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将要崩毁的现实。

  临近夏收之前,粮食储备不多的情况下,接纳50万流民,而且还让他们强体力劳作。

  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不过在看到朱成充满自信的视线后,朱元璋三人不约而同的都没有说什么。

  现在还怀疑朱成,那怕是想多了。

  朱成把造船司放在这里,计划着用流民徭役,如此程度的准备。

  比任何话语都具有说服力。

  只需要静候朱成表演。

  ……

  回到驿站。

  朱元璋沉默不语,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徐达有些害怕。

  之前让朱成逼迫,对于贪污表现的那叫一个兴奋,虽然是演绎。

  但说不准老朱就要借题发挥。

  帝王心思。

  阴晴不定。

  而且朱元璋最近的心情,肯定算不上好。

  蓝玉也是如坐针毡,他白天也招惹过老朱,把22岁的朱成比作23岁去世的霍去病。

  “你说……”

  朱元璋刚一开口,徐达的心就提到嗓子眼里,已经准备好随时滑跪。

  “……要不要弄一批流民去应天,不多,5万就行。”

  “呼——”

  徐达和蓝雨长舒一口气,还行。

  和他们没有关系。

  不过……

  朱元璋竟然有心思,把流民引到应天,也属实让人大跌眼镜。

  之前最怕的事情,就是流民冲到应天。

  对朝廷公信力造成打击。

  同时也没办法处理。

  到时候城外饿死几万人……

  朱元璋头都得大咯。

  可朱元璋看到朱成用流民当劳工,他心也热络啊,平白无故多出的劳动力。

  谁不喜欢?

  而且只要5万,也可以控制。

  “要不,给应天发一封奏折,让文武百官出谋划策,把流民弄过去点?”

  徐达说道。

  “恩恩!!”

  朱元璋说干就干,还真就写了一封,让文武百官往应天弄些流民的奏折。

  ……

  一天后。

  朱元璋这封奏折,也是如期送到应天府,看到这封奏折时,燕王朱棣皱紧了眉头。

  ——奏折上可没具体写朱成的所作所为。

  只是粗略的说,目前流民全部聚集在汉中,被康王朱成暂时接纳。

  然后……

  就是让文武百官商议,怎么从汉中府弄过去几万流民,朱棣左右看不懂,这奏折到底是什么意思。

  现在当务之急,难道不是阻止流民来应天府吗?

  流民不用管,自己就来了。

  还要想办法从汉中弄?

  “三哥,怕不是父皇那里也出了问题,这奏折被调换了吧!!”

  朱棣语重心长的说道。

  “……”

  朱棡闻言,翻了翻白眼。

  怎么可能?

  刚出过监事太监偷盗奏折的事情,所有奏折都由锦衣卫严加看管。

  朱元璋那边,又没有太监。

  完全由锦衣卫负责,奏折怎么可能出问题?

  然后。

  朱棡看了看奏折的内容。

  朱棡:“嗯,应该是出问题了。”

  直到锦衣卫连连解释。

  甚至用二虎作保证,再进行笔迹对照,才让两名皇子彻底相信。

  这奏折就是出自朱元璋之手。

  朱棡:“……”

  朱棣:“……”

  “不然,还是聊聊怎么赈灾吧。”

  “四弟说的对。”

  ——反正流民咋过来,也根本不用讨论,就等着呗,等着等着自然就过来了。

  “咳咳。”

  朱棣清了清嗓子,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大帝,几天时间内,他对朝堂上的感觉就已经很熟悉了。

  “诸位,现在所有流民,都被十三弟,大明康王殿下接纳在汉中。”

  “但无法持续多久。”

  “汉中虽然是产粮大省,但现在却也是下首未至之时,存粮不会太多。”

  “事到如今,怎么办?”

  听到朱棣的话。

  胡惟庸虽然面无表情,但拳头却也已经暗暗攥紧,这正是他最期待的局面。

  ——灾民无法分流,堵在汉中府。

  只要等汉中府崩溃。

  那么流民就会冲向应天,如果用些办法,拖延住朱元璋的脚步,让他回不来……

  啧啧。

  偷到奏折,用掉胡惟庸一张相当强悍的底牌,但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流民的分流已经错过最佳时机。

  越靠近应天,可以分流的州府越来越少,而且在某个州府有粮食吃时,流民也不愿意接受分配。

  而且朱元璋似乎也没有立即分流灾民的意思,或许是奏折被盗,让朱元璋气怒。

  忘记应该怎么正确处理政务??

  不知道。

  胡惟庸只明白,在他的视角中,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那位于金殿之上。

  就连两位皇子都不可触碰的宝座,正在向他招手……

  现在只等汉中崩溃。

  流民大军直奔应天!!

  金殿鸦雀无声。

  最多的提议,还是围绕丈量天下,几乎所有臣子,都在反对丈量天下。

  唯独之前反对丈量天下最多的胡惟庸,此时选择沉默。

  因为他已经有更深的目的……

  一阵扯皮的议论之后。

  又是一封奏折递来,这封奏折同样来自汉中,不过上奏的的人并非朱元璋。

  其实严格意义来说。

  朱元璋往应天发文不能叫奏折。

  这封。

  才是真正意义上,来自于汉中的奏折。

  这封奏折。

  就比朱元璋的更容易读懂,言简意赅的一些内容,朱成接纳灾民。

  同时让灾民服徭役。

  并且保证。

  对所有服徭役的流民,提供相对合理的粮食。

  ——字越少,事越大。

  特么让流民服徭役,提供吃食,倒是没有问题,可汉中的粮食,特定不够用吧?

  原本能撑几天,现在恐怕马上就不够供给流民粮食。

  群臣都不知道说啥了。

  当得知这封奏折的内容后。

  胡惟庸简直是狂喜!!

  如果不是身处金殿,得进行表情管理,恐怕胡惟庸会直接笑出声。

  胡惟庸腹诽着。

  “康王啊康王,你还真是年轻,雁过拔毛都的代价,你真的承受得起?”

  “朱元璋,你也已经老糊涂啦。”

  “明明身处汉中,却还是任由儿子做出错误决定,看起来,这皇帝,也只适合我来做!!”

  胡惟庸微微合眼。

  心中不断计算。

  根据粮税,可以反推收成,他身为左丞相,自然对去年汉中府粮税有了解。

  粮税是5成。

  也就是说,缴纳的粮税,就是汉中府存留的粮食,当然,那是农户存留。

  汉中府粮仓的粮食,历年积累下来的。

  应该只有粮税的三分之一。

  现在距离冬收已经过去接近两个季度,汉中府人口120万……

  40万灾民……

  服徭役……

  随着一阵默算。

  胡惟庸兴奋的睁开眼睛,如果不出意外,3天之内,汉中府的粮食供给,就会出现问题。

  然而。

  胡惟庸还是太保守了,他完全没有想到,朱成对流民到底有多好。

  提供的粮食……

  多的超出他的计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最新章节,大明:老朱跪求我贪污!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