔宝和程咬金面生。但看两人又都穿着明光铠,知道两人身份不低。

  他随口就指了指两位,“这两位是汉王新近得的勇士?”

  李智云不想欺瞒他,笑道:“他们是以前瓦岗的将领,这位是秦叔宝,这位是程咬金……两位也来见过唐长史。”

  秦叔宝和程咬金忙客套施礼。

  他们两人不认识唐俭,但也分得清这个长史可不是汉王府的长史,持白钺的可是长安来的长史。

  唐俭对此二人自然是耳熟能详,瓦岗军中的骁将,居然会在这里。

  “这二位,二位……以前在王世充手下呆过?”

  秦叔宝和程咬金点点头,郑重回复道:“瓦岗兵败,我二人和其他瓦岗弟兄被王世充所俘。而汉王取洛阳时,我二人就早想好要降汉王了,所以,就……”

  唐俭点着头,嘴里哦哦的应着。

  李智云知道唐俭对洛阳战况的事后战报,他应该是了解最仔细的一个人。洛阳攻克后,李世民和李智云都分别写了战报给长安,而此二人没有下落,则必然令唐俭好奇。

  “两位将军原本要解甲归田,后来被我留下了。就在垣曲这地方,替本王看护好这食邑之地。”

  李智云解释两句,算是暗示唐俭,要唐俭不要过分追究。此二人现在是自己的家臣,身家也早已经清白了。

  唐俭盯了李智云一眼,清清嗓子,招手让侍卫取出圣旨。

  “陛下有旨,汉王接旨听诏。”

  于是唐俭一板一眼的就展开圣旨宣读起来。

  这一次,李渊不得不启用李智云北上去阻击突厥人了。只是,李渊没有封李智云什么大总管,只是封了一个骠骑将军的虚衔。令他号令洛阳和显州兵马,北上驰援。

  唐俭把圣旨递给李智云,输了口气,眼眉间才放松下来。

  李智云请唐俭上座,示意人上茶。他要跟唐俭这儿聊几句,顺便也打听下长安的近况。

  “汉王着即发令吧,我在洛阳兜这么一圈,已经耽搁了些时日了。”

  唐俭一屁股坐下来,他略显肥胖的身躯,已经被汗濡湿了一大片衣袍。他喘着气,接过茶盏就慢条斯理的喝起来。

  “辛苦长史了,我也是听说突厥人打到了垣曲,所以才从洛阳赶过来的。”

  唐俭点点头,“我还没进城,才到黄河边就听说了。难怪,我一到垣曲,就闻到这城外浓浓的血腥气,还看到百姓们家里还有不少的战马。看那架势,突厥人来了不少吧。”

  “也不多,一万多人。突厥人发狠了,我也想不到大哥和二哥他们都顶不住,连垣曲这么小的地方都冲来了。”

  “一万多人来攻打垣曲?颉利可汗也是疯了。他为啥要打垣曲?”

  “谁知道,长史不是说他疯了吗!”

  “对了,你父皇这次对你……怎么说呢,很是期待。突厥人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辜负了陛下。”

  “我听说,我母亲最近在长安日子不好过啊?长史是否知道此事啊?”

  李智云突如其来这么一问,唐俭也如实说道:“万贵妃也不是日子不好过,只是受你一点牵连,陛下对她有些冷落而已。日子还是在过,陛下的嫔妃们日子也都好着呢。”

  言外之意,万贵妃也没什么事。

  “这事,老臣自然已经替你想到。这次来宣旨,临行前臣就给陛下建言了。既然要智云这孩子心无旁骛,无后顾之虞的杀突厥人,陛下就不该冷落万贵妃。”

  李智云心里一热,忙施礼答谢:“有劳长史了。总算是在长安,有个替我说话的人,十分感谢长史。”

  “陛下说了,若是此次你平了突厥人,他一定记下你的功劳,回头陛下重赏你……”

  李智云嘿嘿一笑,“我已经领旨,重不重赏都不重要。”

  “皇上赏你,你可不要错失了机会。赏你总是好事嘛,你还推脱干什么!”

  “长史是朝中最公道的老臣,本王愿意听你的一些开导和劝解。”

  “看来汉王是早已经意识到了,陛下对汉王前阵子颇有微词。就是汉王取洛阳时,该取不取,致使后来太子兵败,引起了陛下和太子的不快。”

  李智云点点头。

  而他心里清楚,李渊并不只是因为这件事,还因为李渊有意要压高踩低。自己只要让他和李建成感觉到了威胁,李渊过一阵一样会继续打压他,让他远离长安的政治中心。

  现在李渊是不得已,才想到用自己这个“夜壶”。不急的时候,依旧还是现在这样。

  有些令人不满的就是,李渊甚至没有给自己一个河东诸郡的职衔,一个骠骑将军,仅仅只是救火的。

  李智云重重的吁了口气。

  他不想再跟以前一样,他需要的不是偏安一隅,他也不愿意被李渊像过去一样打发来打发去。

  “幸好这次是长史来宣旨。”

  唐俭看着笑盈盈的李智云,察觉汉王的目光里有别样的锋芒。他有话要说?

  “汉王这话……”

  “我的意思,长史来了最好。其他人来,我想带话给父皇,还怕他们中途吞了我的话,把意思表达不清楚。”

  “汉王有什么话?”唐俭皱眉,放下了手里的茶盏。他预感到李智云的话可能很不一般。

  “长史回长安后,请代我回复父皇……”李智云边整理着自己襟带,边郑重其事的说着。

  “我会即刻起兵北上。虽然父皇没有给我更多的职衔,河东道诸郡的官兵也不听我调度,会使我北上还有诸多的不便。但突厥人总是要赶出去的。若是顺利,河东道诸郡都会尽数被我收复。到时,让我回不回长安都无所谓了。只是,河东道诸郡,请父皇交由我和三公主来主事就行。”

  唐俭默然张嘴,一时瞠目结舌。李智云这话的意思,就是他要跟李秀林一起把河东道的数郡,都划为他能节制的地盘了。

  他这个王,就从名不副实、只是爵位的王变成了真正的诸侯王。

  如果依照当时的府兵制,这些地盘的府卫、镇戍都归了他,军民也给他。河东道诸郡跟中央政府之间,虽是隶属关系,但是诸侯王的权利在方国内则是最高的……

  唐俭不敢往下想,他脸色骤变,嘴唇都有些哆嗦起来。

  “臣……没太明白汉王话里的意思。”

  李智云笑道:“长史不要紧张,你也别想多了。我意思很简单,若是本王平定了河东的突厥人,这些地盘以后就由本王替父皇守着。突厥人赶跑后要是再来,父皇就不用担心了。”

  唐俭小心翼翼的问道:“可汉王刚才说的是……是河东道诸郡都归你和三公主节制,是这意思吗?”

  “不管是个啥,你是长史,专门研究朝廷的这些个官制什么的。你可以说以后这儿叫都护府,也可以叫都督府,长史尽可发挥你的想象力,反正大体意思如此……”

  “汉王!”唐俭双眉紧蹙,可以说叫愁眉苦脸的发自肺腑的喊了一声。

  “你……你这可是跟陛下,要……要陛下给你封个诸侯王出来啊。你知不知道这在陛下听来,叫什么?”

  “叫什么?难不成叫大逆不道?”

  “既然汉王知道这说法如此惊骇,为何又有此想法呢?你要知道,自汉代设立的三公九卿后,数百年来,已经没有诸侯王了。晋朝的“八王之乱”,更是连同姓王的分封都少之又少了。汉王这么开口,不合大唐的体统,也不合数朝以来的变革。陛下若是开了此口,那是不是晋王、秦王、齐王他们也得重新分一块地盘?”

  “他们现在都在霍邑城里,分不分得到这些地盘,谁都不好说。”

  唐俭看着李智云冷漠的样子,直摇头。

  “汉王,臣恐怕不会向皇上禀告你说的这些话。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汉王跟皇上有何……”唐俭说不下去了,痛心疾首的样子,显见内心是真的痛苦。

  “长史现在回长安,不说也没关系,反正你记着我的话。瞅准时机,你就告诉父皇,我想这种时机会有的。”

  唐俭摇摇头,李智云的话已经让他如芒在背,半响都做不出声。回长安见李渊,说出来,保不准就是惊天动地的事;不说出来,自己就有欺君之罪。

  李智云拍了拍唐俭,“有劳长史了。此事长史慢慢斟酌一二,不必苦恼。本王军情紧急,也不留你,就此别过后,长史一路慢行。”

  唐俭回过神来,知道多说无用,就起身告辞。

  本来急匆匆而来,一身热汗,现在是悻悻然而归,一身冷汗。

  李智云把唐俭送到府邸外后,就留步了。

  看着唐俭远去,李智云回身扫了一眼自己周围的几位。几位刚才也听到了李智云的一席话,但是,此刻面色都有些肃然。

  大家都明白李智云这话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暴,不过,在刚开始那一霎的惊诧后,他们几位都很快的镇定下来了。

  不外乎,大不了,就是要跟朝廷分开干而已。

  大家都是造反起家的,心理上不会有任何的恐惧和害怕。

  “诸位都很淡定嘛。”

  李智云戏谑一笑,往回走。

  马三宝急忙小心谨慎的趋前,问道:“汉王刚才跟唐长史说的话,莫不是真的要准备要……要起事了?”

  “起什么事?我若是起事,还会提前跟父皇打招呼?你脑瓜子聪明一世的人,怎么也糊涂一时了。”

  马三宝诺诺的应着,还是不明白的看着李智云。

  “我是是正儿八经的跟父皇讨封赏,我起什么事。大汉朝不就有西域都护府嘛,我要是解救出大哥二哥他们,你们说说,给我一个都护府又怎地?”

  秦叔宝和程咬金异口同声:“就是,汉王多弄几个郡来,又能守住北方突厥人,皇上应该会允诺的。”

  马三宝急眉愁眼的:“可汉王刚才跟长史说的,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跟长史是怎么说,他不一定会原话照搬着告诉父皇。他会替我想办法把这些话圆过来的。”

  “可汉王的话太惊骇了,长史能理解得到?”

  “长史当然理解得到。长安就这么一个还能帮我说话的人,不说重一点,长史还以为我是闹着玩的。”

  “汉王就不怕皇上误解。”

  “误解了……就更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逆天庶子夺嫡,大唐:逆天庶子夺嫡最新章节,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