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原先定好的展馆,徐耀和陈旭便来到李月旁边。

  李月为他们介绍,今天负责的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秀芝老师。

  几人闲聊几句,等到赵导喊开始便做好准备。

  徐耀和李月一边跟着曹秀芝走,一边听她介绍。

  “蜀绣,又被称之为川绣,起源于川西平原,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华夏四大名绣之一。最初流行于民间,实在丝绸及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

  曹秀芝边带大家参观边介绍道:“蜀绣主要以针法见长,共有12大类132种针法。”

  “......”

  “像我家也能勉强算是蜀绣世家了,我外婆、妈妈都是从事蜀绣行业的,我从小就在绷子下长大,有记忆起从在接触丝线、图案,耳濡目染下对于蜀绣有很深厚的感情。”

  曹秀芝属于是家族传承,对蜀绣非常有感情,介绍得十分详细。

  李月惊叹道:“所以曹老师,要是从你五六岁开始算的话,你从事蜀绣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这太厉害了。”

  “曹老师这样的,真正属于能工巧匠了。”徐耀对手艺人也非常尊重,真诚夸赞道。

  “呵呵,既有家庭的影响,也有自己比较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才能坚持这么久。如果不喜欢蜀绣的话,可能我十多岁就不会干这个了。”曹秀芝笑呵呵道,语气中很有感叹。

  这种工艺,长时间做是非常劳心劳力的,如果没有一腔热爱,一般人很难坚持下来。

  “曹老师,我也是容城人,但在来你这里之前,其实一直都对我们本地的蜀绣并不了解,甚至都没怎么听说过...”徐耀叹息道,语气中很是遗憾和可惜。

  曹秀芝点点头道:“是啊,这种现象现在很普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占领更大的市场,挤压传统的生存空间,我年轻的时候还很不满意,觉得机器的始终没有我们人做的好。”

  李月和徐耀认真地看着她,等她接着说道:“后面经历了更多,其实也想明白了,这是潮流,也是趋势。手工艺品当然好,但是对我们老百姓来说,价格还是太贵了,平时根本消费不起。”

  “就算在以前,我们很多的物品其实都是达官贵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平民百姓又几个能用得上呢?”

  “所以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大行其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徐耀对曹秀芝的格局也很是尊重,她看得很开,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很低的位置上。

  在长时间的工作当中,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感受,而不仅仅是从业者本身。

  其实容城这边,也还有许多家传承蜀绣的,但曹秀芝的热爱,她的格局,使得她成为其中翘楚,名气最大,口碑最好。

  李月也明白曹秀芝的意思,认可地点头道:“确实,我想我们节目宣扬非遗文化的意义,除了进一步保护各种非遗技艺以外,也能够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变迁,见证我们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李月不愧是当家花旦,言谈举止非常有水平。

  等曹秀芝将蜀绣介绍的差不多的时候,李月才按照之前定好的流程,将话锋转到徐耀身上。

  “徐耀老师,你就是容城人,想问问你对家乡的非遗文化有没有什么体会呢?”

  “呵呵,之前都是听过,但完全没有像是今天这样大开眼界的机会,经过曹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也是对我们的蜀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从事相关行业的各位老师们,也是致以最高的崇敬。”

  李月笑着接过话头道:“徐老师是优秀的创作型歌手,又是容城人,在我们《音为非遗》节目上,应该是很适合为其写一首歌,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听一首新歌呢?”

  这都是既定的流程,徐耀没有犹豫点头道:“刚好最近有些灵感,可以试试。”

  伴奏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节目组也安排、协调好了专门的场地,等所有人坐下后,便开始放伴奏。

  跟着节奏,徐耀唱了起来:

  “君可见刺绣每一针 有人为你疼

  君可见牡丹开一生 有人为你等

  江河入海奔 万物为谁春

  明月照不尽离别人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 四月绣花针

  羽毛扇遥指千军阵 锦缎裁几寸

  看铁马踏冰河 丝线缝韶华

  红尘千帐灯

  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

  当徐耀唱出来的时候,无论是身旁的曹秀芝、李月,还是在负责拍摄赵鹏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此时都像是一道电流穿过身体,猛然间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是徐耀自己写的词和曲?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呀?”

  曹秀芝原本只是按照央台的节奏,配合节目录制,对所谓的新歌宣扬蜀绣文化并没有太大的期望。

  但此时此刻,她有些难以置信地拉着李月的手,她虽然文化不算高,但经验丰富,自然能够听出歌曲的好坏,这首歌的质量超过了她以前听的大部分歌曲。

  更重要的是,光凭借这首歌的前面一小部分,就将蜀绣、容城的历史与文化阐述得引人入胜。

  “对的,徐耀从出道以来,一直都坚持自己写词编曲,还从没有请过别人。”

  “徐耀老师真厉害啊!这首歌也太好了吧。”陪同的张部长可是人大的高材生,自然能够品味出歌词的妙处。

  “李月老师,据我们所知,我们月初才最终定下来我们容城录制吧,当时徐耀老师还在参加《歌手》节目?也就是说,其实满打满算,他也才准备大半个月?”张遂想到这点,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李月点点头:“准确来说,徐耀肯定没有花太长时间,毕竟除了你们容城这边以外,我们还有其他几个地点和非遗,徐耀这边都准备了,平均来说,他一首歌曲只用了三四天时间。”

  “厉害!”张遂此刻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说哪个领域都有人才,有天才,这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但他已经有些难以想象,徐耀这首歌一出,将对容城的文旅发展,大家对蜀绣的关注会有多大的助推!

  “不愧是央台,请出了徐耀老师这尊厉害人物!”张遂笑呵呵地夸道。

  这一下,他对徐耀写容城的歌有了更多的信心。

  “红烛枕五月花叶深 六月杏花村

  红酥手青丝万千根 姻缘多一分

  等残阳照孤影 牡丹染铜樽

  满城牧笛声

  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

  君可见刺绣每一针 有人为你疼

  君可见牡丹开一生 有人为你等

  江河入海奔 万物为谁春

  明月照不尽离别人”

  听到这里,赵导也有些蒙圈了,问到身边的副导演道:“现在的音乐学院这么厉害吗?徐耀写歌好我也就认了,歌词也这么合适?”

  副导演也是点点头:“之前我对这年轻的歌手还有些不信任呢,现在完全没有想到他这么厉害。”

  “呵呵,不愧是台长亲自点的将,确实有两把刷子。”赵导笑呵呵道。

  副导演诧异道:“赵导,你说徐耀是陈台长亲自定的啊?但是他不是才出道不久吗?”

  “你呀,是太久没关注娱乐圈了,虽然这徐耀出道才几个月,但每首歌都很能打,特别是之前连出了几首华夏风的歌曲,这才入了陈台的眼。”赵导叼了一杆烟,乐呵呵道。

  “你知道我的,工作完了就喜欢钓钓鱼,打打牌,对其他的确实不怎么关注,我开始还纳闷,这次怎么换歌手呢,毕竟我对他还不了解。”

  “现在知道就行了,对徐耀满意吧?”

  “那肯定呀,这样的才华确实很强!”

  李月算是感受最深的,她被很多观众称为才女,并不是没有缘由的,毕竟她的文学功底在主持人中也是极为难得的。

  “歌词中巧妙地融入了多个典故和文化元素,不仅展现了蜀绣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还表达了绣娘对丈夫和家国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比如,看铁马冰河就化用了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还有山水一程风雪再一程化用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翠竹泣墨痕化用《湘夫人》传说典故。”

  陈旭惊讶道:“虽然不是很明白,但确实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徐耀不是说自己没啥文化吗?”

  李月则笑道:“看到出来,徐耀老师是很谦虚的一个人,他这么说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是没文化,哪里能写得出这么多好歌,特别是歌词,没有一定文化底蕴是写不出来的。”

  陈旭听到李月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

  徐耀完全投入到歌里面,倒没有关注台下众人的反应:

  “君可见刺绣又一针 有人为你疼

  君可见夏雨秋风 有人为你等

  ......

  翠竹泣墨痕 锦书画不成

  情针意线绣不尽 鸳鸯枕”

  一曲唱罢,场下众人都是由衷地鼓掌。

  太好听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收养双胞胎开始成就文娱天王,从收养双胞胎开始成就文娱天王最新章节,从收养双胞胎开始成就文娱天王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