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胡桢又说:

  “恩师,我觉得肯定不是皇上!在朝堂上时,学生仔细端详过,皇上其实很为难啊……所以既不是皇上,也不是李善长,那会是谁呢?恩师啊,这里不得不深思啊!”

  嗯嗯,

  汪广洋也惊醒过来——

  没错!

  不是皇上,也不是李善长,

  那这个人就非常可怕!

  但他又仔细盘点了一遍,所有勋贵,大臣,包括其他藩王,似乎全都没有动机。

  汪广洋忍不住叹息:

  “我也实在想不到,到底是何人啊……”

  ……

  李善长还没回到家,胡惟庸已经追上来,急匆匆地说:

  “相国,你为什么不反对啊?”

  哦?

  “反对什么呀?”

  “相国,这个案子有问题啊!你想啊,华云龙、蓝玉刚刚被查,又都是王爷们告的,怎么一个月不到,王爷又出事了?”

  哦,

  李善长停下来,想了一会儿:

  “你是说?蓝玉?”

  嗯嗯。

  胡惟庸重重点头。

  但李善长却叹了口气:

  “最近也看到了,蓝玉还不是整天花天酒地、遛鸟听曲?他什么也没干啊……”

  这?

  胡惟庸乃是洪武朝最厉害的人,一直就觉得是蓝玉在搞事,但一直抓不到证据,这时也只有摇头。

  但这时,

  他又想到一件事,低声说:

  “相国,御史说是有人投递于其私宅的……相国忘了杨宪的罪状吗?也是有人投递于相国的府邸。我想,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啊?”

  “同一个人?蓝玉?”

  李善长早就想过,但实在无法确定。

  “肯定有这么一个人,也许是同一个人,也许不是……但此人实在可恨!惟庸啊,你以后多找点人手,好好查一查?”

  “是,相国。”

  ……

  十多天后,

  八百里加急传来——

  楚王案一切属实,已经判决执行!

  次日,

  老朱让李进在京城各处张贴榜文。

  整个京城一下子炸锅了,所有人都在奔走相告。

  “楚王被废了!”

  “武昌知府拦截民告御状,已经被杀了!”

  “皇上可真公道啊!”

  “楚王要被圈禁三年啊!”

  “听说案子是有人送到都察院的?”

  “楚王也活该,先打死了人,又拦截告御状的!”

  “皇上最恨拦截告御状!”

  “……”

  这时,

  无论是李善长、汪广洋,虽然对结局一点不意外,却还是感到了震怖。

  而与此同时,

  蓝玉、陆仲亨等人却欢声一片。

  集贤楼上,

  蓝玉休息了好长时间,一听说楚王被废了,于是就约起兄弟们,再次出来乐呵乐呵。

  几个人也都觉得吐了一口恶气、

  “楚王啊楚王,让你害人!”

  “蓝玉,你真的是运气太好!大仇人一下就没了!哈哈哈!”

  “恶人自有恶人磨啊!”

  “这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

  “……”

  蓝玉这段时间也天天在想——

  金龙纹样一定是楚王、周德兴在背后指使的。

  这下好了,

  恶人自有报应!

  哈哈哈,

  他大笑三声,猛地喝了几碗,本来想大骂一顿,好好输出一番,却忽然想起儿子的话——

  “要小心!任何时候都不要伸头!”

  本来满满的兴致,忽然一下子消失了。

  他长叹一声,摇摇头说:

  “算了算了,咱们也不要幸灾乐祸了!省得被锦衣卫看到,上位又说咱们闹事!”

  唉!

  几个人都感觉特别不爽。

  喝了一会儿,大家也就散了。

  蓝玉回到家,左思右想,很想见苏尘一面,却又忍住了。

  毕竟,

  他也不是傻子,藩王和勋贵、浙东和淮西如今已经甩开膀子干了,以后还是少露面,在家里听戏喝酒足够了。

  ……

  与此同时,

  身在铜柳巷宅里的苏尘,耳边却传来了清脆的叮叮声。

  【叮!】

  【恭喜宿主成功反杀楚王,反杀任务完成第一步。】

  【获得奖励:黄金一万两。】

  【特别奖励:暗桩升级,数量*2】

  咦?

  不够啊!

  难道是要把金龙纹案的所有加害者都要反杀一遍,才能得到超级大奖吗?

  不过,

  话说回来,也的确有道理。

  毕竟是三个加害者嘛。

  这也说明,将要得到的奖励一定是特别牛逼的吧?

  干完第一票,

  他决定着手对江夏侯周德兴的反杀。

  周德兴的罪行,主要是他儿子周风是个花花太岁,打死打伤过不少人,都被按下去了,这次的要害是个近期打死了一个乞讨和尚。

  乞讨和尚,也曾经是老朱的职业。

  所以,

  事情就很好办了。

  ……

  次日一大早,

  苏尘刚刚来到中书省,就见都察院那边围着很多人。

  一个老农跪在地上,双手举着一份状纸。老农腰间用麻绳系着,浑身补丁,看上去凄惨无比。

  “唉……”

  “又是一个冤案啊!”

  “告御状……”

  “地方上真的这么黑吗?”

  “……”

  但大多数人也都看得出来:这个案子是告发江夏侯周德兴的。

  所以谁也不敢多嘴。

  正议论间,

  都察院的属吏照例收了状纸,又记下了老农的名字——

  张老六,

  江夏人,

  五十九岁。

  “报案缘由:因江夏读书人李二哥所托,为了十两银子酬劳,将这份状纸送到京城都察院。”

  属吏盘问一会儿,张老六是一概不知,一口湖北土话也是听不清楚,只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一路都是乞讨过来的。

  案子收了,

  大家也才确定——

  这就是个典型的告御状案子。

  一个士子写了状纸,但不敢呈送,所谓的“李二哥”多半也是托名。于是用十两银子,让一个乞丐送来京城。

  众人叹息之中,老农一个人走了。

  这时,

  苏尘忍不住笑了一笑——

  牛逼的!

  这些暗桩个个都有本事,绝对都是一流的!

  同时,

  他也想笑——

  这些官员都看不出来,这个案子炸裂的地方是被打死的是个乞讨和尚,又是叫花子送来的。

  乞讨和尚和叫花子,这两个词多么富有戏剧性,他们竟然一点看不出来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最新章节,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