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那些后来终结了周朝的权力阶层里是否也包括自家先祖呢?扶苏陷入了沉思。

  见学生突然露出苦涩的表情,江辰不禁眉头微蹙:“你这个表情是什么意思,我哪里说得不对吗?”

  听老师这般问,扶苏马上清醒过来连连摆手回答:“不是的,不是的,江老师您讲得很好。”

  只是他刚才忽然想到些什么事一时失神罢了。”

  听着这话,江辰微微疑惑,目光中带着怀疑。

  “想到什么事情?”

  这家伙看起来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咦,现在不该叫他小子了吧... 这学生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竟然会有这种表情?

  然而他也并不准备再追问。

  “好啦,我们继续讲课吧。”

  “好的。”

  接着,江辰开口:

  尽管阶级力量的共同影响导致两个政权的更迭都发生相似,但是两者背后的动因却是不同的:

  - 在商朝的末期,由于帝辛希望使国家恢复昔日的荣耀从而进行了许多改革,这几乎损害了所有权力集团的核心利益,引发了强烈的反弹。

  - 在周朝,则更多是由众多的贪欲与时代演变所推动:从前奴隶社会逐步迈向封建社会,其中的关键在于对于国家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即便两个时期都是家族掌握国家大权。

  两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对于“国”

  之观念的变化和发展层次。

  “不过相较于制度更为成熟的周朝而言,”

  “商朝时期的君主更像是部落的首领。”

  “他们手中的王权远不如周天子那般强大。”

  “同时,由于周朝分封制的缘故,”

  “在其强盛时期,天子尚能震慑各地的诸侯;”

  “一旦天子势弱,权力不足以威慑各路封国,”

  “那些原本看似温顺的诸侯们,”

  “便会揭开伪装,重显他们的本来面目,”

  “就如同在帝辛统领下的商朝恶狼一般。”

  “事实上,周天子和这些大小诸侯原本属于一个团体,”

  “他们在 ** 帝辛与商朝的过程中并肩作战。

  凭什么姬姓一族成为天下共主,其他人却不行?”

  “因此,周天子势力削弱之后,群雄纷起,局势犹如狼藉。”

  “然而,对于这一点,周武王姬发早在伐商建国时已有防备。”

  “他大范围地将同族成员及亲信分封为诸侯,”

  “以求制衡其他权力阶层,并以此巩固其统治地位。”

  “最初这计策取得一定成效,”

  “使姬姓一族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维持与各诸侯间的均势。”

  “但是这一布局,若遇上能力平庸或者昏聩无道的天子便不复有效。”

  “此时各地方势力将乘虚而入。”

  “加之,随着时间流转,

  过去被委以制衡之责的家族后人逐渐心怀觊觎之念,

  背离了周王室的控制。

  转而加入到分食周朝的阵营中。”

  “这样的一种局势如果未能从早期加以遏制,

  那么它就难以在后期得到控制。”

  “周幽王的例子就是一个明证。”

  听到这里,扶苏感到困惑,似乎他的老师暗示周幽王和商纣王(帝辛)有着相似之处——两位都想改变国运,却又无可奈何地目睹了自己的国家走向衰亡,

  忍不住质疑:

  "老师, 书中记载不是说明他是那位为了取悦 ** 褒姒而不惜烽火戏诸侯的荒淫之君吗?”

  面对学生的问题,江辰老师微笑着说道,

  "你是否认为这就是历史真实面貌?多数不过是史书中所记录的故事罢了."

  扶苏顿悟般思考片刻后回应说。

  "记住我的话,虽然要多读书、读好书,但也莫要尽信书籍中的每一句话。

  因为它们不一定准确无误。

  “ 江辰严肃地警告道:”

  有时它们也并非完全公正。

  “

  他接着举例阐述这个观点,

  "记得你从前痴迷于儒家经典吗?阅读了不少圣人言论并奉其为绝对真理,“江辰质问道,”

  结果证明它们都对吗?”

  “历史和经典文献往往包含了编者和时代的主观倾向,不能单纯作为评价的标准”

  “孔子宽恕并举荐那位逃兵当官的事情如何?还有,孔子倡导恢复周朝时的井田制又如何?”

  “这些话题或许有些遥远了。”

  “我们就聊聊近况吧。”

  “你说的不正是前段时间的事吗。”

  “咸阳城里不是发生了一场儒家自相残杀的丑剧吗?”

  “假如,将来的史书由儒家的士卿撰写的话。”

  “你觉得他们会怎样记载这件事呢?”

  扶苏边听着老师的话,一边默默思考。

  他自幼聪颖过人,瞬间就有了答案。

  苦笑一声,说道:

  “若是写史的是儒家士卿。”

  “大概会尽量美化或直接略过不提。”

  江辰点了点头,道:

  “不错,就是这样。”

  “没有人愿意在史书上留下恶名。”

  “因此,某些重要的事情可能会被忽略。”

  “这也注定,史书上的内容只能参考,不可全信。”

  “帝辛、周幽王如此,日后秦始皇帝恐怕也会一样。”

  江辰刚说完。

  突然,

  扶苏和一旁栅栏边的蒙毅以及隔壁密室中的嬴政都不由愣住了,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在江辰身上。

  “江师,您这句话的意思是?”

  扶苏小心翼翼地问道。

  江辰斜视着他,轻描淡写地说:

  “就是字面意思。”

  扶苏:...

  蒙毅:……

  隔壁嬴政: ……

  一句“字面意思”

  令人无言以对。

  可扶苏显然不甘心就此放弃。

  迎着江辰冷漠的目光,他硬着头皮拱手问:“江师,请为学生解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您不会食言吧?”

  此言一出。

  栅栏旁的蒙毅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暗赞扶苏。

  而隔壁密室中的嬴政也微颔首表示认可。

  不愧是大秦的下一代王者,懂得利用一切有利资源。

  扶苏的成长真是令人欣慰!

  而嬴政若觉得欣慰,

  那被用话术套路住的江辰就感到不快了。

  原本淡然的脸色顿时严肃了起来,深深看着眼前的这位学生。

  心中暗暗感叹,果真是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但换个角度看,

  是不是也说明自己的教导颇有成效?

  那个从前只知道仁义道德、呆头呆脑的学生,

  在自己的 ** 下不仅学会了些小巧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最新章节,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