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不花急忙问:“我家大王呢?”

  左贤王率主力前来伏击平晋卫,左谷蠡王则率一万多人,负责监视平城里的左武卫。

  斥候道:“曼咄大王正被楚人围攻,情况不明。”

  兀突嚷起来:“这些南人怎么有这个胆子?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主力不在?”

  年长万夫长道:“他们都知道在这里伏击我们了,怎么会不知道平城外面的是空营。”

  兀突说:“南人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我从来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是啊!”左贤王叹了口气:“还是小看了这个宁易,从昨晚到现在,本王的每一步都落入了他的算计中。”

  图不花跪下喊道:“贺拔大王,请救救我家大王!”

  左贤王将他扶起来:“放心!曼咄大王是本王的安答,本王自然不会不管。”

  兀突不甘心地问:“那宁易怎么办?就这样放过他,白白损失几千儿郎?”

  左贤王道:“本王也看不透此人虚实,先救曼咄大王,回头再慢慢收拾他。”

  突竭斯人全员骑兵。

  随着左贤王一声令下,突竭斯后军便前军,全军滚滚而去。

  只留下楚军对着漫天的烟尘发呆。

  楚军上下都做好了血战的准备,没想到鞑子就这么走了。

  也不知道左贤王吃错了什么药。

  宁易也松了口气。

  难怪系统没有提醒,原来真的不用战斗。

  等回到冯邑之后,平城来人传讯,宁易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布置的后手起了作用。

  林丹峰按照他的交待,发现突竭斯大部队离开后,便率领左武卫出城,围攻敌人大营。

  只是鞑子防守严密,再加上左贤王回援及时,左武卫战果有限。

  宁易给回了一封信,将林丹峰夸奖了一番,然后要求他守好平城,耐心等待自己率大军前来。

  他还往燕山卫和拢右卫各发一道钧令。

  在给燕山卫的命令里,他要求燕山卫全军立即来援。

  至于拢右卫,将上次的右军再派过来就行。

  皇帝让他临时节制燕山、平晋和拢右三大边卫。

  平晋卫在中间,原本是为对付北梁而设的,同时也担负着支援其余两卫的任务。

  东边的燕山卫面前只有突竭斯左翼,就是左贤王和左谷蠡王。

  既然左贤王和左谷蠡王全都来了平城,那燕山卫就没必要待在东边看戏了。

  但拢右卫主要面对的,是突竭斯的大单于本部。

  让他们派一个军过来就够了。

  有了这四卫超过十万的战兵,宁易有信心将五万突竭斯人逐回草原。

  而且,在他的连续打击之下,左贤王已经损失了近万精锐,其部下已经不足五万人。

  左贤王回军之后,四万多突竭斯人将平城团团围住,但攻城却力有不逮。

  毕竟,城里光左武卫就超过了三万人,再加上北梁降兵,人数没差多少。

  前些天靳东来一番折腾,把城里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全给“钓”出来了。

  收拾了这些异己分子之后,平城上下现在万众一心。

  加上外有大将军这一强援,林丹峰及左武卫众人丝毫不慌。

  宁易也不慌。

  他在冯邑厉兵秣马,只等突竭斯人疲敝。

  五天后,他等来了杨豆和三名亲卫。

  第七天,褚景崇率领的两千骑兵到了。

  第九天,燕山卫全军风尘仆仆地赶到。

  但与此同时,他收到了拢右卫大提督王建的回信。

  王建在信里称,拢右卫面对的草原上似乎有异动,他担心大单于有大动作,必须全力戒备,因此就不派人来平城了,还望大总管见谅。

  宁易收到信后,并没多想。

  有没有没有拢右卫的那一万人,影响不大。

  等燕山卫三军休整了两天后,他便点齐六万人,浩浩荡荡地往平城而来。

  他一方面广布侦骑,缓缓而行,绝不给左贤王偷袭设伏的机会。

  另一方面,他时刻关注系统面板上的变化。

  还好,左贤王的三板斧受挫后,似乎也没了折腾的想法。

  楚军缓慢但平稳地到达了平城。

  突竭斯人一看到两卫援军,立刻拔营缓缓后撤,不给楚军前后夹击的机会。

  林丹峰也率主力出城,同宁易合兵一处。

  三卫联军近十万战兵,铺天盖地地朝四万多突竭斯骑兵压过去。

  突竭斯骑兵不断北撤。

  不久后,他们退到一处盆地的入口处,便不再后撤。

  这里的地形呈葫芦状。

  两边的大山差点在这里合拢,只留下了一个狭窄的豁口。

  典型的易守难攻。

  突竭斯人依托地形,据险而守。

  楚军攻了几次,都没攻下。

  宁易只得下令后撤,就地安营扎寨。

  最终,两军在豁口前,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这一对峙,就是十来天。

  楚军背靠平城,粮草补给无忧。

  宁易以为,没有后勤系统的突竭斯人会很快崩溃。

  但突竭斯人并没有。

  他们只留一半人扼守豁口,另一半人四处劫掠。

  此时正是收获季节,突竭斯人竟然所得颇丰,足以维持其全军。

  只不过,战场周边的百姓算是倒了血霉。

  不仅地里的庄稼成了突竭斯人的马粮,家中的余粮也被收走,稍有反抗就被屠戮。

  林丹峰身为北梁人,再次找到宁易,恳求他拯救黎民于水火。

  按林丹峰的意思,只要十万大军全力以赴地强攻,必定可以攻下这个豁口。

  但宁易毫不犹豫地拒绝。

  他也不想看到此地生灵涂炭。

  可他同样不想拿手下人的命去填这个豁口。

  这十万人里,一些现在已经是他的忠诚部下,另外一些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他的忠诚部下。

  他们不是不可以死,但不能这样死。

  而且,他此前也下达过坚壁清野的命令。

  但下面很多人都心存侥幸,执行得并不彻底。

  这怪得了谁?

  林丹峰又试探地问:“大将军进攻冯邑时,那种能抛射火球的投石车呢?”

  宁易答道:“那种投石车攻城时有奇效,但野战中效果有限。”

  对方全是骑兵,机动性极强。

  为防止对方突袭,楚军特意在离豁口较远的地方扎营。

  改良后的投石车也够不着对方营地。

  另外,宁易也不想让突竭斯人看到这种投石车。

  这种投石车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几乎一看就懂。

  要是被蛮族学了去,那就麻烦了,以后中原的城市没有一座是安全的。

  连着两个建议被否决,林丹峰也不沮丧。

  他的目的,其实是第三个建议。

  “那请大将军准许末将回平城,挑一些北梁旧兵,绕到鞑子后面,去骚扰鞑子。”

  宁易皱眉道:“这样太危险了吧?”

  两边山上有小路,可以绕到突竭斯人后面,但走不了大部队。

  但小股部队过去,意义不大。

  林丹峰道:“其实不危险。我们熟悉地形,也有百姓支持,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撤回山里就是了。”

  宁易眼前一亮。

  这不是就是前世抗日时的麻雀战术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最新章节,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