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棍的活不好干。”汤老爷子摇头晃脑,“当二把手要选精明能干的,边棍的任务是帮把头照顾好所有人,甄佳胆大心细,最适合干这个。”

  其实不用汤老爷子解释白杜鹃也能理解。

  昂帮爷爷不是不够精明,而是年纪太大,总不好让他照顾别人。

  “要当边棍还得有人品,甄佳的人品绝对没得说,我敢用我这条命担保。”汤老爷子拍着胸脯。

  “那……昂帮爷爷当不成边棍,咱们挖参队里还有负责什么的?”白杜鹃问。

  “还有腰棍、初把和端锅的。”

  初把这个词一听就能懂。

  初把就跟打猎队伍里的“蹓趟子”是一回事。

  担任蹓趟子任务的就是“初把”,也就是第一次上山的半拉子。

  挖参行当里的“初把”也有叫“雏把”的。

  以前的人上山挖参,当“初把”的都是小伙计,或是年龄小的半大孩子。

  把这样的人安排在初把上,也就是在山里行走时排在最后头,这是对于他的安全考虑。

  把头、边棍、腰棍都在前面走,趟到什么毒虫、蛇、野兽什么的都被吓跑了,初把在后头才不容易出意外。

  “昂帮这老不死的就当个腰棍吧。”汤老爷子摸着下巴一脸坏笑。

  “让我当腰棍可以,遇到危险可别吵吵让我来救你。”昂帮从仓库里拿出挖参的工具扔在地上。

  “你不想当腰棍,那你当想什么?”汤老爷子问。

  昂帮拍了拍手上的灰,“你别唬我不懂这行,腰棍就是你们这行里头的伙计,人多的时候放山,当腰棍的最多能有二十多个人,在山里头一字排开趟草找参,这活是个苦差事,我眼神不好,别指望我。”

  “那你就只能当端锅的了,反正你休想当初把,能当初把的只有杜鹃。”

  “端锅的是干什么的?”白杜鹃问。

  “端锅就是你们打猎行当里头看窝棚的,还要负责做饭。”汤老爷子道,“让他去看窝棚我没意见,但是让他做饭……杜鹃你觉得怎么样?”

  白杜鹃想起上回打鹿围的时候,昂帮老爷子推荐给他们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黑暗料理”。

  “汤爷爷你吃过昂帮爷爷亲手做的饭吗?”白杜鹃问。

  汤老爷子摇头。

  “我吃过。”甄佳走过来,也把从仓库找到的工具扔在地上。

  “甄佳婆婆吃过的是什么?”白杜鹃很想知道甄佳吃的是否是黑暗料理。

  “是阿素木。”甄佳婆婆道,“现杀的狍子后取出肝脏,用刀切成薄片后撒盐生食。”

  汤老爷子:???

  这种饭还需要做吗?

  这简直跟直接生啃差不多。

  “还吃过生骨髓。”甄佳回忆道,“冬天的时候熊腿骨髓就像凝脂一样,吸着吃。”

  白杜鹃不禁肃然起敬,“甄佳婆婆,你是好样的。”

  甄佳笑起来,“这算什么,我爷爷那代人举行萨满仪式祭天时要宰杀黑猪,取新鲜猪血盛于木碗供奉神灵,仪式结束后木碗里的血凝结成块,族人分食生血。”

  汤老爷子点头,“这个我知道一点,好像是清代的规定,牲血必生饮,以通神意。”

  白杜鹃暗暗咋舌。

  难怪甄佳婆婆和昂帮爷爷关系好,他们祖辈的生存环境都差不多。

  甄佳继续道,“我们以前祭祖的供品都要摆放生猪肉条,生鸡胸,仪式后切碎拌盐生食,跟昂帮叔他们鄂伦春的做法差不多……不过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塔拉克哈,冬季凿冰捕得鲟鱼,取鱼脊肉切成薄片,蘸野山韭和盐末生食。”

  (此道菜也叫生鱼脍,生食寄生虫感染率高达52%,各位小伙伴不要轻易尝试。)

  昂帮道,“我最喜欢生狍肾片,嚼着吃在嘴里脆响。”

  汤老爷子瞪着眼睛捂着嘴,“你就不能吃点熟食?”

  “熟食我也吃,但生狍肾片可不是普通好物,在我们族中凡是结婚的新郎都会当众生吃这个,象征着生育能力……你看我常吃这些,我这身板!!”

  昂帮举起胳膊,亮出肌肉给汤老爷子看。

  汤老爷子心塞。

  这些人里头,属他身体最差。

  (据《鄂伦春风俗志》中的说法,切割狍肾的时候,要带输尿管,故此嚼食脆响,小伙伴们请不要盲目尝试!!非要尝试的话我也不能从你们嘴里夺……自重!)

  “鹃儿吃过昂帮叔做过的菜吗?” 甄佳问。

  “吃过一回,鹿的生肝片。”提起这事,白杜鹃整张脸都皱了起来,“新鲜的鹿肝切薄片,蘸着野果的果酱生食。”

  甄佳乐不可支,“看来这道菜不合你的口味。”

  “咱们端锅的还是找别人吧,别让昂帮爷爷做饭了,我有几个合适的人选。“白杜鹃提起上次打猎时爷爷选的那几个人,“他们都是方驼子大队的,有个叫乔奋斗的,上次就是他看窝棚,做的饭菜也都很不错,他有个妻弟叫郑永强,是蹓趟子的新手,话有点多,不过人还是挺不错的。”

  汤老爷子问昂帮和甄佳,“你们觉得呢?”

  两人道,“你是把头,听你的,我们没意见。”

  “行,那就找这两个人来吧,咱们这次也不会走的太远,在山里顶多待一个月左右,不需要太多人。”汤老爷子道。

  “我还要带一个人。”甄佳突然道。

  汤老爷子一愣,“你要带谁?”

  “我的一个侄子,叫甄阿林,他明天会来给我们送马,到时咱们几个骑马进山。”

  “每人都有马?”白杜鹃听说能骑马眼睛都亮了。

  “对啊,你会骑马吗?”甄佳问。

  白杜鹃摇头,“不过我应该学得会。”

  她家里虽然有头驴,可惜那头驴根本不让人骑。

  甄佳算了算人数,“咱们一共八个人,一共八匹马,不过小汤你这腿能骑马吗?不能的话让你孙子带你。”

  “你别小看人,我这腿是瘸了,不是残了!”汤老爷子把腿拍的啪啪响,“你还是多关心下杜鹃吧。”

  “你孙子会骑马?”甄佳问。

  “……好像……不会。”汤老爷子差点忘了,汤鸣浩也不会骑马。

  “等明天马来了,先让鹃儿和鸣浩熟悉一下。”

  四人正在院里说话,白杜鹃忽然觉得狗子们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平时他们说话的时候,狗子们都会凑过来当显眼包,一个劲的要摸摸,腿上蹭蹭。

  可是他们讲了这么长时间的话,三条狗子一个也没靠前。

  “小玉。”白杜鹃喊了声。

  小玉、诺诺还有蒙格趴在远处,背着脸低着头,似乎在啃着什么。

  白杜鹃又喊了声。

  小玉耳朵向后转过来,但它的脸依然没有转回来,而且啃的更起劲了。

  白杜鹃又看向诺诺和蒙格,它们两个也是同样。

  白杜鹃觉得不对劲。

  狗子们只要静悄悄的,肯定是要作妖。

  “昂帮爷爷,你看它们在干什么?”

  昂帮又从仓库里取了些东西出来,抬头就看到三条狗子鬼鬼祟祟躲在远处的小动作。

  “好像是在吃什么……”他往前走了走,突然乐了,“老汤头,你的陈年牛皮绳没了嘿!”

  (这里再聊点关于关东地区的老冬狗子)

  网上对于老冬狗子的解释是北方的寒冷气候造就出的关东奇人,被美称为\"中国北方的圣诞老人\"。

  老冬狗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据《桦甸县志》记载,老冬狗子是年久住山里放山,狩猎,淘金,挖参,以山为生活者。

  穴居野处久以山洞为家,寒尽不知年,自忘年岁。

  文献还记载:山里的老头者(老把头),系山里长生不死的人,能知道过去和未来,是山中最慈祥的老人。

  冬狗子,又叫“洞狗子”,指的是生活在山洞,地仓子,地窖中。

  这里常年气候很冷,在寒冷中诞生,在寒风中长大,这样的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器官也与普通人不同。

  他们更加长寿,抵抗力也更强。

  光绪年间曾有当地官府的人想把居住山里的老狗子劝出山林,但躲于山林里的老冬狗子不肯招抚。

  有人献计,找了一个绝色女子进山,诱老冬狗子出山。

  官府的人出了五百两银子,请了一个当红的绝色风尘女,阿菊。

  阿菊香料沐浴,在官兵的护送下进了深山。

  她进了老冬狗子的地仓子,老冬狗子也没有赶她。

  老冬狗子做饭时,她在旁边各种挑逗,一会又吵吵肚子疼,让老冬狗子帮她揉一揉。

  老冬狗子替她揉了,但是揉完却找了件衣裳盖在了她的身上。

  阿菊知道自己的招数失败了,她流下泪来,央求老冬狗子和她一块下山。

  老冬狗子没有理她。

  最终阿菊无功而返,下山后,退了官府给她的五百两银子。

  在回到她以前所在的风尘场所时,撞死在了门口的大树上。

  老冬狗子久居茫茫的深山老林之中,他们每天接触的只有自然,他们有着强健的体魄来对抗残酷的大自然,除此以外,外界的任何诱惑对他们来说都不值一提。

  他们无儿无女,无亲无故。

  还是那句话,对于老冬狗子来说,山林是他们的家,门口是他们的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六零:退亲后我靠打猎暴富,重生六零:退亲后我靠打猎暴富最新章节,重生六零:退亲后我靠打猎暴富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