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卫士兵在醉仙楼的三楼,搜出了三十几个持刀大汉。

  这些人里,有十几人手持楚军制式弓弩,还有几人甚至身披铁甲。

  弓弩和铁甲就是铁证,曹国舅怎么都没法洗白。

  曹国舅私藏弓弩和铁甲,蓄养死士,意图毒杀辽东郡王,这背后要说没有陛下的示意,几乎没人相信。

  本来吧,陛下是君,辽东郡王是臣。

  但现在可没人敢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陛下得国本就不正。

  他是懿宁皇后扶上皇位的。

  可那懿宁皇后是位弑君的毒后。

  毒后的罪行暴露后,陛下本就备受质疑。

  此时陛下不谨言慎行,反而抢先对辽东郡王下手,而且还失败了。

  那如此一来,陛下肯定不能再坐在龙椅之上了。

  三天后,在大臣们的暗示下,在得到宁易的保证之后,吴王发布退位诏书。

  就在同一天,大臣们拥立鲁王为帝。

  大楚朝廷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过渡。

  整个过程丝滑无比。

  新帝毕竟只有九岁。

  五天之后,在他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其生母窦太后陪他一起坐在龙椅上。

  两人和大臣们中间,竖起了一道帘子。

  但窦太后明确表示,自己妇道人家,见识浅薄,不宜干政。

  因此她只垂帘,不听政。

  大臣们大喜过望,连忙一大堆马屁拍上。

  宁易站在百官首位,一句话都没说。

  窦太后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

  不仅仅是因为两人之前约定过。

  更重要的是,昨晚淑妃生了,是一个“男孩”。

  可能是因为淑妃之前受了惊吓,导致她早产了几天。

  幸亏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是堂舅哥。

  堂舅哥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淑妃生产时,周围全是自己人。

  就连太医局派来的太医,都事先被做过工作。

  事后众人众口一词,称淑妃生的是一位皇子。

  生产结束后,淑妃“母子”所在的淑仁宫被严密保护起来。

  窦太后亲自来探望,也只见到了淑妃,没有见到皇子。

  她丝毫没有怀疑。

  因为换她,她也会这么做。

  这个新生婴儿在理论上,比她的儿子更有资格继承皇位。

  站在宁易的角度,自然要防备她向这孩子下死手。

  而宁易之所以这样大费周折,就是要告诉窦太后,他并不是非鲁王不可。

  他手里可是有“替代品”的,可以随时将鲁王掀下龙椅。

  窦太后果然非常紧张。

  她连夜出宫来找宁易。

  宁易则向她保证,只要她信守承诺,自己也会践行约定,继续支持鲁王为帝。

  窦太后离去时千恩万谢。

  今天她也确实很听话。

  宁易正想着,徐启深出列,提议让辽东郡王摄政。

  但宁易立马表示,自己意在疆场,无意朝堂。

  朝中之事有诸位大臣处理就好,他就不胡乱插手了。

  太后和宁易的表态,让朝中许多大臣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比他们幻想过的最好的结果都要好。

  他们想着,大楚朝廷经过这么大的变故之后,接下来不是妇人干政,就是武人乱政。

  结果统统没有!

  真是天佑大楚!

  事后有小道消息传出,称辽东郡王以自己不摄政为条件,换取了窦太后不听政。

  这消息竟然来源于窦太后的慈宁宫。

  这就假不了了!

  众人这下无不对宁易刮目相看。

  此人这段时间飞扬跋扈,隐约有不臣之姿,没想到竟是一个识大体的忠义之士。

  众人从恐惧和怀疑中清醒过来,终于想起了他的好。

  想起了此人屡次平定京城动乱,屡次镇压四方叛乱,并屡次击退犯境之敌。

  大楚好像真是有些亏欠此人。

  所以,当第二次朝会,徐启深等人提议任命宁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时,众人虽然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都答应了。

  宁易终于如愿以偿。

  他对老丈人更加佩服了。

  老丈人不愧是操纵舆论和人心的高手。

  在老丈人润物细无声的操持下,他成为大楚第一位外姓兵马大元帅,并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他现在更放心了。

  在外人看来,大楚朝廷的两位宰相中,一位是他的岳父,显然是他的人,但另一位却是他的对手——和他一见面就吵的刘尚奇。

  因此也不能说朝廷就是他宁易的朝廷。

  但实际上,老丈人是他的明子,刘尚奇是他的暗子。

  虽然他没有摄政,但他想做的事,在这两位的帮忙下,基本都能做成。

  虽没有摄政之名,却有摄政之实。

  完美!

  在朝廷正式行文天下,宣告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当天,他的忠诚值瞬间暴涨至六万多。

  这让他颇有点一夜暴富的感觉。

  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按道理他应该建牙开府。

  即自行开设府署建立衙门,来全面处理大楚的军政事务。

  参照以往的历史,这个新的大元帅府,怎么也得几百人。

  然而并没有!

  他才懒得操这些心。

  有这功夫,带兵出去砍砍人不好么?

  所以,他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后,还是一切照旧。

  别说新衙门了,就是新手下都没多招一个。

  朝廷百官感动坏了。

  尤其是兵部。

  按理来说,有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兵部几乎一半的人都可以被裁撤了。

  很多人都已经做好了下岗再就业的准备。

  但没想到,辽东郡王只要一个虚名,却不找朝廷要一分钱,不给朝廷添一点麻烦。

  世上竟还有这么好的人!

  不过,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没过几天,宁易就提高军人待遇等问题,向兵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将现役军人的军饷提高百分之五十;

  改革现有的军人职衔,建立完整的军人上升通道;

  免除现役军人服役期间全家的赋税和徭役;

  军人阵亡,免除全家二十年的赋税和徭役;

  出台完善的退伍军人管理办法,政府部门公职人员优先招募退伍军人,尤其要妥善安置伤残退伍人员;

  ……

  看着这些建议,朝廷官员们面面相觑。

  兵部派人和他沟通,称全部实施难度太大,问能不能只拣其中几条来做。

  但他毫不退让,又摆出一副“你们不答应,我就掀桌子”的样子。

  政事堂商议此事时,老丈人不方便说话,其余人一片沉默。

  最后还是和宁易“不对付”的刘尚奇说:“答应殿下吧,这总比他另起炉灶,架空兵部强。”

  陶珪也说:“虽然要花不少钱,但也还好。现在商税起来了,上次的国债也有不少盈余,大体上问题不大。”

  他俩表态了,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

  在宁易的监督下,这些建议很快得以落实。

  大楚百万军人顿时乐开了花。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啊!

  宁易又有意无意地宣称,朝廷本无意这样做,是他逼迫朝廷这样做的。

  本来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嘛!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楚军人无不对他感激涕零。

  幸亏有大元帅替我们说话!

  朝中有人就是好!

  在现在的大楚军人三大纪律里,“追随元帅”排到了第二位。

  紧随“忠于大楚”,位于“服从上级”之前。

  不仅如此,宁易的忠诚值也跟着狂涨。

  这天晚上,他终于又听到了久违的“叮”声。

  “恭喜宿主集齐十万名忠诚的部下!”

  “在成为军神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后的一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最新章节,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