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崛起 第174章 商讨变革

小说:大明崛起 作者:一而再 更新时间:2025-01-16 09:42:47 源网站:宝书网
  朱允炆怀着愉悦的心情离开永和宫,他知道,周乔的这一天也必定是美好的。

  看似整个皇宫都是美好的,可是,皇后马灵,得到皇上离开坤宁宫,却进了永和宫的消息之后,心情糟到了极点。

  原来,根本不是马灵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奉天大殿,早朝。

  朱允炆接受了众朝臣的朝拜过后,笑着朝所有人喊道:“众位爱卿,大家早上好”

  傻子都看得出来,今天的皇上心情极好。

  没等有事的朝臣启奏,朱允炆却不按早朝规矩率先说道:“方孝孺方爱卿”

  “臣在”

  “叛军攻打京师之时,朕让你记录那些帮助过朝廷的名单,不管是出钱的,还是出力的,你还记得吗?”

  “臣记得”

  “好,明日大明晚报头版头条,把这些人的名单全部刊登在大明晚报上,方大人你亲自写一篇赞扬他们的文章,还有,你们六部给朕出一个奖励方案,奖赏等级,朕要奖赏他们”

  “遵旨”

  这么大肆高调奖励这些人,是为了陈瑛接下来的工作开展,给百姓一个基调,朝廷是奖罚分明的。

  “兵部侍郎谭翼何在?”

  “臣在”

  “本次平定叛军,涌现出了很多英勇的将士,奖赏的名单可曾列好?”

  “启禀皇上,已经都写好了,只待皇上审核御批”

  “好,工部尚书张国安,纪念碑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

  “启禀皇上,已经开始动工,预计一个月会完成”

  “好,户部尚书卓敬,国土资源部尚书杨士奇,朕让你们两个部门联合统计土地和人口的事情,进展的怎么样了?”

  杨士奇出列拱手道:“启禀皇上,京师土地已经全部进行了统计,目前皇家有土地十九万公顷,士绅手中有土地一共三十一万公顷,还有农户闲散土地,共有十八万多公顷”

  “嗯,卓敬,人口有多少?”

  “启禀皇上,整个京师共有人口六十八万七千余”

  “果然地多人少,整个京师才六十几万人,呵呵,太少了”,朱允炆喃喃自语道,这和他预想的一样,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口,根本没有那么多,整个京师有六十多万人,估计在现在这个星球,也是最大的城市了。

  “卓敬,杨士奇,接下来几个月,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皇家拥有的那些土地,按照京师户籍的人口,那些农户,匠户,军户,凡是没有土地的京城人士,按照人均五亩的土地进行分配”

  “一级一级往下分,府,州,县,村,小队,逐一进行登记分发土地,现在已经快入秋了,粮食已经成熟,把土地分下去以后,告诉老百姓,今年的收成,一半归他们,一半归朝廷,从明年开始,每亩地,统一征税,米二十斤,而且,不管丰收年还是灾年,征税数量不变,有多征缴着,一律属于苛政,百姓可以告官”

  朱允炆说完,奉天大殿内,顿时一片乱哄哄,每亩地征收二十斤米,说实话,并不少,甚至和民间地主家佃户交的租还有些多,交的租多,老百姓能愿意要你的田吗?而且还不分丰年灾年。

  可别小看这二十斤米,这个时期,受生产力低下的影响,每亩地最多只能收获三百多斤米,二十斤米,相当于十五税一,税不算高,却也不低。

  “皇上,这租子是不是......”,卓敬皱着眉头说道,但是话并没有说完。

  “多是吗?呵呵”,朱允炆笑了,继续说道:“听朕说完你们再下结论,每亩地交二十斤米或者当年二十斤米价值的银两,这是每个种地的老百姓一年要交的所有税,再没有其他任何税,什么人头税,徭役税,兵役税,还有其他乱七八糟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统统没有了,你们还觉得多吗?”

  “这......”

  朱允炆的话,再次震惊了所有人,照皇上这么说,不是多,而是太少了。

  可是,没有徭役税,如果朝廷有大型的建筑修建,去哪里找工匠?没有兵役税,那以后谁还当兵?谁还打仗?

  这简直就是乱弹琴。

  “皇上,这不行吧,朝廷每年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光是各级官员的奉银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有军队的军饷,只有这二十斤米,这是万万不行的”,方孝孺一脸担忧地说道。

  “呵呵,方大人,这是农民种地要交的税,还有其他人要交税,那才是朝廷国库的重点”

  “什么人?”

  “商人”

  “商人?”,整个奉天大殿,再次喧哗起来。

  皇帝不是说要鼓励经商吗?现在怎么感觉皇帝要抑商,要支撑整个朝廷的开支,哪有那么多做生意的?看来皇上要征重税啊。

  “什么是商人?其实,铁匠铺也是商人,摆渡的划船人也是商人,算命的是商人,开学堂开武馆的也是商人,只要商品有交换,买卖双方就都是商人”

  “这倒不奇怪,皇上打算收商人多少税?”

  “小本买卖免税,比如在街上摆个小摊那些的,朕要的是做大买卖商人的税”

  “嘶”,大殿内,又是一阵交头接耳,皇上简直就是在乱弹琴。

  “税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两句话也说不明白,总之,征税按照买卖双方的交易额来算,这叫营业税,还有所得税,慢慢来,也不急”

  朱允炆的确是不急,因为接下来出现在大明最大的商业集团,是他控制的。

  “请问皇上,商人征税几何啊?”

  “刚刚农业税大概是十五征一,商业税嘛,也一样,十五征一,简单点说,你做十五两银子的买卖,交一两银子的税”

  这些征税的点,其实朱允炆早就想好了,十五征一,相当于后世的六点多的税,朱允炆觉得很合理。

  “倒是很公道”

  “什么公道啊,明明就是减少税收了”

  “难道今后朝廷国库的开支真的从这里面出吗?”

  “听皇上是这个意思,这是不是对天下的百姓太好了”

  “对商人也太好了,征这么少的税,那些富商不是会更加富有吗?”

  “呵呵”,朱允炆笑着听着这些人的议论,说道:“只要你有能力,我们为什么会怕别人有钱呢,你做的生意越大,给国家交的税也越多,为国家做的贡献也越大,何乐而不为,朕鼓励商人做大做强,但是有一点,不能违法乱纪,不能偷逃税款,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皇上圣明”

  “方大人,把今天朝会说的事情,明日刊登在大明晚报上,至于今后怎么操作,慢慢来,先把这些消息给放出去,也是给老百姓放一些口风”

  “遵旨”,方孝孺拱手应答,说实话,他不看好皇帝的这些改革,甚至......,方孝孺不敢再想下去了。

  方孝孺想阻止,可是想了想,还是作罢了。

  他不想成为天下老百姓的敌人,给老百姓分土地难道不好吗?为天下的商人减少税收,难道不好吗?

  如果他阻止了,他就真成了天下人的敌人了。

  其实方孝孺不是怕,而是想再看一看,自从皇帝以一己之力打败叛军之后,方孝孺已经多皇帝做任何事情,有一种说不清的自信,总觉得皇上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还有一件事情要和大家说一下,昨天,朕已经任命陈瑛为大理寺右少卿,本次阻击叛军,有人帮助朝廷,也有人无动于衷,哼哼,朕奖罚分明,有奖励,便会有惩罚,陈瑛就是这次专项惩戒行动的负责人,朕提前提醒各位,如果到时候有和你们沾亲带故的人,不要来求情,小心吃不到鱼,还沾了一嘴的荤腥”

  朱允炆突然十分严肃的一番话,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皇帝这是要惩罚谁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崛起,大明崛起最新章节,大明崛起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