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王芳芳做出回答,“在我家算是嫁闺女。”

  大伙儿听明白了,她的意思就是说在她们当地女方父母收下彩礼钱算是卖闺女,但在她们家不一样,依旧算是嫁闺女。

  不管她是真心还是假意,这句话都足以让孙秀感到高兴,“就按你说的办,彩礼六千六,我们一分钱不拿,都给两个孩子。”

  听到这话,李海涛及其家人不由得露出兴奋表情。

  这倒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这门亲事算是成了。

  接下来两家大人就结婚日子商议起来。

  李海涛的家人希望两人能尽快结婚,最好是在今年,孙秀两口子表示今年不行,最早都要在明年年底。

  没办法,要是今年结婚,大伙儿给李菊准备的庞大嫁妆就不好给了。

  根据李旭做出的推测,最迟明年年底,自家的情况就会暴露出去,到时候给的嫁妆再怎么庞大都没事。

  看到孙秀夫妻坚持要把结婚时间定在明年年底,李成材两口子只能无奈的答应下来。

  这时李晨起身走到屋外,把正在伸长脖子朝屋里看的小辈们撵回房间,告诉他们没人叫不准出来。

  小辈们闷闷不乐的离开后,李晨对坐在上首的父母点了点头。

  收到信号的李家康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盒子,又示意李平将其放到李成材两口子面前。

  李海涛的家人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只见李成材对着盒子迟疑道,“这是?”

  李家康解释道,“这是一块男士手表,也是我闺女嫁妆中的一部分,海涛可以把这块手表先给戴上。”

  这就是年前李家兄弟带回来,专门给李菊未来丈夫准备的那块手表。

  这么做是为了安李成材两口子的心,也是为了展示自家实力。

  毕竟亲事都定下来了,有些事情再做隐瞒,那就太不礼貌了。

  李成材一愣,“这合适吗?”

  “合适,放心戴吧,剩下的嫁妆还没准备齐全,结婚之前再告诉你们。”

  见他这么说,李成材便将盒子打开。

  看到里面装着的精致手表,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道念头,这块手表不便宜。

  看了下手表上的英文字母,他发现自己居然不认识这个牌子。

  不过为了防止丢脸,他就没多问,直接把表放到李海涛面前。

  见此情景,李家康缓缓开口,“这块手表是从香港买来的,价格不便宜,海涛,戴的时候小心一点。”

  “嗯?”李海涛及其家人都有些傻眼,“香港?”

  “对,我家在香港有一个亲戚,我的三个儿子就在帮他打理生意上的事。”

  听到这话,李成材和李成梁的眼睛瞬间变得红了起来。

  因为从这句话中他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李家康的香港亲戚比较有钱,而且对他们一家十分照顾。

  作为官场上的人,李成材二人当然有一颗奋发向上的心。

  然而在官场上,只有心是没用的,以他们的家庭情况和自身能力,现在的位置差不多是他们的极限了。

  而李家康的港商亲戚却是让他们看到了职级晋升的希望。

  你说他们能不激动吗?

  不过好在他们没有被这个消息冲昏头脑,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只见李成材努力的装出一副镇定样子,开口说道,“李大哥,你们还是把表拿回去吧,这么贵重的东西,万一出现闪失,我们不好交代。”

  这块手表是李菊的嫁妆,结婚当天是要露面的。

  要是有个闪失,他担心李家康一家会生气。

  “没事,戴着吧。”李家康好笑的摆了摆手,“这东西是贵重,但又没你想的那么贵重,我提醒海涛,不过是让他有个数罢了。”

  李成材嘴角一抽,他有些明白了,这是在对自己一家秀肌肉啊。

  听听这话说的,这不就是在说这块手表对你家来说不算什么嘛。

  此时李成材在心里打定主意,回去就找人咨询这块手表的牌子和价格。

  他倒是要看看这肌肉究竟有多结实。

  接着他对李海涛叮嘱道,“海涛,一定要把手表给看严实了,千万不能让它出现闪失,知道没?”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李海涛一边说着一边把表戴到手上,然后恭敬的看向李家康两口子,“谢谢伯伯、伯母。”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么客气。”回了一句后,孙秀吩咐道,“老大,给海涛好好介绍一下咱们家的情况。”

  之前李平把自家成员介绍的相当粗糙,只介绍了各自姓名以及跟李菊的关系,其它的一概没提。

  现在李海涛和李菊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自然要介绍的详细一点。

  其实这里的详细指的就是把各自的职业给加上去,比如李平自己,职业是在外面帮表哥打理生意。

  胡桂兰的职业是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李梅的职业是本县二把手。

  没错,去年李梅又升了一级,现在她的行政级别是十三级。

  对李海涛的家人来说,今天他们真是小刀剌屁股——开了眼了。

  虽说他们不知道李梅的具体年龄,但从她的面相上看,可以肯定她最多不会超过四十岁。

  一个女人,在这个年龄担任县长一职,真够离谱的。

  他们就算用屁股想都能猜出来,李家的实力绝不是只有明面上这么一点。

  别人不清楚想走到这一步有多困难,他们清楚。

  要知道李成材和李成梁兄弟俩都四十多了,如今也才是个科级。

  可以说想达到李梅这个级别,光有能力是不行的,还要有人支持才行。

  想到这里,李成材心里一惊。

  因为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李梅有个港商亲戚,她是怎么升这么快的?

  按理来说前些年她应该在受罪才是,即便后来平反,政府给她补偿,也不可能让她一下跃升这么多级。

  除非前些年她压根就没有遭罪,一直在官场里面。

  如果这个猜想属实,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没人知道李梅有个港商亲戚,另一种是支持她的人来头太大了,大到即便别人知道这个事,也没人敢动他。

  李成材认真琢磨了下,他觉得李梅的情况应该不属于后者,而是属于前者。

  “李大哥,外人是不是不知道你们家有一个港商亲戚?”

  李家康惊讶的看了过去,你脑子够灵活的啊,“对,当年我家这门亲戚为躲避战乱一路南逃,我家的人一直以为他们死在路上了,谁成想他们一家居然逃到了香港;两年前我那个表侄跟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怕惹来麻烦,直到现在都没敢跟外人说。”

  李成材暗道一声果然,脸上露出灿烂笑容,吹捧道,“这就叫吉人自有天相。”

  听到这话,李家康十分配合的哈哈大笑起来。

  孙秀趁机说道,“老三,去把孩子们叫出来,让几个大的通知城里亲戚,明天晚上我家摆酒设宴,你去孙家滩一趟,把消息告诉你两个舅舅。”

  李晨应了一声,当即向外走去。

  屋里的人很快就见到门口又伸进来数个小脑袋。

  李家康停下大笑,对李海涛的家人说道,“你们先别急着走,在这多待两天,明天晚上我们会邀请亲朋好友过来,请他们为小菊和海涛的亲事做个见证。”

  李海涛的家人当然不会拒绝这件事,甚至他们还想出一份力。

  只见李成材沉吟道,“李大哥,酒席算我们一份,花多少钱你告诉我,到时候我把钱给你。”

  李家康摇头说道,“心意我领了,钱就算了,这点钱我们出的起。”

  见他这么说,李成材夫妻继续相劝。

  李家康两口子自然是连连拒绝。

  双方争执了好一会儿,李家康两口子才取得胜利。

  其实他俩挺无奈的,为了不让李成材夫妻多想,只能跟他们磨嘴皮子。

  不然他俩只需说出酒席预算,李成材夫妻就得立马闭嘴。

  李海涛及其家人在李家老宅待了整整一天,午饭和晚饭都是在这吃的。

  等他们离开,李家康等人才开始忙活事情,安排酒席事宜。

  这次的酒席可谓是丰盛至极,桌面上基本见不到蔬菜的影子,有的只是鸡鸭鱼肉,酒用的也是上好汾酒。

  这样的席面摆了好几十桌,客人分了三波才坐完。

  这幅场景让亲朋好友对李家的财大气粗有了一个清醒的认知,同时他们也认识到李家人对李菊的宠爱程度究竟有多高。

  要知道很多家庭的结婚酒席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李家却只是用这样的酒席来招待给李菊亲事做见证的亲友。

  李海涛及其家人当时就被震住了。

  等回过神,李成材夫妻的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种名叫庆幸的情绪。

  还好当时李家康两口子没答应自己的出钱请求,不然这会儿自己非得后悔到撞墙不可。

  酒席后的第三天,李旭一行人坐上汽车前往市火车站。

  到了武汉,把李菊几人送到学校,李家兄弟和李海涛的家人就去宾馆开房,等待火车的开动时间。

  李海涛的家人先一步坐上火车,几经辗转,他们才回到扬州。

  在家里休息一整夜,精力恢复大半的李成材没有去单位上班,而是来到了扬州手表厂。

  李成材大小是个领导,即便没有介绍信,手表厂也派人接待了他。

  当得知他的来意后,接待人员二话没说,直接带他找到厂里的技术员。

  李成材从兜里掏出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纸张递给技术员,客气的说道,“这上面的名字是一个手表牌子,麻烦您看看认不认识。”

  技术员接过纸张将其展开,只看了一眼,他就笑了起来,“认识,这个牌子叫百达翡丽,是瑞士着名钟表品牌,在国际钟表行业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李成材不由得露出惊愕表情,“照您这么说,这个牌子的手表不便宜?”

  技术员忍不住失笑出声,“这个牌子的手表在咱们国内根本就没卖的,你说它是贵还是便宜?”

  这年头但凡是要用外汇才能买到的东西,就没有便宜一说。

  李成材明白他的意思,连忙说道,“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即便在国外买也很贵吗?”

  “很贵,这么说吧,如果是在香港,这个牌子的表就没有低于五万港币的,我说的五万港币指的是贬值前的港币,要是换成现在,我估摸着最便宜也得个七万港币。”

  现在的港币价值跟当初李旭购买手表时候的港币价值比起来又降了一些。

  李成材听得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了,连忙将李海涛的那块手表造型描述出来,然后问道,“您知道我描述的这块手表在香港的售价吗?”

  “你说的这块手表我没见过,应该是去年刚生产出来的。”技术员摇头说道,“你能把手表的外型描述的这么清楚,肯定是近距离接触过,既然你这么好奇,当时怎么不咨询表主?”

  李成材苦着脸道,“表主不说,他只说那块表很贵重。”

  “他没说错,确实很贵重。”接着技术员问道,“你还有别的事吗,要是没有,我就去忙活了?”

  “还有一件事,要是有人一口气购买十多块这个牌子的表,而且对待这个表是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您觉得对方得有多少身家?”

  跟李家康一家相处好几天,李成材不仅看到了他们手上戴着的手表,还看到了他们对待那些手表的态度。

  这些情况让他一度觉得这个牌子的手表似乎并不值钱。

  技术员顿时笑了起来,“您如果认识这种人,麻烦给我介绍一下,或者您帮忙传个话,问问对方愿不愿意借一块表给我们厂研究研究。”

  “认识是认识,不过人家不是咱们这的人,我就算想介绍给您,那也是有心无力;现在轮到您回答我的问题了。”

  技术员表现得十分失落,说话都显得有气无力,“你说的那个人是香港人?”

  李成材想了想,然后轻“嗯”一声。

  “在香港,敢买百达翡丽的人,起码有几百万身家,像你说的那种情况,我觉得身家至少达到五千万。”

  得到回答的李成材就这样晕晕乎乎、跌跌绊绊的回家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六零:一重浪灭一重生,穿越六零:一重浪灭一重生最新章节,穿越六零:一重浪灭一重生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