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使扶苏最终得以在江辰为邻的情况下一同成为囚徒。

  尽管嬴政对这事恼火,但他也发现父子之间尚有一条可交流的纽带。

  虽然时常被儒学之徒所 ** 的上谏令自己头痛,然而当他自己下令时,扶苏依然表现出应有的遵从。

  如他自愿前往天牢,便是明证。

  故此可以说,扶苏尊重自己的皇父,并不因恐惧而避免对话。

  再对比其他儿子们像受惊小鸟般唯恐避之不及,仿佛父亲是噬人猛兽一般,这种态度令嬴政越发迷茫为何当时他会舍弃扶苏而选择他人?

  不论扶苏如何稚嫩天真,毕竟身为长子敢于挺身而出;其余诸子相比之下,则既缺乏身份地位更无可圈点能力,见到自己的时候甚至战战兢兢。

  嬴政对此愈加困惑:难道江辰在狱中所说的关于大秦速亡的话语竟是虚妄?然,仔细思量,那三点确实合理且切合当前大秦局势:

  其一,实施前所未有的 ** 集权改革,打破了延续千年的封建制度,势必导致各方动荡。

  六国旧贵因此受损颇深,绝不愿轻易放手已逝利益,暗自密谋反击复辟。

  其二,商鞅变法使弱小之地迅速成长为强大帝国。

  时代变迁,过往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新的历史要求。

  正如下层结构需要随着潮流演变,若停滞不前便会面临消亡。

  其三,未来 ** 选将极大影响国家命运。

  优秀继承者能振兴家业和稳固江山,而无能君主可能引发速衰。

  对于这三大论断,嬴政深表赞同。

  因此对预言“大秦在他逝世之后或将仅两世即灭”

  的可能性有所相信。

  但关键在于,到底是谁导致了这个结局?这个问题让始皇帝心中十分不快,一声冷笑以泄心中烦躁之意。

  大殿之下的胡亥等人,听到陛下这一声冷哼,感受到了弥漫在整座宫殿中的森严威压,不禁全身一颤。

  他们抬起头来,面带困惑地注视着高坐在上的父皇,暗自揣摩:这是发生了什么事?谁惹得父皇如此生气?

  正在众人疑惑之时,先前退场的蒙毅再次踏入殿内,对上阴沉脸的嬴政恭敬行礼,却不急于开口。

  见此情景,嬴政微微皱眉,知道蒙毅有要事私下禀报,不方便他人知晓。

  考虑到蒙毅一向处事谨慎、机敏,想必此次亦不会无故打扰。

  于是他挥了挥手,低声下令:“好了,诸位皇子回去吧。”

  众人心中不解,却不敢多问,默默跟随指示离开了大殿。

  他们满脑子都是刚刚发生在宫内的种种异常,父皇的态度和突如其来的散朝让他们感到莫名惊诧。

  等到众人离去后,蒙毅才启口道:“陛下,臣已查明近段时间内胡亥公子与何人的往来情况。”

  “说吧。”

  嬴政拂袖说道。

  “乃是中车府令赵高。”

  蒙毅答道,恭敬作揖。

  赵高,这个嬴政亲自选派教导胡亥学习狱法的老师,两人之间的交流本应寻常,但嬴政清楚,以蒙毅的性格断不会没事找事,更不可能为了一般的小事屏退所有皇子。

  用探究的眼神望着下方的蒙毅,嬴政沉声道:“这里面是不是有内情?”

  蒙毅连忙回话:“陛下英明。”

  继而详细道来:“昨天,陛下从天牢回宫后曾令臣将左丞相召进宫。

  之后,李斯离宫时与赵高相遇。

  接着,赵高前往胡亥公子府邸停留至子时方离开;今天早上陛下派人通知几位公子进宫之时,赵高竟提前一刻钟进入胡亥公子住所。”

  听了蒙毅的话,嬴政猛然站起,龙目闪烁着冷冽的目光,觉得事情非常不对劲。

  虽然起初认为赵高和李斯的相遇或许是偶然事件,但随后又去胡亥那里直到午夜,并且在众人前来之前就早早到达府上,这未免太不合常理。

  嬴政知道自己的儿子平日并非好学之人,常常是勉强应付几个时辰便叫苦不迭,这次竟然能熬到午夜,其中必有隐情。

  至于今早忽然入宫请安,想必也是受到某人指点,看到自己换了便服后还提出要微服出巡,这种反常举动越发让他警惕。

  看来,这事儿肯定不是简单的巧合。

  到底是他自己抵挡不住好奇心的驱使,还是赵高暗中授意胡亥打探自己的行动呢?

  另外,毅还报告说:

  在谒者到达宫廷前一刻钟,

  赵高竟已先一步进入了胡亥的府邸。

  是偶然巧合,还是他得到了某种特别消息而特地前往?这些问题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不值得过多在意,但当它们合在一起时就让人感到蹊跷了。

  多年身处高位的经验告诉嬴政:胡亥和李斯之间可能有问题;至于赵高——更毫无疑问有问题!

  “是否查明了李斯、赵高与胡亥三人间具体说了些什么?”

  嬴政的眼神紧紧盯着殿下的蒙毅。

  听了这话,蒙毅摇头答道:

  “陛下,臣无法查得确切情况。”

  “宫门侍从只是隐约听到左丞相与中车府令提及过‘天纵奇才’四个字。”

  “至于中车府令与胡亥交谈的内容则完全未知。”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今日在中车府令前往胡亥府邸之前,胡亥正与几名美姬一起消遣玩耍。”

  “当赵高进入他的府邸之后,”

  “胡亥立刻换下了身上那些轻浮不雅的衣服,并换上整洁得体的新衣去进见陛下。”

  蒙毅的话让大殿之上的嬴政紧皱眉头。

  李斯离开宫殿后竟然跟赵高谈论天纵奇才的事情?

  呵,想必指的就是江辰吧。

  你这个表忠心的左丞相啊,

  朕刚与你谈到江辰的事,

  回头你便找寺人赵高议论去了?

  恐怕你是想派赵高去找江辰吧?

  身为堂堂秦国左丞相,

  就这么畏惧一个年轻人动摇你的地位?

  再说,赵高认为朕遇见一位天赋异禀的人,

  就赶忙跑到胡亥的住处去了?

  然后第二天,胡亥就迫不及待入宫觐见。

  恐怕这是你吩咐的,想要从朕口中获取更多关于江辰的信息。

  再不然……

  又或者另有打算。

  现在又一次在谒者之前来到胡亥家,

  并且在他玩乐过后提醒胡亥更换衣服来进宫,

  这是你在帮衬胡亥,怕他惹陛下不快?

  不,这不像你会做的事!

  至此,嬴政已经想明白了。

  中车府令赵高学着扶苏身边那伙人押宝行事,现在也将宝压在了胡亥这里。

  看来,秦国十八公子中的几位关键人物——左丞相和中车府令已然勾连起来了吗?

  不过,等等,

  一种新的想法涌入嬴政心头,

  甚至令他萌生出杀机的想法。

  看着跪在下方的蒙毅,嬴政寒声发问:

  “假设某一天,”

  “如果快要去陪历代祖先的时候……”

  “假如朕留下遗诏,令长子扶苏继位,”

  “若有人因畏惧未来的清洗而篡改遗诏,

  转而拥护另一位他们能驾驭的大公子即位。

  你以为,这些人会怎样做?”

  一听到这句话,殿下的蒙毅瞬间被震撼,连忙双膝跪倒在地。

  “ ** 万万年永存!……”

  但嬴政抬袖一挥打断了他的话语,

  “不要给朕念这种敷衍谄媚的词儿。”

  “朕当然渴望永垂不朽,但这世间真有不死之仙人,真的有人能千秋万世地存在吗?”

  “刚才的问题,你现在回答。”

  听了始皇帝的这番话,下方的蒙毅低下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冷汗不断从他的额头渗出。

  想了许久,最终他摇了摇头,缓缓答道:“臣认为这种事几乎不可能。”

  “若是陛下您突然去世,恐怕整个咸阳城的王公贵族很快就会知晓。”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篡改陛下的遗诏显然是天方夜谭。”

  对于这话,嬴政冷笑着回应:“但如果朕是在巡行天下途中病倒呢?”

  “那时为保大秦江山的稳定,病情必定会被严密封锁。”

  “若身边有奸佞之人图谋不轨,篡改遗诏岂不是并非绝无可能?”

  ......

  随着皇帝假设的情境越来越复杂,蒙毅的内心愈发忐忑。

  “臣依然认为可能性极小。”

  他说。

  “能跟随陛下巡行之人必为信任至深,哪怕长公子扶苏与其他势力产生矛盾……凭扶苏仁厚的性格应该也不会采取极端手段。”

  “如此一来,不会有人敢篡改遗诏。”

  但蒙毅始终无法相信,居然会有人胆敢修改始皇帝的临终命令。

  “呵呵,那么假如这些人并不受儒士们的待见,与他们结下嫌隙呢?”

  始皇帝又冷笑了起来。

  “你说,奉孔孟之道的长公子扶苏会不会因被儒家人士唆使而采取行动呢?”

  这一假设让蒙毅心慌失措,他知道这在遇见公子扶苏遇到江辰之前确实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儒士们向来擅长蛊惑人心,而扶苏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对圣人教诲敬重有加,这种变数太过惊人和恐惧了。

  不过……

  蒙毅还是强忍心中不安说道:

  “可是,我还是觉得没人敢篡改您的遗诏。”

  “那如果那些是秦国的公子、朝中首屈一指的 ** 或掌管您车队的重要官员呢?”

  赢政的声音带着一丝深沉。

  听到这里,蒙毅顿时目瞪口呆,一时竟说不出一句话。

  “这,这……”

  看着惊愕的他,高处的秦始皇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

  显然蒙毅已经默认了他的说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最新章节,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