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赐闻言连忙拱手应诺,同时又开口说道:“陛下,此事还请陛下向礼部方尚书下诏说明此事。”

  朱允炆点了点头,毕竟教坊司归礼部管辖,程序上还是要给方孝儒打声招呼的。

  “对了,水利织布机你们可有什么眉目?”

  听到朱允炆的询问,匠人们连忙拱手说道:“陛下,我等正在改进,力求做到最好。”

  朱允炆听后笑了笑说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你们制作水利纺纱机期间,就没有发现它的大缺点吗?”

  匠人们当即一愣, 当同时有几名匠人恍然大悟一般,却又马上遮掩下去。

  看到眼前的情况,朱允炆轻笑着说道:“既然你们不愿意说,那便让朕来说吧!”

  就在朱允炆准备开口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匠人直接跪在地上对着为首的匠人磕头。

  “师傅,弟子今日不得不违背您的教导了。”

  言毕,又有几名年轻的匠人跪在了地上附和道:“师傅,徒儿不敬了!”

  为首的老匠人闻言苦笑一声,也跪在了朱允炆面前。

  “陛下,都是小老儿的主意,是小老儿不让他们说的!”

  朱允炆见状看向老匠人问道:“你作为师傅,发现水力纺纱机的缺点应该不难吧?”

  “你为何要压下此事,非要朕逼问才肯出言?”

  此时一旁的郑赐和工部官员顿时急了,厉声呵斥起老匠人。

  老匠人则是苦笑一声说道:“陛下,小老儿有罪,请陛下责罚!”

  方才跪地的年轻匠人们则对着朱允炆叩拜道:“陛下,小民愿告知陛下原因,奉还陛下的赏赐,还请陛下赦免师傅的罪过。”

  朱允炆微微皱眉随即坐在一旁的石凳上。

  年轻的匠人们见皇帝默许,当即叩首说道:“陛下,师傅之所以不愿意说出缺点,是为了我们好。”

  “如今这样的水力纺纱机已经是我们尽全力做出来的。”

  “可是它依然又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

  郑赐闻言当即有些急迫地问道:“有什么缺点?你们全力以赴做出来的东西还有缺点?”

  看到郑赐有些急了,朱允炆摆手让郑赐冷静听年轻匠人们说话。

  “陛下、尚书大人,这水力纺纱机确实胜过寻常纺纱机数倍。”

  “可是正如寻常纺纱机用人力,而人力有穷尽。”

  瞬间郑赐明白了陛下和匠人们口中水利纺纱机的缺点。

  人力有穷尽!那么水力就没有穷尽了吗?

  当然有,春夏多雨之际,河流水量充足流速快,水力自然充足。

  可到了秋冬少雨之际,河流进入枯水期,水量不足流速也会变慢,水力自然匮乏。

  依靠水力的纺纱机自然会在秋冬之际运行缓慢。

  在郑赐想明白后,在场的工部官员也都反应过来。

  朱允炆轻笑着点点头对年轻匠人说道:“水力既是水力纺纱机的长处,又是水力纺纱机的短处。”

  “看来你们早就明白了这一点,那你们师傅为何不让你们说呢?”

  年轻匠人们闻言轻叹一口气说道:“师傅说,这水力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事情。”

  “若是主动说了反而会引得诸位大人不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们没有继续往下说,朱允炆则挥手让他们起身,然后神色瞬间变得肃穆。

  “你们应该庆幸你们方才说了出来,否则等朕说出来了,你们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随后朱允炆语重心长地说道:“科技是不断更新发展的,眼下的技术难以克服的困难,可能对于后面的新技术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你们要秉承一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而不是发现问题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或者是去解决掉发现问题的人。”

  “虽然水力纺纱机依旧有缺点,但是它能够大大节省人力。”

  “纵使水力会变弱,运行工作的速度会变慢,但是它克服了之前人力难以匹敌的一点。”

  “只要水流不停,机器不坏,水力纺纱机便能够不停地运作。”

  “这一点是不是人力纺纱难以克服的困难?”

  “可这对水力纺纱却根本不值一提。”

  匠人们闻言纷纷抬头看向朱允炆,眼中满是敬意。

  而朱允炆也看着众人说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犁耙的出现能够方便人们耕作田地。”

  “堤坝沟渠的建设能够帮助人们控制水流更好的灌溉,防备洪水。”

  “正是这些科技在不断推进人们先前发展。”

  “若是如今我们的官员戴着叆叇到先民身前,他们说不定会认为是哪里的神明降世。”

  说话间,朱允炆走到众匠人身前,将还在跪着的他们一一扶起。

  “你们是大明在黑夜里探索的明灯,是大明不断前进发展的先驱。”

  “有人说,圣人出而黄河清!”

  “但是朕今日要说,凡是造福我大明者,人人可为圣人!”

  朱允炆的话不仅把匠人们给惊住了,就连一旁的工部官吏也都万分惊讶。

  郑赐则敏锐地察觉到皇帝的志向可能不仅仅是国泰民安,九州太平。

  “陛下,臣等明白!”

  郑赐一开口,工部官吏和匠人们也都纷纷附和。

  朱允炆有观察了一会儿水力纺纱机的运行工作,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后,又勉励了匠人们几句。

  随着天色渐渐变暗,朱允炆带着人也启程返回皇宫。

  工部官吏和匠人们恭送朱允炆一行离开。

  众年轻匠人此刻心潮澎湃。

  “凡是造福大明者,人人可为圣人!”

  他们重复着这句话,转身便投入到改进水利织布机的工作之中。

  他们的师傅见状轻笑一声,回味着方才皇帝的话。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如此说来他们这些原本不受待见的匠户要被朝廷重视了!

  水力纺纱机的建成,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不只是工匠,还有许多普通百姓都受益颇多。

  而且有了这个先例,在朱允炆的大力支持下,各种新奇东西不断制造出来,大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不仅是武器雄厚,军队强大,更是因为大明经济实力强大,商品琳琅满目,非常实用,周边国家也是纷纷俯首称臣,寻求合作、贸易。

  看着大明终于迈入了盛世,朱允炆对此非常开心、满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最新章节,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