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你有什么话说吗?”

  朱成问道。

  他并未刚愎自用,反倒是希望听取来自不同人的意见,说不定就有人指出朱成没有预见的事件。

  “康王殿下,目前赈灾局面虽然良好,但有一点,却也不得不注意。”

  徐达思索少倾,随后开口说道。

  “你说。”

  朱成身体微微前倾,注意力集中。

  “瘟疫。”

  徐达果断的说道。

  “康王殿下虽然注意到瘟疫可能会出现,并且在水源、尸体等等方面进行处理,但是我见到许多流民,在劳作时弄伤身体。”

  “这方面,是不是应该多加考量?”

  “对,有道理。”

  蓝玉随之附和。

  就连朱元璋,对于徐达提出的刁钻角度,也非常赞同。

  “这的确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瘟疫的起因,有可能是伤病!”

  “的确……”

  听到徐达的建议,朱成眼前一亮。

  这还真是他未曾设想过的方向。

  没错。

  因伤成病,病再传染,这种可能性很高。

  而且由病导致的各种衰弱,很可能和伤混在一起,不被发现。

  造船司也好,修路也罢。

  防护措施比较有限。

  虽然不会特别危险,但是大几万、十几万,乃至最后几十万人一起劳作,不出现工伤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关系,暂时不需要在意。”

  朱成洒然一笑。

  如果是之前,他还真的怕瘟疫在城外传染开来,对于前几天的朱成而言,那将是一场灾难。

  但是现在……

  朱成已经不再怕啦。

  徐达想要继续劝阻,但想了想,终究没有说下去,朱成值得信任!!

  ……

  驿站。

  朱元璋三人回到驿站,桌上堆积的奏折越来越多,而朱元璋则是根本懒得看。

  开玩笑。

  他就在汉中,汉中流民的事情,朱元璋比谁都清楚,一片唱衰的奏折,完全没有阅读的意义。

  “哎呀,还是应该弄些流民去应天府。”

  朱元璋又惦记起流民来。

  “那群虫豸,赈灾赈灾不行,让想办法弄些流民过来,和没听见一样。”

  “真没用啊。”

  “不及我儿朱成万中之一。”

  惦记起流民后,朱元璋翻了翻奏折,竟然没有关于如何弄流民去应天的策略。

  真是该死!!

  其实这事……

  在应天的群臣真冤枉,他们都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什么意思。

  谁能想到。

  朱成这边完全控制住流民,甚至还让流民高强度徭役起来。

  朱元璋眼馋这批劳动力。

  “去,写一封书信,将汉中的事情告诉那群虫豸,另外附送一个土豆过去。”

  “喏。”

  徐达应声。

  随后。

  徐达拟定一封书信,将汉中的流民情况,土豆的存在,一一书写清楚。

  发往应天。

  为了彰显土豆的优良,徐达特意选择一个又大又显眼,有那么一丝丝翠绿的土豆!

  一天之后。

  这封书信连带着土豆,也是来到应天府,呈递在朝堂之上。

  ……

  朝堂。

  “父皇又来信了。”

  朱棣撕开信函,急速的打量起来,当看清内容之后,这位阎王殿下猛地揉了揉眼。

  “四弟,汉中之地,是不是快要撑不住了?”

  朱棡见到朱棣的异样,连忙追问道。

  “三哥别急。”

  朱棣顾不上搭理朱棡,一遍又一遍的仔细阅读信函,最终爽朗大笑。

  “哈哈哈,天佑我大明!!”

  群臣惊呆。

  三晋之地如此规模的旱灾,还‘天佑大明’??

  难道是三晋之地的旱灾过于严重,导致燕王殿下疯癫了不成。

  朱棡赶紧抢过信函。

  阅读起来。

  也是连续看了好几遍,随后向锦衣卫确定。

  “这是真的?”

  “没错,千真万确,由徐达大人亲笔书写,指挥使二虎交给臣下。”

  锦衣卫回答道。

  “呼——”

  朱棡长舒一口气,整个人的表情都放松许多。

  站在殿下的胡惟庸猛然感觉到不对劲,为何两位皇子一阵放松的神情??

  难道说是关于三晋之地的流民?

  不应该啊?

  穷尽这位左丞相的大脑,他也想象不出来,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值得两位皇子如此放松。

  “诸位,魏国公发来一封信函,我现在念给大家。”

  朱棣朗声说道。

  随后。

  朱棣将信函的内容念出来,在念完之后的五分钟内,整个金殿鸦雀无声。

  原因为它。

  其内容实在太过震撼!!

  他们还在如火如荼的讨论,如何处理掉流民浪潮、流民来到应天应该怎么做。

  谁曾想到。

  朱成一声不响的将所有流民,全部安置在汉中。

  完啦!

  流民潮已经被处理掉啦,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愧是十三弟。”

  朱棣感慨道。

  这些皇子之中,只有朱标让朱棣佩服,而朱成,则是让朱棣感受到恐惧。

  ——朱成小时候,天天拿朱棣的‘白帽子’开玩笑。

  朱棣哪受得了哦。

  朱棣也不知道,姚广孝在和他见面时,说要送他一顶白帽子这件事,到底咋被朱成知道的。

  当然。

  现在的朱棣,也根本没有造反的念头,和姚广孝也不过才有一面之缘而已。

  “怎么会?”

  胡惟庸站在大殿上,整个人一副失魂落魄的姿态,周围的声音仿佛都离他远去。

  他不解、震撼、同时心中也有一股怨恨。

  该死的!!

  流民浪潮竟然会出现变数,第二批的40万灾民,加上之前的接近10万。

  足足50万灾民,竟然被汉中一个州府安置!

  这怎么可能!?

  康王……

  康王!!

  胡惟庸攥紧拳头,指甲刺痛掌心由不自知。

  如果三晋之地旱灾被如此化解,那他所有的谋划不都付诸一炬了吗?

  造反?

  流民潮不到应天,应天府乱不起来,朱元璋再往回一走,他胡惟庸造个屁的反。

  就算致命不凡,自认朝堂之中,无可和他抗争的对手。

  但那也是局限于臣子的范畴。

  和朱元璋扳手腕??

  想太多。

  必须得乱起来,他胡惟庸才有办法,可是现在,50万灾民在汉中就被处理掉。

  整个大明,可能就怀庆府和汝宁府稍微有些混乱。

  那他妈也远远不到造反的程度。

  完了。

  一切都完了……

  “诸位,来瞧瞧,这土豆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救我大明于水火之中。”

  朱棣好奇且充满激动心情的说道。

  随后。

  锦衣卫取出一枚土豆。

  “哎呀!”

  “这就是亩产3500斤的神物吗??”

  “天赐之物啊!!”

  “真漂亮。”

  “你看着颜色,黄润中略带一丝丝青翠,多么喜人啊!”

  “还有那小嫩芽,就像是刚抽枝的柳树一样,看着令人心旷神怡。”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最新章节,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