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褚景崇这个大嘴巴,楚军缴获十几块格萨金牌的消息,不出意外地走漏出去,很快便传得人尽皆知。

  晚上,宁易召集手下核心军官团队开会,通报左谷蠡王的答复,讨论怎么安置这九百突竭斯俘虏。

  但不知不觉中,这场关于如何安置俘虏的讨论会,变成了关于如何分配三十二亩勋田的辩论会。

  主力一哨哨长窦怀仁:“全城军民有目共睹,我一哨杀敌最多,作战最为勇敢,显然应该分得最多。”

  主力二哨哨长郭铁柱:“你的一哨杀敌可能最多,但最勇敢就不一定了。我的二哨直面鞑子战斗力最强的前锋,死伤最惨重,我们才应该分最多。”

  辅兵哨哨长王思太:“我们辅兵哨做出的贡献也不小。是我们及时锁喉,封闭城门,才奠定了此战胜利的基础。当时总管就在城墙上,可以证明我所言不虚。”

  后勤哨哨长马仁德:“我提醒各位,我后勤哨仅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建成了两道长达八百米的木墙,这是大楚军事工程史上的奇迹,我后勤哨的功劳……”

  郭铁柱:“你要点脸吧!那是你后勤哨建的吗?那是全城军民一起建的,人家程普庸把自己家都拆了。”

  窦怀仁:“还有,你那木墙明显粗制滥造,差点被鞑子的战马撞倒,你还好意思要功劳!”

  ……

  这些人吵来吵去,把宁易的营帐变成了一个乱糟糟的菜市场。

  他忍无可忍,一拍桌子,将所有人都痛骂了一顿。

  他宣布,此事不许再提。

  一切等大战结束,张长史厘清全军功劳后,再行分配。

  由于他的权威,众人全都老老实实接受。

  会议这才重回正轨。

  但对于左谷蠡王表现出来的慷慨和诚意,众人全都表示怀疑。

  他们都认为鞑子一定憋着什么坏。

  宁易却很放心。

  系统显示,未来五天里,都不会发生千人以上的大型战斗。

  鞑子好像真的放弃攻城了。

  但他没法跟部下们解释,只能让他们该干嘛干嘛,密切关注城外敌人动静就是了。

  第二天他刚起床,褚景崇就跑来告诉他,敌人分兵了。

  “鞑子撤走了,只留下北梁人围城。”

  北梁大军的围城只是象征性的。

  他们可没有突竭斯人的胆量和实力,来全面围困端州城。

  他们只是在城北,靠近汶水的方向,扎下大营。

  在其他三个方向,他们只是扎下小营,驻扎少量兵力,监视城门。

  但城里的斥候进出城门,他们根本不管。

  于是,褚景崇干脆把他的骑兵哨拉出城,在城外进行训练。

  宁字营下面的哨都超过一千人,实际上是一个营的规模。

  骑兵哨同样如此。

  最终,宁易还是没有杀掉那些战马。

  他试着在沈小姐面前提了一句。

  没想到沈小姐痛快答应下来,开始帮他奔走,最终还真就说服了一些大家族。

  自从那晚全歼入城突袭的突竭斯人后,宁易在城里已经成了“杀神”的代名词。

  那些之前和吕良才勾结过的家主们,看见宁易,腿肚子都是软的。

  在沈小姐的劝说下,再加上宁易重申不会追究他们黑历史,这些人痛快地捐出了自家花园,一家一百两百的,居然帮宁易把这些马都养了起来。

  宁易这才有了一支完整的骑兵营。

  唉!

  虽然结果是好的,但又欠沈小姐一个人情了。

  这些人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完。

  实在不行,他也就只能以身相许了。

  面对嚣张的骑兵营,小营里的北梁军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没有了北梁军的牵制,宁易大胆放出斥候,很快便和大提督取得了联系。

  燕山大军此前兵败野马滩。

  撤退途中又被突竭斯人不断袭扰,损失不小。

  好在宁易及时吸引了突竭斯人的火力。

  突竭斯大军奔端州而来后,燕山大军得以顺利撤至霍邑。

  经过短暂的休整,并补充了一些兵源后,燕山大军恢复了一些元气。

  在得知端州城再次被围后,陆洽便率军前来救援。

  双方目前在端州城以东五十里,一处名为打虎坡的地方对峙。

  这次可不同上次,突竭斯人不再隐藏实力。

  双方两日三战,楚军全部败北,只能龟缩防守。

  张越景得知后,忧心忡忡。

  他来到宁易面前,有意无意地说:

  “鞑子入寇,我军仓促之下应对不及,让鞑子扫荡燕西。”

  “这本不是大提督的责任,但兵部还是发文问责。”

  “上次我军在野马滩大败,大提督的声誉已经受损。”

  “这次要是再败于鞑子之手,大提督的位置恐怕难保。”

  宁易明白张越景的意思。

  其实他更不希望陆洽出事。

  他在军中刚刚起步,正是需要陆洽照拂提携的时候。

  有陆洽在燕山卫大提督的位置上,他不知能少走多少弯路。

  可他能做什么呢?

  跑到突竭斯人屁股后面捅一刀?

  那端州城怎么办?

  城外的三万北梁人可不是摆设。

  他倒是可以想办法打败北梁人。

  但他就算把这三万人全灭了,突竭斯人照样把燕山大军按在地上摩擦。

  归根结底,还是要直接对突竭斯人下手。

  老规矩,他把手下军官再次召集起来,让大家一起想办法。

  大家也一筹莫展。

  郭铁柱忍不住抱怨:“我们五千人就能和鞑子打得有来有回,大提督那里五万人都不止吧,怎么还被欺负成那样?我看大提督跟总管差远了。”

  窦怀仁也说:“大提督人不错,但军事上确实差了些。上次要不是总管打杀了尼格王子,把鞑子引了过来,燕山大军说不定都团灭了。”

  王思太:“是啊!不能老靠我们,大提督自己得争气啊!”

  张越景脸若冰霜,猛地咳嗽了两声。

  宁易赶忙拍桌子:“说事就说事,你们扯大提督干什么?大提督是你们能说的吗?没大没小!”

  众人于是又不说话了。

  最后还是褚景崇提了一个有用的讯息。

  “北梁人一直在往鞑子军营方向运送粮草,鞑子的粮草是不是一直还在城外。”

  很有可能!

  突竭斯人对后勤的依赖很低。

  他们一般自带干粮,应付个四五天没有问题。

  可马不是人。

  现在是春天,地上的绿草才刚冒尖。

  而且,战马在战时体力消耗大,光吃草可不行,必须得加精料。

  突竭斯大军离开得也很仓促,肯定来不及带走全部粮草。

  那些粮草肯定被留在了北梁人的大营里。

  只要截断粮道,突竭斯人必然撤退。

  于是,宁易从刚成立的骑兵哨中,挑选出三百训练得不错的骑兵,亲自带队去袭击北梁人的运粮队。

  一开始效果很好,他屡屡得手。

  但等突竭斯人反应过来,开始派骑兵保护粮道后,他就没办法了。

  他手下的骑兵很多都才刚学会骑马,根本不是突竭斯骑兵的对手。

  他每次的战前模拟都是惨败,只能无奈避开。

  最后他干脆放弃,带队返回城里。

  几天下来,燕山大军的形势更加窘迫。

  尽管陆洽来信,称一切尽在掌握中,让他安心守城。

  但褚景崇亲自去观察后,回来告诉宁易,目前楚军士气低迷,军心涣散。

  “我军快撑不住了,随时都可能溃败!”他说。

  宁易忧心如焚。

  必须得帮陆洽做点什么!

  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烧掉北梁人营中的粮草,让突竭斯大军不战自溃。

  可这事得难度不小。

  第一个难题,就是他不知道这些粮草被放在了哪里。

  北梁大军毕竟有三万人,营地绵延数里。

  他总不能带人一头扎进去,一个个营盘找吧!

  就在他无计可施之时,安庆宇给了他一个惊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宝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最新章节,百战百胜!只因我能提前模拟战争 宝书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宝书网