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仅你,连你一家大小、奴仆侍从,也都是必死无疑!你的妻妾女儿,恐怕连进教坊司谋生的机会都没有!

  另外,你们范家的族谱,我都查得一清二楚。

  马上就派人过去。

  保证你们一族彻底灭门,不留一个活口!

  对了,你大概会死得稍微慢点。

  或许会被凌迟处死,或者被剥皮充草才罢休!”

  说着,李景隆摸了摸下巴,意味深长地说道:

  “可惜呀,应天府的锦衣卫高手此刻不在这里。”

  福州这边锦衣卫的手段如何?

  临终前究竟还能挨几刀……啧啧……”

  听闻李景隆此言,

  范老顿时吓得瞪圆了双眼。

  随即浑身颤抖,一头栽倒在地,

  竟然是被吓得晕厥过去。

  见此情形,

  李景隆不禁兴奋地笑出声。

  这种折磨人的体验,确实别有风味!

  这次主动请缨前来,

  假扮锦衣卫抄家灭族,

  果然没有白跑一趟,玩得相当尽兴。

  此刻,

  一群精锐士兵已经完成抄家任务,

  完全按照李景隆的指示行事,

  只要还有气息的,一律抓捕,

  金银财宝也被搜罗殆尽。

  然而,李景隆并未急于离开,

  而是饶有兴趣地四处查看。

  当他看到被围困的范家妻妾时,眼前一亮。

  仔细一看,个个风情万种,各具韵味,

  有的纤足小巧,有的体态丰满……无不身怀绝技!

  即便以李景隆的阅人无数、风月场上的老手,

  此刻也不禁心动不已。

  不禁抚须沉思:

  如果能和朱政打个招呼就更好了,

  这些女子中显然有几个难得一见的尤物。

  若是一刀杀掉实在可惜,

  不如留下养在外面的别院,岂不妙哉?

  退一步讲,尝尝鲜也是不错的。

  要知道,李景隆虽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

  但唯一遗憾的是家中悍妇当道。

  天晓得他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想要享受家中的温柔乡还得偷偷摸摸,

  更别提尝试外面的新鲜滋味。

  这让他苦恼至极。

  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对方是邓愈的女儿,岂是他能轻易抛弃的!

  想到这里,李景隆头疼不已,重重叹了口气,

  兴致全无,挥挥手让手下将她们带走。

  随后调整心态,带领士兵继续行动,

  将其他几家富商的宅邸一并抄检,族人一并拘捕。

  次日,

  福州府衙门前的监斩台上,

  范老等与倭寇勾结的富商依次排列,

  跪在地上,披头散发,瑟瑟发抖。

  台下则聚集了大批愤怒的百姓,

  他们个个怒目而视,恨不得冲上去生吞活剥了台上的众人。

  如今,骠骑大将军朱政奉洪武帝之命率军抗倭,

  先一步抵达福州府剿灭附近海盗的消息,

  已在福州府传得沸沸扬扬!

  诸多名商巨贾与倭寇勾结,侵扰沿海之事早为人知。昔日受人敬仰的大善人范氏一族,竟干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他们暗通倭寇,助纣为虐,致使无数平民家破人亡,其恶行远甚于倭寇本身。此刻,围观的民众无不义愤填膺,怒吼连连。吓得台上的范氏等人魂飞胆裂。

  一旁的官吏们亦面色惨白,冷汗直流。朱政见状,只轻轻摇头。虽说这些人胆小如鼠,但真正与范氏同流合污的毕竟不多,否则早已遭擒。此刻他并无多言,仅淡淡发问:“是否可以行刑?”福州府布政使立刻应允,并遣人宣读范氏罪状。台下民众听罢,齐声高呼“凌迟”,气势震天。

  范氏等人目睹此景,脸色苍白如纸。随即行刑开始,负责的正是朱政手下技艺精湛的子鼠等人,他们下手娴熟精准,令围观者无不叹服。

  朱政深知蓝玉对自己的轻视,于是精心设局。

  从主动出击到被迫撤军,再到陷入重围的危局,每一步都在隐忍、都在演戏,一步步将蓝玉引入早已布好的陷阱。

  待蓝玉深陷其中,悔之晚矣时,朱政的目的已然达成——为隐藏的特种部队争取时间。

  随后,他指挥部队发起突袭,一举扭转战局。

  这绝非蓝玉大意或无能,而是朱政计谋太过高深,令人防不胜防。

  即便换了旁人,恐怕也难逃此局。

  冯胜听闻此事,不禁感慨万千,对朱政的军事才能钦佩不已。

  他断言,未来统率大明百万大军、战无不胜之人,必定是朱政无疑。

  然而,在场的淮西武将却个个面色铁青,心情跌至谷底。

  他们难以接受蓝玉战败的事实,更担忧朱政的崛起对自己地位的影响。

  他们开始担心,朱政是否会让他们变得可有可无?

  李善长虽城府深沉,此刻亦震惊不已。

  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可能给淮西集团带来巨大危机。

  心中忐忑难安。

  淮西集团如今处境堪忧,老朱的意图早已显而易见。

  然而祸不单行,朱政横空出世,不仅才华出众,还让蓝玉相形见绌。

  这无疑是给淮西集团重重一击,使其危机更甚。

  一旦处理不当,他多年的心血恐将付诸东流。

  想到这里,李善长脸色阴沉得似能滴水。

  朱允炆震惊得几乎说不出话,难以置信竟败给了朱政。

  愤怒让他咬牙切齿,满心郁结。

  尤其是想到皇祖父与父亲会对朱政另眼相待,嫉妒几乎让他失控。

  相比之下,徐允恭和李景隆却欣喜若狂。

  徐允恭憧憬着家族复兴的未来,而李景隆则决心与朱政结为盟友,甚至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即便老朱离世,新皇即位后也会重用朱政这样的奇才,李景隆对此深信不疑。

  至于朱元璋,此刻最为欣慰。

  他对朱政击败蓝玉的表现十分满意,尤其是其运筹帷幄和用兵之道,展现了真正的兵法精髓。

  这一切正如他所料。

  他的儿子,果然藏有惊人之举,未令他失望。

  然而,这招后手,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

  这更让他满心欢喜!

  胸怀壮志,文武双全。

  此次演练以及对抗蓝王的表现,堪称扭转乾坤,光彩夺目!

  有这样的佳孙肩负千秋大业,再无他人可堪重任!

  想到这里,朱元璋按捺不住激动,放声大笑。

  接着,得意地转头看着还在发呆的朱标,挑衅般问道:

  “标儿,你觉得呢?胜负尚未可知!”

  听到这话,朱标从震惊中清醒过来。

  回想刚才所有人对朱政的怀疑轻视,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想到朱政能战胜蓝玉。

  不禁感慨万千。

  世人如蝼蚁般喧闹,而真正的雄鹰却独自高飞。

  无疑,朱政就是那翱翔天际的雄鹰。

  而自己反而成了庸碌之辈。

  想到此处,朱标心中五味杂陈。

  他看向朱元璋,诚恳赞叹道:

  “父皇英明,眼光深远,儿臣自愧不如。

  此子天赋异禀,文武兼备,实为罕见。

  其才智不可估量,未来不可限量!”

  “哈哈哈,不错!此子天赋异禀,非凡人所能及!”

  朱元璋听后更加喜悦。

  忍不住叉腰挺腹,得意地扫视众人。

  炫耀之情,不言而喻!

  尤其是当目光落在李善长以及一众淮西武将身上时,看到他们哑口无言的模样,心中倍感畅快。

  恰在此刻,一阵脚步声隐约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朱政从战场归来,神色平和,步伐沉稳地走近。

  跟在他身后的曹震则显得无精打采,蓝玉却不见踪影。

  众人心中虽觉奇怪,但并未多想,目光齐刷刷聚焦于朱政,各有思绪。

  此刻再见朱政,与先前判若两人。

  昔日初见时的印象已荡然无存,连他与蓝玉比试前的模样也截然不同。

  有人认为朱政如一把剑,虽剑鞘未开,锋芒却已隐现;有人觉得他似一座山,看似平缓,实则巍峨;还有人说他像一片海,表面平静,内蕴雷霆。

  在众人注视下,朱政依旧神态自若,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来到老朱面前,恭敬行礼:“末将骠骑卫指挥使朱政,参见陛下。”

  “免礼!”老朱眉开眼笑,看着眼前英姿勃发的朱政,满心欢喜。

  他深知,朱政今日的表现超出了他的期待,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

  经此演武,朱政在军中的威望直线上升,尤其是在与蓝玉对决时胜出,令他在军中声名鹊起,无人敢有异议,三军将士无不敬服,大得人心。

  大明完善的退役军人转业体系进一步巩固了朱政在军中的根基,令百万普通士兵心生感激。

  若未来再有骠骑卫的亲信遍布军队,掌握军权,又有谁能撼动朱政的地位?想到这里,朱元璋觉得为朱政铺路的计划已取得显着进展,只需整顿淮西集团,夺取兵权,便可与标儿摊牌。

  这一日,似乎已近在眼前。

  此时,文官们纷纷开口,唇枪舌剑地指责蓝玉,一副落井下石的模样。

  淮西武将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尽管蓝玉此次失利,但他的地位依旧稳固,仍是淮西派系的核心人物。

  于是众人纷纷反击,场面愈演愈烈。

  李善长见状,无奈地摇头叹息。

  正如他所料,蓝玉的失败对淮西集团而言并非好事。

  此时,已有人按捺不住,跳出来挑衅。

  淮西集团不仅有蓝玉这样的武将,也拥有文官势力。

  尤其在刘伯温去世后,浙东集团受创严重,不少文官转投淮西集团。

  然而,经历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之后,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朱元璋大开杀戒,淮西集团的文官几乎被清扫一空,仅剩寥寥数人。

  此刻,几位幸存的文官站了出来,反驳对蓝玉的指责。

  一时间,会场喧哗混乱。

  朱元璋皱眉怒喝,制止了争吵。

  待场面平静后,他并未提及蓝玉之事,而是指向身旁的朱政,目光如炬地扫视众人,出乎意料地宣布:

  “此次全军大演武,朱政表现优异,深得朕心,理应嘉奖!特晋升朱政为骠骑大将军,授予其统领京营诸营兵马的权力。

  命其全权负责大明伤残及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同时为新成立的大明缉捕治安司挑选人才。

  各相关部门的文武官员务必全力配合,违者严惩!”

  朱元璋的手段,布局针对李善长,李鸾惊恐呼救,父亲救命!

  话音刚落,在场众人无不倒吸冷气,面露震惊之色。

  骠骑大将军?掌握京营诸营兵权?

  此次封赏,实在令人震惊。

  他们深知陛下对亲自抚养长大的朱政极为宠爱。

  今日见其展现的才能,确非凡品。

  然而,这般年纪便跃居高位?

  掌控京营兵马之权,这绝非小事。

  京营数万精锐,足以在城中生变。

  这是帝王专属的权力,连太子朱标都未曾拥有。

  即便他有所求,陛下也不会拒绝,但表面上并未如此安排。

  朱标亦不会触碰此禁忌。

  至于冯胜、蓝玉等明初名将,仅在率军出征时暂时享有此权。

  如今,竟授予朱政!

  尽管陛下言明仅为临时,但这开创先例之举,实难令人置信。

  陛下对这孩子的宠爱与重视,已至极点。

  更何况骠骑大将军的称号!

  这是大明从未有过的事。

  此称号源于西汉,为汉武帝特设,专授冠军侯霍去病。

  如今赐予朱政,二者与汉武帝、霍去病的相似之处,令朝中文武百官、功勋贵族无不神色惊愕。

  众人暗自揣测其中深意。

  然而,虽感震撼,却无人敢直言劝谏。

  文官畏惧触及兵权,早已被太祖皇帝震慑,无意招祸。

  众多武将之中,以耿炳文为代表的一些人向来独善其身,此刻皆默不作声,仿佛此事与己无关。

  冯胜一向不参与朝政,深知明哲保身之道,此刻虽不动声色地望向朱标,却也只是欲言又止,最终什么也没说,低头退开。

  傅友德、王弼等淮西武将对视一眼,似有话要说,却又犹豫不决。

  一直保持低调的李善长突然站起,语气沉稳地说道:“陛下,朱政指挥使天赋异禀,在军事方面堪称奇才。

  但年纪尚轻,资历与经验不足,又无战功可循,如此安排是否妥当?”

  朱元璋听后眯起眼睛,目光锁定神色平静的李善长。

  他明白,这是李善长对他的一次试探。

  朱元璋心中冷笑,面上却从容答道:“年纪小正好磨炼,资历不足可以积累。

  至于战功,日后自会建立。

  若有战事,便让他领兵上阵,若无法胜任,再做调整也不迟。

  而且,节制诸营卫兵马之权仅是临时之策。”

  仅需处理退役军人转业事务,韩国公多虑了!”

  语气虽平静,却坚定不移,不容置疑。

  李善长听后,心中微沉。

  抬眼看向朱元璋,目光游移。

  片刻后,他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李善长开口之际,傅友德、王弼等淮西将领亦鼓起勇气欲表支持。

  但未等他们出声,朱元璋察觉异样,目光凌厉扫过众人。

  气势如洪流决堤,冷声道:

  “何事?”

  声震屋宇,威严逼人!

  瞬息之间,一种君临天下、不可抗拒的气势压向淮西诸将。

  他们被震慑得心惊胆战,面无人色。

  即便蓝玉在此,未败于朱政,尚且难以违抗。

  他们更无此胆量,只能唯唯诺诺应允。

  “陛下英明,我等遵旨!”

  ...

  见状,朱元璋面色稍缓。

  若非时机未到,他早欲立朱政为太孙。

  区区骠骑大将军何足挂齿!

  想到此,朱元璋轻哼一声。

  随即不管他人,牵起朱政的手说道:

  “走,乖孙,回宫!”

  “是!”

  朱政笑着应承,今日收获颇丰。

  达成了借势蓝玉上位的目标,又在军中树立威信,赢得盛名。

  如今,更因老朱赐封的骠骑大将军之职意外获益,这结果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是好事。

  这表明老朱心中已视己为可担大任之人,自己的大明霍去病之路愈发接近终点。

  只需完成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或灭国建功这最后一步,而这一日指日可待,只等郑和凯旋,便可启动谋划已久的计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