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后、临江的一处酒楼中,朱翊钧披挂整齐、手按腰刀,脸色略显阴沉地看着面前笑而不语的徐四。
“挺有本事的啊?本帅什么时候过河、从哪过河你都一清二楚。”
经过短暂的安顿内部之后,朱翊钧精心挑选出三百名精锐可靠的老兵,以邓元飞为副将、自己为主将作为北上进京的队伍。
李荣山则带着剩下的亲兵坐镇南直隶,防备有哪个明军将领装作不知道招安的事情,继续向义军发动进攻骚扰自治会。
要知道由于首功制和极度腐败的卫所制度,现阶段的明军是出了名的不听指挥。
经常是朝廷前脚刚和女真人或蒙古人谈好停战贸易,边军将领后脚就趁机带人出击,四处扫荡没有防备的蒙古部落割人头邀功,
逼得朝廷继续跟异族打下去,使很多安抚、拉拢的手段尽数破灭,大明继续为了几块鸟不拉屎的地皮每年空耗堪称天文数字的军费。
因此虽然义军的招安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允许,朱翊钧还是得提防着有人贪功冒进,南直隶义军的战备状态短时间内不能解除。
除此之外,由于祝广昌这个小号得罪的人实在太多,
为了防止自己在进京的过程中“离奇去世”,朱翊钧决定不按朝廷要求的那样乘船进京。
而是自己和手下们按着兵部的地图研究了半天,尽可能沿着官道、走人多的大路,在陆地上计划出一道极为怪异的扭曲行进路线。
朱翊钧本来自认为这条路线还算安全,结果等他带队来到江边、准备雇佣民船渡河时,一个身穿锦袍的中年人笑呵呵地冲他一拱手。
“珍宝阁徐四恭候大帅驾临!这方圆十里所有的民船都已经被我家老爷买下了,大帅若是想要租船渡江,就请随小人移步吧。”
再次领教到金钱的力量之后,朱翊钧也只能带队跟着那个人中年人前往酒楼。
到楼上一看,徐四果然正披着一件雪白的狐裘等在那里。
那件狐裘油光水滑、雪白柔顺,看上去就像个毛茸茸的雪团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白色的微光,看上去很是诱人。
清儿看得两眼发亮,一脸兴奋地仰头看着朱翊钧、右手使劲拽着他的袖子。
“哥!那个......你看那个......”
朱翊钧被清儿拽得身形一歪,嘴角微微抽搐。
不是,我这儿刚准备兴师问罪呢,您能别这么丢人吗?
“乖,过几天给你弄件比这好一千倍的,先把正事办了。”
清儿很不情愿地撇撇嘴,缩到朱翊钧身后、拉着他的衣角小声咕哝。
“骗人......咱家只在南洋有产业,南洋哪来的白狐狸......”
朱翊钧恨铁不成钢地揉了揉清儿的脑袋,他一个皇帝、还能在这种事上骗自家妹妹?
徐四身上这件狐裘虽然看上去就不是凡品,但还真入不了他朱翊钧的眼,宫里面有的是比这更好的。
几个月之前,朝鲜突然向大明派出了三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朝贡团队,连朝鲜国王的两个儿子都在朝贡队列之内。
那两个王子到了燕京就开始疯狂撒币,从内阁到六部再到都察院,几乎所有影响力够大的朝廷官员都收到了美女、金银、珍贵药材等等诸如此类的礼物。
原来朝鲜国王年事渐高、身体越来越不行,如今已经到了考虑继承人的年纪。
但本应继承王位的王子却突然离奇死亡,现在朝鲜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分别是三王子和五王子。
三王子的优势在于他是庶长子,年富力强、身体健康、样貌俊美,但此人的品性就有些......望之不似人君。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有太多显而易见的恶劣品质和不良嗜好,儒家官僚最不待见的就是这种人。
五王子的优势在于他是王后诞下的嫡子,而且由于十分年幼、还没来得及犯什么错误,在朝鲜文官那里的风评相当良好。
只是他年纪尚小,很多朝鲜大臣担心万一五王子继位之后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朝鲜的王位争夺战就会直接失控,不少人宁愿捏着鼻子请三王子继位。
老国王摆不平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干脆把两位王子和他们的支持者塞进使团一起打发到大明,谁能拿到大明皇帝的圣旨谁就继承王位,试图借大明的绝对权威让所有人闭嘴。
其实对大明来说,谁继承朝鲜王位就是个鼻屎大的事情,其重要程度还不如朱翊钧今天决定临幸哪个妃子。
但近年来,朝鲜趁大明对辽东的掌控力下降,频频派兵蚕食那些原本属于大明的领土,还连收买带威胁地拉拢了一批弱小的女真部落,对大明的态度也有些不恭顺。
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已经看朝鲜不爽很久了,难得有一个继承人问题可以拿捏朝鲜,内阁绝对不会轻易放弃,那两个王子就是花再多银子也是座无用功。
不过朝鲜别的不多,珍贵药材和动物倒是不少,其中三王子送给太后的就是一件狐裘。
哪怕以朱翊钧的见识,那件狐裘也算得上一等一的珍品,这种宝物一出世就会被立刻送到当地权贵手里,绝不是有钱就能弄到的。
正好太后信佛、认为穿这种衣物有伤天和,改天找个借口从太后那儿要过来就是了,只是尺码恐怕不太适合清儿。
朱翊钧扫了一眼圆桌上的酒席,菜色朴实无华却精致鲜亮,其中几个肉菜居然还微微冒着热气,显然是厨子掐着点做好的,现在正好凉到了可以动筷子的程度。
这就说明徐四早知道他会走这条路上京,而且连抵达的大致时间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没点本事怎么给大帅效力呢?手下人刚从辽东给我弄来的稀罕玩意,大的没有了,小的却还多了一件,送给令妹当赔礼了。”
面对朱翊钧的讥讽,徐四没有一点解释的意思,反倒笑呵呵地挥了挥手。
他身旁的侍女立刻抱着另一件狐裘走了过来,这件比徐四身上那件小了很多,但被裁剪成了更适合小女孩穿的款式,看上去似乎正贴合清儿的身形。
“挺有本事的啊?本帅什么时候过河、从哪过河你都一清二楚。”
经过短暂的安顿内部之后,朱翊钧精心挑选出三百名精锐可靠的老兵,以邓元飞为副将、自己为主将作为北上进京的队伍。
李荣山则带着剩下的亲兵坐镇南直隶,防备有哪个明军将领装作不知道招安的事情,继续向义军发动进攻骚扰自治会。
要知道由于首功制和极度腐败的卫所制度,现阶段的明军是出了名的不听指挥。
经常是朝廷前脚刚和女真人或蒙古人谈好停战贸易,边军将领后脚就趁机带人出击,四处扫荡没有防备的蒙古部落割人头邀功,
逼得朝廷继续跟异族打下去,使很多安抚、拉拢的手段尽数破灭,大明继续为了几块鸟不拉屎的地皮每年空耗堪称天文数字的军费。
因此虽然义军的招安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允许,朱翊钧还是得提防着有人贪功冒进,南直隶义军的战备状态短时间内不能解除。
除此之外,由于祝广昌这个小号得罪的人实在太多,
为了防止自己在进京的过程中“离奇去世”,朱翊钧决定不按朝廷要求的那样乘船进京。
而是自己和手下们按着兵部的地图研究了半天,尽可能沿着官道、走人多的大路,在陆地上计划出一道极为怪异的扭曲行进路线。
朱翊钧本来自认为这条路线还算安全,结果等他带队来到江边、准备雇佣民船渡河时,一个身穿锦袍的中年人笑呵呵地冲他一拱手。
“珍宝阁徐四恭候大帅驾临!这方圆十里所有的民船都已经被我家老爷买下了,大帅若是想要租船渡江,就请随小人移步吧。”
再次领教到金钱的力量之后,朱翊钧也只能带队跟着那个人中年人前往酒楼。
到楼上一看,徐四果然正披着一件雪白的狐裘等在那里。
那件狐裘油光水滑、雪白柔顺,看上去就像个毛茸茸的雪团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白色的微光,看上去很是诱人。
清儿看得两眼发亮,一脸兴奋地仰头看着朱翊钧、右手使劲拽着他的袖子。
“哥!那个......你看那个......”
朱翊钧被清儿拽得身形一歪,嘴角微微抽搐。
不是,我这儿刚准备兴师问罪呢,您能别这么丢人吗?
“乖,过几天给你弄件比这好一千倍的,先把正事办了。”
清儿很不情愿地撇撇嘴,缩到朱翊钧身后、拉着他的衣角小声咕哝。
“骗人......咱家只在南洋有产业,南洋哪来的白狐狸......”
朱翊钧恨铁不成钢地揉了揉清儿的脑袋,他一个皇帝、还能在这种事上骗自家妹妹?
徐四身上这件狐裘虽然看上去就不是凡品,但还真入不了他朱翊钧的眼,宫里面有的是比这更好的。
几个月之前,朝鲜突然向大明派出了三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朝贡团队,连朝鲜国王的两个儿子都在朝贡队列之内。
那两个王子到了燕京就开始疯狂撒币,从内阁到六部再到都察院,几乎所有影响力够大的朝廷官员都收到了美女、金银、珍贵药材等等诸如此类的礼物。
原来朝鲜国王年事渐高、身体越来越不行,如今已经到了考虑继承人的年纪。
但本应继承王位的王子却突然离奇死亡,现在朝鲜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分别是三王子和五王子。
三王子的优势在于他是庶长子,年富力强、身体健康、样貌俊美,但此人的品性就有些......望之不似人君。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有太多显而易见的恶劣品质和不良嗜好,儒家官僚最不待见的就是这种人。
五王子的优势在于他是王后诞下的嫡子,而且由于十分年幼、还没来得及犯什么错误,在朝鲜文官那里的风评相当良好。
只是他年纪尚小,很多朝鲜大臣担心万一五王子继位之后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朝鲜的王位争夺战就会直接失控,不少人宁愿捏着鼻子请三王子继位。
老国王摆不平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干脆把两位王子和他们的支持者塞进使团一起打发到大明,谁能拿到大明皇帝的圣旨谁就继承王位,试图借大明的绝对权威让所有人闭嘴。
其实对大明来说,谁继承朝鲜王位就是个鼻屎大的事情,其重要程度还不如朱翊钧今天决定临幸哪个妃子。
但近年来,朝鲜趁大明对辽东的掌控力下降,频频派兵蚕食那些原本属于大明的领土,还连收买带威胁地拉拢了一批弱小的女真部落,对大明的态度也有些不恭顺。
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已经看朝鲜不爽很久了,难得有一个继承人问题可以拿捏朝鲜,内阁绝对不会轻易放弃,那两个王子就是花再多银子也是座无用功。
不过朝鲜别的不多,珍贵药材和动物倒是不少,其中三王子送给太后的就是一件狐裘。
哪怕以朱翊钧的见识,那件狐裘也算得上一等一的珍品,这种宝物一出世就会被立刻送到当地权贵手里,绝不是有钱就能弄到的。
正好太后信佛、认为穿这种衣物有伤天和,改天找个借口从太后那儿要过来就是了,只是尺码恐怕不太适合清儿。
朱翊钧扫了一眼圆桌上的酒席,菜色朴实无华却精致鲜亮,其中几个肉菜居然还微微冒着热气,显然是厨子掐着点做好的,现在正好凉到了可以动筷子的程度。
这就说明徐四早知道他会走这条路上京,而且连抵达的大致时间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没点本事怎么给大帅效力呢?手下人刚从辽东给我弄来的稀罕玩意,大的没有了,小的却还多了一件,送给令妹当赔礼了。”
面对朱翊钧的讥讽,徐四没有一点解释的意思,反倒笑呵呵地挥了挥手。
他身旁的侍女立刻抱着另一件狐裘走了过来,这件比徐四身上那件小了很多,但被裁剪成了更适合小女孩穿的款式,看上去似乎正贴合清儿的身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最新章节,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宝书网!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最新章节,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